IBD:黏膜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是维多珠单抗在炎症性肠病中治疗效果的独立预测因子
2020-08-03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中,外周和粘膜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能与更具侵略性的疾病表型有关。
背景
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中,外周和粘膜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能与更具侵略性的疾病表型有关。维多珠单抗(Vedolizumab)可以阻断T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粘附和胃肠道外渗。因此黏膜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是否是维多珠单抗治疗效果的预测指标尚不清楚。本项研究旨在进行相关的研究明确这一现象。
方法
这是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为在开始使用维多珠单抗之前已停用类固醇的IBD患者。病理学家对所有患者的肠道活检标本进行了复查,并量化了嗜酸性粒细胞的平均密度。在开始使用维多珠单抗治疗6个月后,研究人员对患者的特征和临床缓解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比较了无反应者和有反应者之间的特征,并进行了多变量logistic回归以确定临床反应的预测因素。
结果
在开始使用维多珠单抗治疗的251名IBD患者中,有65名患者(48%的克罗恩病,52%的溃疡性结肠炎)符合纳入标准。研究结果发现所有对维多珠单抗无反应的IBD患者更有可能具有更高的基线平均嗜酸性粒细胞计数(340±156 vs 236±124;P = 0.004),之前曾接受过抗TNF治疗(96%vs 56%;P = 0.001)也对维多珠单抗的有效性大打折扣,男性(58%比28%;P = 0.02)更加明显。UC无反应者在结肠活检中平均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显着增加(438±149 vs 299±145;P = 0.01)。在CD无反应者中也看到了类似的趋势。在多变量分析中,结肠嗜酸性粒细胞密度和先前的抗TNF暴露以及两者的结合是反应的独立预测因子。
结论
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结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先前的抗TNF暴露是对维多珠单抗6个月临床无反应的独立预测因子。黏膜嗜酸性粒细胞密度作为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应在较大的患者队列中探索。
原始出处:
Erin M Kim. Et al. Mucosal Eosinophilia I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Vedolizumab Efficacy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2020.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治疗效果#
50
#IBD#
54
#预测因子#
54
#嗜酸性粒细胞#
69
#黏膜#
116
#炎症性#
50
厉害
87
谢谢梅斯提供这么好的信息,学到很多
63
疗效只是效果的众多方面之一,还要看对患者的获益,包括生活质量等因素共同决定效果的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