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JACC-BTS 天津医科大学郑祥建教授团队揭示心外膜CCM信号在心脏发育及心脏再生修复中的重要作用机制

2023-11-28 论道心血管 论道心血管 发表于上海

研究探讨了心外膜CCM信号在心脏发育及心脏再生修复中的重要作用。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状态,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医疗负担。其中,心肌梗死导致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发生后缺血区心肌细胞凋亡坏死并伴随大量纤维化,导致心脏重构不良。因此,促进心肌细胞再生,恢复有功能的心肌细胞数量,从根本上修复受损的心肌组织、恢复心脏功能是治疗各种心脏损伤疾病的理想策略。

在哺乳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中,心脏是最早形成的器官之一,其由心外膜、心肌层和心内膜组织构成。心外膜对心脏起着保护作用,并在心脏的发育和修复过程中提供关键的信号传导和特定细胞来源。前期研究表明,CCM信号在心内膜和心脏发育阶段发挥重要功能,维持心脏胶质进而促进心脏发育。

2023年11月8日,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郑祥建教授课题组在JACC: Basic to Translational Science发表题为“Epicardial CCM2 Promotes Cardiac Development and Repair Via its Regulation on Cytoskeletal Reorganization”的研究论文,探讨了心外膜CCM信号在心脏发育及心脏再生修复中的重要作用。

图片

首先,研究人员探究了心脏发育和再生过程中心外膜CCM信号发挥的作用。利用条件性敲除小鼠分析了心外膜敲除Ccm2基因(Wt1GFPCreCcm2fl/fl)后不同阶段胚胎基因型数目及心脏形态组织学变化,发现Wt1-Cre介导的心外膜Ccm2缺失导致小鼠胚胎妊娠中期死亡。组织学分析显示,在E12.5阶段心外膜Ccm2缺失的心脏心壁变薄,心肌层不能压实。研究人员利用免疫荧光方法证明了心外膜Ccm2敲除小鼠的心外膜黏附、增殖、分化能力下降,迁移进入心肌层的能力也下降。

图片

此外,研究人员通过分离培养发育时期的心脏外膜细胞,并通过动态荧光示踪及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心外膜细胞中Ccm2缺失会影响细胞骨架和基质基因的表达,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水平可能参与了细胞形态、细胞极性和粘附活性的形成。在体内,Ccm2缺乏会影响细胞对心肌的粘附,并减慢其覆盖心肌的迁移速度。

图片

损伤后的心脏能否实现再生功能,是目前心血管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研究人员利用Ccm2fl/flWt1creERT2小鼠杂交获得心外膜细胞诱导敲除Ccm2基因(Wt1creERT2Ccm2fl/fl)的小鼠,建立成年小鼠心梗模型来探讨Ccm2在心脏再生及修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成年小鼠心脏受损后,心外膜Ccm2敲除小鼠心脏收缩功能下降,心肌细胞凋亡增加,纤维化程度加重,表明心外膜CCM2信号参与调控心脏再生修复。

图片

综上所述,该研究通过体内分析和体外培养,证明心外膜缺失Ccm2基因导致胚胎致死,胚胎期心脏发育不良,心外膜功能缺陷;在成年小鼠心外膜缺失Ccm2基因影响受损心脏再生与修复,加剧纤维沉积,心功能受损。进一步探究发现心外膜CCM2通过调节细胞骨架重构和细胞外基质分泌在心脏发育和再生中起关键作用,为心脏病的转化研究和治疗策略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图片

专家介绍:郑祥建,天津市特聘教授,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脑血管的发育和疾病的分子机理。专长建造和利用遗传工程修饰的模式动物以及各种细胞与分子技术剖析人类疾病的发病机制,探寻药物靶点。郑祥建教授长期致力于海绵状脑血管畸形(CCM)致病基因的致病机理研究,系统地剖析CCM致病基因的分子信号通路, 建立CCM疾病的动物模型及其检测方法,探索CCM疾病的药物疗法,是脑海绵状血管畸形研究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本文的第一作者王蕊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现为天津医科大学医学技术学院讲师,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CCM信号通路与肾脏疾病。本课题在实验技术和实验设备方面得到南开大学赵强教授团队和天津医科大学徐哲龙教授团队的大力支持。

原文链接:

https://www.jacc.org/doi/10.1016/j.jacbts.2023.09.00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71547, encodeId=1f7e21e154742,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07f2518304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心血管疾病#</a> <a href='/topic/show?id=21de10e9812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心功能受损#</a> <a href='/topic/show?id=cd3810e9828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心外膜CCM信号#</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7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07981, encryptionId=21de10e9812f, topicName=心功能受损), TopicDto(id=107982, encryptionId=cd3810e98283, topicName=心外膜CCM信号), TopicDto(id=51830, encryptionId=07f25183043, topicName=心血管疾病)],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Nov 28 21:15:09 CST 2023, time=2023-11-28,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陈桢玥教授:Lepodisiran在单剂量注射后对Lp(a)水平有何影响?

Lp(a)水平在很大程度上由遗传因素决定,传统的生活方式改变和药物调脂治疗对其影响有限。迄今为止尚无批准的药物可以特异且显著降低Lp(a)水平。

JAMA子刊:遗传和环境因素与青少年心血管疾病风险

在瑞典的这项全国性队列研究中,青春期后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尤其是高BMI)是CVD预防的重要目标,独立于未观察到的全同胞共有的遗传和环境因素。传统的观察性研究可能夸大了青少年心肺健康在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IBD:炎症性肠病与全球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

尽管我们的研究证实了观察性关联,但并不支持IBD与心脏代谢疾病风险升高之间的因果关联。

Nat Commun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汪一波教授团队发现SLC35D3在肥胖及能量代谢中的重要作用

该研究首次发现了SLC35D3在脂肪组织能量代谢和肥胖调节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司美格鲁肽新作用!NEJM:非糖尿病患者中有效减重9.39%,还能使该病风险降20%!但要注意......

2023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年会:对超1.7万名患者进行了平均39.8个月的随访后发现,每周皮下注射2.4mg的司美格鲁肽能使心血管原因诱发的死亡风险降低20%,同时还能使患者有效减重9.39%。

STTT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刘海丹团队发表综述《心血管疾病中的RNA修饰:对治疗干预的启示》

该综述详细介绍了常见RNA修饰及其机制,系统回顾了RNA修饰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作用,总结了基于RNA修饰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基础和应用前景,为进一步研究RNA修饰在疾病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提供了新思路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