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54%农村群众需要慢性病防治指导
2017-10-19 曹丽霞、喻明成、何梅、鲜于剑波、杨培 中国卫生质量杂志
随着医改的逐渐深入,农村群众对健康越来越关注。但多数缺乏基础医学知识,需要卫生机构人员提供通俗易懂的健康知识。
2016年3-8月,四川绵阳市中心医院在对口支援平武县人民医院(系对口支援的国家级贫困县)期间,对当地群众就医行为、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和需求进行了调查,用以分析农村群众利用医疗服务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调查平武县土城乡、高村乡、水田乡、坝子乡、冒水头村、莫鱼沟村等15个乡镇群众共计815人。
1.2 调查工具
采用自设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农村群众一般情况、对现行医疗服务的利用状况和需求状况、相关影响因素等4个部分30个项目,分别设单选题、多选题、开放式问题。
1.3 调查方法
采用统一指导语向调查对象讲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并解释问卷内容及相关问题,由群众独立作答,对于不能自主完成调查问卷的对象,采用提问代答方式完成。共发放问卷815份,回收有效问卷780份,有效回收率为95.71%。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采用统计描述(百分比)法进行结果统计。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被调查者中男性363人,占46.54%;女性417人,占53.46%。平均年龄为(61.48±5.36)岁。文盲53人,占6.79%。婚姻状况在婚68.08%,未婚2.56%,离婚、丧偶、其他合计29.36%。职业结构,在家务农者居多。
2.2 群众就医行为和对医疗服务满意度结果
如表1显示,(1) 71.67%的群众过去1年曾看过病,其中9.62%曾住过院;16.92%的群众需要但未住院,13.33%的患者需要但未看病。(2) 群众就医常选择县级医院(31.92%),其次是乡镇卫生院(24.23%)和村卫生室(17.95%),少数选择市级医院(14.23%)和私人诊所(10.64%),极少数选择省级医院(1.02%)。(3)对于医疗服务总体满意度,群众评价一般的占52.69%,13.97%的群众表示比较满意,20.90%的群众表示不满意,11.67%的群众非常不满意。
表1 群众就医行为现状和对医疗服务总体满意度情况(n=780)
2.3 影响群众医疗服务满意度相关因素
如表2显示,医院设施(37.69%)、服务项目(34.10%)、技术水平(33.08%)、药物齐全程度(28.97%)、药品价格(24.74%)和就医距离(12.44%)是影响群众对医疗服务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表2 影响群众医疗服务满意度相关因素情况(多选项)
2.4 群众对医疗服务各项目的需求情况
如表3所示,群众最需要的医疗护理服务,依次是慢性病防治指导(76.54%)、定期体检(72.31%)、正确用药指导(71.02%)和慢性病护理(51.54%)、健康保健知识宣教(50.38%)等;传染病预防(47.56%)、心理咨询(45.89%)、疼痛护理(44.48%)、建立疾病档案(37.82%)等。
表3 群众医疗服务需求情况 例(%)
3 讨论
3.1 群众就医行为现状的分析
(1)就医状况分析。本调查中,部分群众未按病情需要就诊或住院治疗。究其原因有:①经济因素。目前仍有相当部分群众将“生大病”作为生活中最为担心的问题,因为其可能会带来较重的医药费负担。有资料显示,多数慢性病如常见肿瘤等的医疗费用均明显超过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1]。这些群众因患糖尿病、高血压、慢阻肺、肿瘤等慢性病而丧失了劳动力,长期的医疗费用支出加重经济负担,为了不拖累子女和使家庭陷入经济困境,有的群众在生大病时甚至甘愿选择放弃治疗。可见,面对重病、大病,以新农合为核心的医疗保障体系的保障作用仍显薄弱,无法充分承担对农村群众的保障作用[2]。②交通不便。平武县地处山区,面积大、人口居住分散,大多数乡镇仅靠一条村级公路与外界相通,有的乡镇还未实现村村通公路,也无公共交通,村民进出只能依靠步行。③子女缺位。由于青壮年多外出打工,家中绝大部分是留守老人,因年老或疾病而行动不便,又缺少子女照顾,因而很少有机会外出就医。(2)就医常选医疗机构分析。本调查中患者的选择以县级医院、乡镇街道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主,而且将是否距离近、价格便宜、医保定点单位、有熟悉的医生作为选择医疗机构的主要考虑因素,这与程淑玲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3]。选择市级大医院的群众较少,可能是群众考虑到省市级医院地处城市,就医距离远、花费多,报销比例有限所致。
3.2 群众医疗服务满意度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调查发现,多数群众对医疗服务总体满意度评价一般,32.57%的群众对医疗服务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了解不满意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设施差、服务质量不佳,基本治疗药物缺乏、药品价格昂贵等方面,有的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还未开展专门的健康保健服务。目前,我国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普遍存在设施建设较差、基本药物目录内实际配送药物种类少、部分药品价格偏高、专业技术人员医疗知识陈旧、现代新诊疗检查手段信息的知晓和了解掌握有限等现象,医疗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与社会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机构的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的要求有很大差距[4]。另外,有些基层卫生院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低、主动服务意识差、服务项目少也构成部分群众不满意的原因。因此,重视农村群体的身心健康已成为当务之急。须建立健全乡镇卫生院卫生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专科培训和全科医师培训等完善的继续教育,达到不断优化基层医生知识结构,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目的[5]。同时,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医疗救助力度,增加基层卫生事业经费的投入,改善就诊环境,提供安全可靠的医疗仪器设备,保障基本药物供给,增加可报销药物品种。作为基层医疗机构本身,应提高主动服务意识,增加服务项目,如设立相应的保健指导与健康咨询、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发放宣传手册等,使群众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得较高质量的卫生服务。
3.3 群众对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情况分析
调查发现,群众最需要的医疗服务,排序前三位依次是慢性病防治指导、正确用药指导和慢性病护理。尤其是慢性病防治指导,选择此项的群众比例高达76.54%,这可能与当前农村高龄老人多,罹患慢性病者较多有关。此次受访者中60岁以上的老年群众546名,调查前1年内患有经正规医疗机构诊断为患高血压、骨关节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有201人(36.81%)。随着年龄上升,慢性病患病率还在提高。所有慢性病患者中有145人(72.13%)患1种慢性病,22人(10.95%)患2种慢性病,7人(3.49%)患3种慢性病。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慢性病患者不断增加,这使得医疗资源短缺的矛盾更加突出;相应的康复措施并没有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和医疗技术的发展而增长,这将对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带来重大影响,在今后医疗服务中应做适当调整[6]。传染病预防、心理咨询、疼痛管理、就医指导等也是群众比较关心的问题。这说明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逐渐深入,广大农村群众对自身健康越来越关心和重视,对健康的需求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但群众缺乏一些基础性或普及性的医学知识与教育,需要卫生机构人员提供通俗易懂的健康知识,以更好改善自身的健康状况。值得关注的是群众对疼痛护理的需求,本次调查发现有相当部分群众受类风湿、痛风、肿瘤等疼痛的长期折磨。尤其是癌性疼痛,因国家药品管理体制所限,目前主要由二、三级医院负责此项工作,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无法较好地承担患者疼痛的管理工作,尚不能满足这部分患者的需求。
4 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显着成就,但也存在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县域及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工作薄弱等情况[7]。因此,需完善农村医疗救助体系,加大救助力度。同时,将城市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8],县医院支援乡村医院一步到位,通过行政管理输出、定向临床重点学科帮扶、骨干互派互培、远程会诊、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9],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训,有效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缩小城乡卫生事业差距,缓解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难题,切实解决广大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慢性病#
54
#农村#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