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镜(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现状及展望
2014-06-01 周跃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自1997年Foley和Smith首次报道应用后路显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来,全世界已有一千余家医疗机构开展这一手术,并取得较为满意疗效,其有效性已经为众多骨科医师所认同。自1999年该技术引进我国后,目前国内已有600余家医疗机构开展这一技术。因创伤小、出血少以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其为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和
自1997年Foley和Smith首次报道应用后路显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来,全世界已有一千余家医疗机构开展这一手术,并取得较为满意疗效,其有效性已经为众多骨科医师所认同。自1999年该技术引进我国后,目前国内已有600余家医疗机构开展这一技术。因创伤小、出血少以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其为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和传统手术间架起了一座桥梁,由此推动了中国微创脊柱外科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一.MED的发展历史与概况
MED微创腰椎间盘摘除术是由Foley和Smith于1997年首先开展起来的微创脊柱外科新技术。随后,美国SOFAMOR DANEK公司在原MED系统的基础上推出第二代METRx椎间盘镜系统。与初期的MED系统相比,METRx系统在图象质量、器械类型、操作空间上都有明显提高[1]。微创腰椎间盘镜手术吸取了传统后路椎板间隙开窗技术与内窥镜下微创技术之优点,通过一系列扩张通道来完成手术入路的建立,并通过1.8cm微创工作通道来完成过去只有通过开放手术才能完成的椎板开窗、小关节切除、神经根管减压及椎间盘切除等手术。与传统腰椎间盘摘除术相比,该技术通过一系列扩张导管来建立手术入路,并在1.6cm工作通道内完成所有手术操作。因此,具有手术切口小,椎旁肌肉损伤轻,出血少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由于先进摄、录像系统将操作视野放大64倍,从而术中能比直视下更加准确地辨认和保护好术野区的硬脊膜囊、神经根和椎管内血管丛;同时,清晰的术野又保证更加精确地完成各种手术的操作,有效避免传统手术视野小、操作粗暴和骨关节结构破坏较大的缺点,最大限度保留脊柱后韧带复合结构的完整性,从而有效降低术后瘢痕粘连和腰椎不稳发生率。
自从我国开展这项新技术以来,相关正式发表和学术交流的文章不断增多,近10年来共发表相关临床研究文章1348篇。通过对其中49篇文献统计分析:共开展腰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并得到随访6893例,平均随访11.8月,其中3369例应用Nakai标准评价,优良率92.7%(3123/3369例),2094例应用Macnab标准评价,优良率93.1%(1949/2094例),1430例应用1994年中华骨科学会在《腰椎不稳与腰椎管狭窄专题研讨会纪要》中制定标准评价,优良率97.8%(1399/1430例)。由此可见,椎间盘镜手术术后优良率均在90%以上,虽然手术优良率与传统开放手术基本一致,但手术创伤、手术疤痕、术中出血以及术后恢复等都显著优于传统开放手术。
二.MED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
无论是传统的开放手术,还是微创的腰椎间盘镜手术,正确的手术适应证选择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MED内窥镜下手术操作空间的限制和二维手术视野,因此手术操作技术有着陡俏的学习曲线[2],不仅对手术仪器要求很高,还要求手术者拥有较高的触觉敏感性和空间辨别能力,能够具有“手-眼分离”的操作能力。因而,其手术适应证的选择致关重要。具统计手术适应证选择不当是导致MED手术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从理论上来讲,传统开放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适应证和禁忌症同样适合MED手术。由于MED操作技术的特殊性,除要求手术医生不但具有丰富的开放手术经验,而且要求具有丰富的三维空间想象能力和精细操作的潜质。根据临床经验,我们认为MED手术适应证的选择要比传统开放手术更加谨慎和严格。为此我们提出了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困难的分阶段手术适应证选择原则。
1.硬脊膜破损及脑脊液漏
参考文献:
1.Perez-Cruet MJ, Foley KT, Isaacs RE,etal. Micro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Technical Note[J]. Neurosurgery.,2002
,51(5):S129-36。
2.Nowitzke, Adrian M. Assessment of the Learning Curve for Lumbar 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J]. Neurosurgery,2005,56(4):755-62; discussion 755-62.
3.Le H, Sandhu FA,Fessler RG,etal.Clinical outcomes after minimal-access surgery for recurrent lumbar disc herniation. Neurosurg focus[J].2003,15(3):E12.
4.Ahn Y,Lee SH,Park WM,etal.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for Recurrent Disc Herniation: Surgical Technique, Outcome, and Prognostic Factors of 43 Consecutive Cases[J].spine,2004,29(16):26-332.
5.李晶,吕国华,康意军,等.术后重症腰椎间盘炎治疗方法的比较[J]。中华骨科杂志,2002,22(2):70.
6.张发惠,郑晓晖,林海滨,等.显微椎间盘镜后路手术的应用解剖与临床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03
41(9):705-706.
7.廖中东,扬子坤,王兵,等.MED术穿刺靶点定位分析及临床意义[J]。临床骨科杂志,2005,8(1): 50-51.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椎间盘突出#
79
#腰椎#
64
#Med#
70
#腰椎间盘#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