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肾脏病学之母”王海燕教授逝世
2014-12-12 伊文 中国医学论坛报
王海燕 教授 2014年12月11日凌晨3:52,王海燕教授因突发疾病不幸逝世。王海燕教授为国内外著名肾脏病学家,自中国的肾脏病学百废待兴的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30多年间,她始终活跃在学术研究的前沿,准确掌握国际肾脏病学发展方向,以提高肾脏疾病的临床医疗水平为出发点,依托跨学科研究及国际学术交流,在临
王海燕 教授
2014年12月11日凌晨3:52,王海燕教授因突发疾病不幸逝世。王海燕教授为国内外著名肾脏病学家,自中国的肾脏病学百废待兴的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30多年间,她始终活跃在学术研究的前沿,准确掌握国际肾脏病学发展方向,以提高肾脏疾病的临床医疗水平为出发点,依托跨学科研究及国际学术交流,在临床学科的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步步引领我国肾脏病学科的发展。
阐明我国急性肾衰竭病因学的异质性
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临床研究中,她发现我国约半数病人被误、漏诊而丧失了最佳救治时机。她的研究阐明了我国急性肾衰竭病因学的异质性:在国内率先诊断并救治药物引起的急性间质性肾炎,首先阐明马兜铃酸肾病由急性肾衰竭向慢性化进行性发展的规律及其机理;在国内率先诊断并救治原发性小血管炎等几种自身免疫介导的肾小球肾炎,总结了我国自身免疫介导的肾小球肾炎的特点和规律。
2008年汶川地震,她在第一时间指导当地肾病领域主要负责人布置震后“急性肾衰竭”的早期预防。随后,担任卫生部专家组组长赶赴救灾第一线,通过调查研究,调整救治策略,并深入一线指导抢救。其贡献受到卫生部领导高度肯定。震后,她组织国际肾脏病学会(ISN)“地震相关急性肾损伤(AKI)专题研究讨论会”,并安排四川当地的两名专家分别在国际会议上发言,报告中国的成功经验。
更新了我国
上世纪80至90年代,她率先分析并报告了8种肾小球疾病,更新了我国“原发性肾炎”一元论观念,显著提高了该类疾病诊断的精确性、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国际上首次报告我国该类疾病构成谱特点。2009 年又发表了我国肾小球疾病谱20年来变化的系统研究,明确IgA肾病为我国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
新世纪以来,她指导张宏教授组织团队开展对IgA肾病由临床病程、表型,发病机理、遗传背景直至随机对照治疗的深入研究,并带领和组织国际多中心治疗研究。
率先开展我国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公式研究
新世纪之初,国际学术界提出了慢性肾脏病(CKD)的概念。王海燕教授率先在我国开展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公式的研究,在国际上引起重大反响,并应用这些指标,历时8年,初步摸清了中国CKD患病率、高危人群、危害性,提出了在中国进行CKD防治的战略方案;在包括《柳叶刀》在内的杂志上发表40余篇SCI 收录论文,获得了国际的广泛认可与重视。
建立肾脏疾病实验研究的技术平台
上世纪80年代,王海燕教授在国内创建10余种肾小球疾病的动物模型,30年来建立并完善肾脏病人的临床与生物标本资料库。系统研究肾脏炎症-纤维化发展过程中细胞因子之间的调控作用及其信号转导途径,以及通过上述传导途径对肾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发现传统中药黄芪当归合剂在功能及形态两方面对肾纤维化的拮抗作用,阐明其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的作用机理。
创建我国肾脏病学领域一流学术团队
王海燕教授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部级肾脏病重点实验室。培养了国内外公认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一流学术团队。
30年来,不仅建成国内肾脏病领域的主要领军单位,且诸多研究方面已逐渐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她培养的学生中:2人获国务院“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2人获“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2005 年和2008 年)”、2人为国家自然基金杰出青年,以及教育部跨世纪或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和“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多人。2005 年,北京大学医学部对于她在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授予“桃李奖”。她和她的团队通过多种形式为我国肾脏病专业培养骨干数千名。作为主编,她两次重版《肾脏病学》,每版售出万余册,他引3000 余次,成为中国肾脏病界最受欢迎的肾脏病专著。
王海燕教授在国内外的临床医学界及肾脏病界享有很高威望。历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内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内科杂志主编。曾任ISN 常务理事(是我国第一次进入国际肾脏病学术组织领导核心的专家)、ISN-GO 东亚地区分会主席、KDIGO 常务理事;担任国际肾脏病学会官方杂志Kidney Int、Am J kidney Dis、Nat Rev Nephrol 等六个重要国际专业杂志的编委。
他们眼中的王海燕教授: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名誉教授、美国肾脏病学会曾任主席
我大概在30 年前认识了王海燕教授,她很有天赋,是一名优秀的学者,充满能量并且思维活跃。她是第一批来到我们实验室的中国学生之一,我认为她是我实验室里最优秀的学生。
意大利贝尔加莫医院肾脏病与透析科主任及移植科主任、国际肾脏病学会
王教授是中国肾脏病学界的领袖,在某种意义上,她的贡献超越了肾脏病学本身。在某种程度上,她开创了中国的现代肾脏病学,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让他们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各种现代化的设备。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
我认识她有30多年了。从那时起,她就一直比她的时代领先10年,她一直在推动事物的前进,她不停地把眼光投向世界,看看世界上大家都在做什么,然后从她的机构向各地输送人才去学习所有最新的科学技术,并把它们带回中国,在北京创建了可以与西方国家任何研究匹敌的自己的项目。从第一天认识她起我就知道,这位女士会不断前行并做出伟大的成就。认识这位非常专注、非常有决心、当时还非常年轻的肾脏病学家是一次不同寻常的经历,她令人非常印象深刻。
澳大利亚肾脏病专家,
她是我认识的第一个在中国肾脏病学界拥有领导地位的女性。在之后的岁月中,我们成为了真正的朋友。我认为,我们成为朋友最重要的原因是她的热情。只有少数成功人士才具有这种魅力,你会不可自持地喜欢他们。海燕精力过人,我几乎在全球的每个城市都见过她,淡定地处理事务、从不疲劳。她话语不多,擅于倾听,但是她的每个评论都非常到位。我认为这是她之所以成功的最重要的特质。
美国哈佛大学布莱根和妇女医院肾科主任、美国肾脏病学会曾任主席
她是一位有着很强人格力量的杰出女性,正直是她一个重要的人格特征。她从不会因为一件事情简单、易于成功而去做,只会因为那件事情有意义、值得做,才去做。她有兴趣并有动力创造一个在肾脏病学研究和临床工作方面具有最高标准的环境,让年轻的医生们在其中成长。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好可惜
159
#王海燕#
64
AKI对心衰临床治疗意义重大,但依然需要研究检验其适用性
112
王老师走好,中华内科杂志读者永远怀念您
195
王海燕教授为国内外著名肾脏病学家,在学术研究的前沿,准确掌握国际肾脏病学发展方向,以提高肾脏疾病的临床医疗水平为出发点,依托跨学科研究及国际学术交流,在临床学科的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步步引领我国肾脏病学科的发展
105
教授一路走好!
159
我们深深地悼念王海燕教授,她不仅是杰出的肾脏病学家,也是一位内科学家。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