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基因研究:英国白蜡树对枯梢病抵抗力较强

2016-12-31 佚名 FT中文网

根据在英国和欧洲大陆对白蜡树(ash tree)进行的全面遗传分析,有关英国几乎所有白蜡树都面临灭绝的担心可能被夸大了。这项研究由12个学术研究团队协同开展,结果发表于《自然》(Nature)杂志。研究发现,相比欧洲大陆的白蜡树,英国的白蜡树更有可能携带抵御白蜡树枯梢病(ash dieback)的基因;这是一种真菌感染,有可能杀死90%的欧洲白蜡树种群。“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消息,表明事情可能不像我


根据在英国和欧洲大陆对白蜡树(ash tree)进行的全面遗传分析,有关英国几乎所有白蜡树都面临灭绝的担心可能被夸大了。

这项研究由12个学术研究团队协同开展,结果发表于《自然》(Nature)杂志。研究发现,相比欧洲大陆的白蜡树,英国的白蜡树更有可能携带抵御白蜡树枯梢病(ash dieback)的基因;这是一种真菌感染,有可能杀死90%的欧洲白蜡树种群。

“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消息,表明事情可能不像我们此前担心的那样糟糕,”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和皇家植物园邱园(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的研究带头人理查德•巴格斯(Richard Buggs)表示。

“但这些都是初步迹象,在我们有更多证据表明英国白蜡树的易感性之前,我不想看到针对白蜡树枯梢病的政府政策受到此项研究的影响。”

这一令人鼓舞的消息源于这样一个发现:较低的白蜡树枯梢病易感性与较低水平的植物化学物质“环烯醚萜苷类”(iridoid glycosides)之间存在关联。遗传分析似乎表明,相比欧洲大陆的白蜡树,多数英国白蜡树生成的这类化合物较少。

巴格斯表示,这些研究结果可能解释了为什么2012年白蜡树枯梢病从欧洲大陆传播至英国时,没有像人们担心的那样快速传播。“我们使用的多数初期模型都是基于丹麦的经验,”他说。

这种疾病会导致白蜡树落叶,最终枯萎而死。自1992年传播至波兰以来,它已在东欧和北欧杀死了数以百万计的白蜡树。幼树很快死亡,而成年白蜡树往往在几年后死亡。

“植物利用多种多样的化学物质来抵御真菌侵袭,(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识别差异,以便筛选幼树,挑选出最佳的树进行补种,”研究报告联名作者、华威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的默里•格兰特(Murray Grant)表示。“我们的研究结果突显了进一步研究的需要,以确保我们筛选出对当前乃至未来的威胁具有抵抗力的白蜡树。”

虽然遗传分析在英国白蜡树的真菌抗性上带来了令人鼓舞的消息,但它也可能意味着一个弱点。环烯醚萜苷类有助于保护植物免受虫害,因此这类化合物的含量较低可能使英国白蜡树在另一大威胁——一种被称为白蜡窄吉丁(emerald ash borer)的甲虫——面前更为脆弱。

这种甲虫在北美摧毁了大量白蜡树,并正从俄罗斯向西扩散,直扑欧洲。虽然白蜡窄吉丁尚未抵达英国,但树木栽培者担心,它们的到来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616310, encodeId=aa5b16163108d,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6f855608584'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抵抗力#</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6085, encryptionId=6f855608584, topicName=抵抗力)],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47f119741723, createdName=12498b37m78暂无昵称, createdTime=Mon Jan 02 05:12:00 CST 2017, time=2017-01-02,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Nat Genet:麻风易感基因研究再获重要进展

麻风是由麻风分枝杆菌感染易感个体后侵犯皮肤和外周神经而导致的以畸残与毁形为特征的慢性传染病。由于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全球每年仍有20余万新报告病例,我国每年有1000例新病例报告,麻风所带来的危害——畸残和死亡依然存在。因此,麻风仍然是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政府重点防控的一类慢性传染病。开展麻风易感基因研究不仅有助于阐明麻风的发病机制,也可用于密切接触者罹患麻风的风险预测。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

荟萃分析:40种基因突变与2型糖尿病风险有关

 2型糖尿病(T2D)影响了全球近3亿人,而多种基因和环境因素可与T2D相互影响。目前大部分的基因突变仍未被发现。由多国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联合会进行了一项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T2D基因研究,确定了与常见代谢性疾病风险有关的新基因突变型,该研究结果可用于研发更高效的治疗T2D药物。文献在线发表于《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上[The American Society of Human Geneti

Science:研究蝙蝠基因或有助于抗病毒研究

  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21日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一项研究报告称,对相对长寿和病毒抵抗力较强的蝙蝠的基因研究可能会为人类癌症和传染病的防治提供帮助。 这项研究是由澳大利亚、中国、丹麦、美国和新加坡的研究人员合作进行的。研究人员对蝙蝠的抗病毒能力和寿命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把澳大利亚黑狐蝠(一种澳洲大型蝙蝠)和大卫鼠耳蝠(一种中国特有的微型蝙蝠)的基因组与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8种哺乳动物的基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