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冷冻消融或药物治疗对房颤进展的影响
2023-01-12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与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相比,使用导管冷冻球囊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与3年随访中持续性房颤或复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发生率较低相关。
房颤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持续性房颤与血栓栓塞和心力衰竭的风险增加有关。导管消融作为初始治疗可能改变房颤的发病机制,改变房颤向持续性发展的进程。
近日,顶级医学期刊NEJM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报告了对阵发性、未经治疗的房颤患者的3年随访结果。这些患者参加了一项试验,他们被随机分配接受初始心律控制治疗与冷冻球囊消融或接受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所有患者在试验开始时都放置了植入式循环记录仪,并通过下载每日记录和每6个月随访进行评估。研究人员收集了有关持续性房颤首次发作(持续时间≥7天或持续48小时至7天但需要心脏复转术终止)、复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定义为房颤、扑动或持续时间≥30秒的心动过速)、房颤负担(房颤时间百分比)、生活质量指标、医疗保健利用率和安全性的数据。
该研究共纳入了303例患者,其中154例患者被分配接受初始心律控制治疗和冷冻球囊消融治疗,149例患者被分配接受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在36个月的随访中,消融组有3例患者(1.9%)发生持续性房颤,而抗心律失常药物组有11例患者(7.4%)发生持续性房颤(风险比为0.25;95%置信区间[CI]为0.09~0.70)。消融组87例(56.5%)患者发生复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抗心律失常药物组115例(77.2%)患者(风险比为0.51;95%CI为0.38~0.67)。消融组发生房颤的中位时间百分比为0.00%(四分位数范围为0.00-0.12),抗心律失常药物组为0.24%(四分位数范围为0.01-0.94)。3年时,消融组有8例(5.2%)患者住院,抗心律失常药物组有25例(16.8%)患者住院(相对风险为0.31;95%CI为0.14~0.66)。消融组有7例(4.5%)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抗心律失常药物组有15例(10.1%)发生严重不良事件。
由此可见,与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相比,使用导管冷冻球囊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与3年随访中持续性房颤或复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发生率较低相关。
原始出处:
Jason G. Andrade.et al.Progress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fter Cryoablation or Drug Therapy.NEJM.2022.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212540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