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常态:怀不上孩子,怪女人;流产死胎,也怪女人;孩子不聪明,还怪女人。仿佛生孩子只是女人的事,男方半点责任也不用负。
但实际上,男性作为精子提供方,对受孕成功率和后代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那么,想要顺利生育健康的宝宝,做一名负责任的父亲,男性们面临着什么,又需要做到什么呢?
男性精子质量现状
1973~2011年间全球42935人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40年来全球男性精子浓度整体下降59.3%。
据WHO数据,全球男性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随年份呈递减态势,2010年低至4%。
中国夫妇不孕不育率已攀升至15%,总人口超过4000万。
我国关于男性生育能力的统计数据较缺乏,但少精症、弱精症、无精症比例逐年升高,各精子库捐精合格率降低。
精液质量差不仅导致40%的不育病例,也与罹患常见慢性病的风险较高和死亡率增加有关。
影响男性精子健康的因素
主要有如下6大因素。
吸烟、喝酒、熬夜、肥胖、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和状态会影响精子质量,如导致射精量减少、精子数量降低、改变精子的活性和形态等。它们也同时是多种慢性病和癌症的风险因素,为了健康着想,应尽量避免。
年龄越大,男性生精能力越差。此外,高龄男性的DNA损伤水平也比年轻人高。
DNA损伤与精子浓度、前向运动力、精子总量显著相关,DNA损伤程度高的男性,自然状态下致妊娠率也低。
心理因素包括压力、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状态的异常,可能会导致机体神经内分泌发生紊乱,继而使精子生成受到影响。
可导致男性生殖损伤的环境危险因素主要是多种污染物和辐射。
其中,引起极大重视的PM2.5污染对生殖健康就存在显著影响,空气中PM2.5、PM10、SO2、NO2浓度与精子运动力呈负相关。
因职业或其他原因导致的长期暴露于某些化学物质,也可能降低精液质量。多环芳烃类(PAHs)物质和邻苯二甲酸酯(PAEs)类物质均具有雄性生殖毒性。
前者是煤、石油等有机物不完全燃烧产物;后者为广泛使用的增塑剂,常见于各种塑料制品中。
103名珠三角工厂地区男性参与的研究表明,暴露于全氟烷酸(PFAAs)可能导致精液流动性下降。
先天因素,如性染色体异常和基因突变等,也可能导致性腺发育不良或无精子形成。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等先天性畸形,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
多种疾病,如睡眠障碍、细菌和病毒感染等也会影响男性生育能力。
一些药物和化疗可能通过直接影响精子产生、间接改变人体内激素水平、影响性功能或抑制性欲来对男性生育力产生不利作用,包括部分抗高血压药物、抗抑郁药、炎症性肠病药等。
没有充分证据证明暴露在高温下、使用手机和转基因作物会对生殖健康产生影响。
影响子女健康的父方因素
●年龄
近期发表在BMJ上的一篇研究展示了父亲年龄与围产期结果之间的关系。
整体趋势上看,父亲年龄越大,婴儿早产、癫痫、低出生体重和不良事件的风险越大。55岁以上父亲的子女更有可能需要辅助呼吸和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
但当爸爸也不是越年轻越好,25岁以下父亲的孩子5分钟Apgar评分<8的概率比25-34岁更高,意味着身体健康方面的缺陷风险更高。
普遍认为,随着男性年龄增长,DNA突变数也增加,容易导致新遗传病的产生。
表观遗传学水平的改变,可能是后代产生精神障碍或其他复杂疾病的潜在原因。高龄父亲与自闭症有着复杂的关系。
还有多个研究认为,男性高龄是儿童癌症发病的危险因素。
●生活习惯
吸烟喝酒影响精子质量,进而导致胚胎发育异常的证据不少。英国 ALSPAC研究还认为,父亲过早吸烟会增加儿子肥胖的风险。
一些研究称,父亲在怀孕前摄入的维生素D与孩子的身高和体重呈正相关。
●疾病
一些病毒如HIV、HBV等,能够通过精子遗传给胎儿。但可以通过药物辅助治疗和精子清洗术等降低传染几率。
此外,染色体异常是导致不良生育史(流产、死产、畸形、低智等)的重要因素。
在我国一项涉及10172名具有不良生育史男性的研究中,染色体异常核型检出率为2.63%(268例),染色体多态性检出率7.36%(748例),均高于普通人群中的发生率。
●污染与辐射
父亲接触邻苯二甲酸盐与囊胚质量差有关。父亲常接触杀虫剂、松节油、各种化工原料等,子女的先天性畸形率更高。常接触核辐射的男性,其子女患癌的几率也更高。
男性应该如何备孕
●在25~34岁生育最佳,也可冷冻精子以备后用。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戒烟、戒酒,不要熬夜,规律作息。肥胖男性坚持饮食和运动相结合的减肥计划,可以改善精子的形态和精子总数。
运动对精子健康的正面影响虽然缺乏人类研究,但在小鼠实验中效果良好。
●调整心态,避免处于焦虑、沮丧等负面精神状态。
●尽可能远离污染源。
●适当补充营养素,避免不健康饮食,不要乱用没有循证证据的补肾益阳偏方。
富含omega-3脂肪酸、一些抗氧化剂(维生素E、维生素C、β- 胡萝卜素、硒、锌、玉米黄质和番茄红素)、其他维生素(维生素D和叶酸)的健康饮食可能有益精子质量。鱼类、贝类和海鲜、家禽、谷类、蔬菜和水果、低脂乳制品和脱脂牛奶等都可以列入食谱。
在一些研究中,富含加工肉类、大豆食品、土豆、全脂乳制品、奶酪、咖啡、酒精、含糖饮料和甜食的饮食对精液质量有害,应适当控制。
●备孕前,应做体检和基因检测,看看是否存在基因缺陷和遗传病风险。
●对于因疾病引发的不育,积极治疗,遵医嘱用药。需要进行可能影响生育能力的治疗前,可先冷冻精子以备后用。治疗期间做好避孕。
●必要时,考虑辅助生殖技术。
截至2016年12月31日,经批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共有451家,经批准设置人类精子库的医疗机构共有23家,可参见链接:http://t.cn/EXmjJD1。
男性朋友们,每晚少看点剧,少喝杯酒,少加点夜班,应酬再忙,工作再累,身体最重要。
爱自己,爱孩子,做一名负责任的好父亲,祝各位如愿以偿。
来源:梅斯医学
参考文献:
1. Barratt, C. L. R., Bjorndahl, L., De Jonge, C. J., Lamb, D. J., Osorio Martini, F., McLachlan, R., . . . Tournaye, H. (2017). The diagnosis of male infertility: an analysis of the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 WHO guidance-challenges and futur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Hum Reprod Update, 23(6), 660-680.
2. Blomberg Jensen, M., Lawaetz, J. G., Petersen, J. H., Juul, A., & Jorgensen, N. (2018). Effects of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on Semen Quality, Reproductive Hormones, and Live Birth Rate: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103(3), 870-881.
3. Cao, J. (2018). [The adverse effects and the related mechanisms of environmental exposure on male reproductive health]. Zhonghua Yu Fang Yi Xue Za Zhi, 52(7), 681-684.
4. Eisenberg, M.L., Li, S., Behr, B., Cullen, M.R., Galusha, D., Lamb, D.J., et al., 2014. Semenquality, infertility and mortality in the USA. Hum. Reprod. 29, 1567–1574.
5. Eisenberg, M.L., Li, S., Cullen, M.R., Baker, L.C., 2016. Increased risk of incident chronicmedical conditions in infertile men: analysis of United States claims data. Fertil.Steril. 105, 629–636.
6. Khandwala, Y. S., Baker, V. L., Shaw, G. M., Stevenson, D. K., Lu, Y., & Eisenberg, M. L. (2018). Association of paternal age with perinatal outcomes between 2007 and 2016 in the United States: population based cohort study. BMJ, 363, k4372.
7. Latif, T., Kold Jensen, T., Mehlsen, J., Holmboe, S.A., Brinth, L., Pors, K., et al., 2017.Semen quality as a predictor of subsequent morbidity: a Danish cohort study of 4712men with long-term follow-up. Am. J. Epidemiol. 186, 910–917.
8. Legare, C., Droit, A., Fournier, F., Bourassa, S., Force, A., Cloutier, F., et al., 2014.Investigation of male infertility using quantitative comparative proteomics. J.Proteome Res. 13, 5403–5414.
9. Levine, H., Jorgensen, N., Martino-Andrade, A., Mendiola, J., Weksler-Derri, D., Mindlis, I., et al., 2017. Temporal trends in sperm count: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regression analysis. Hum. Reprod. Update 23, 646–659.
10. Palnitkar, G., Phillips, C. L., Hoyos, C. M., Marren, A. J., Bowman, M. C., & Yee, B. J. (2018). Linking sleep disturbance to idiopathic male infertility. Sleep Med Rev, 42, 149-159.
11. Razaz N, etal.Five-minute Apgar score as a marker for developmental vulnerability at5 years of age.Arch Dis Child Fetal Neonatal Ed 2016;101:F114–F120.
12. Salas-Huetos, A., Bullo, M., & Salas-Salvado, J. (2017). Dietary patterns, foods and nutrients in male fertility parameters and fecundability: a systematic review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Hum Reprod Update, 23(4), 371-389. doi:10.1093/humupd/dmx006
13. Song, X., Tang, S., Zhu, H., Chen, Z., Zang, Z., Zhang, Y., . . . He, C. (2018). Biomonitoring PFAAs in blood and semen samples: Investigation of a potential link between PFAAs exposure and semen mobility in China. Environ Int, 113, 50-54. doi:10.1016/j.envint.2018.01.010
14. Soubry, A. (2018). Epigenetics as a Driver of Developmental Origins of Health and Disease: Did We Forget the Fathers? Bioessays, 40(1). doi:10.1002/bies.201700113
15. 曹佳. (2018). 环境有害因素对男性生殖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52(7), 681-684.
16. 陈张勇, & 栗芳. (2018). 常用药物对男性生育力影响的研究进展.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38(7), 785-791.
17. 刘鑫, & 徐小薇. (2017). 影响男性生育功能的药物. 中国药房, 28(21), 3021-3024.
18. 王宝俊, 马乐, & 王琳琳. (2018). 备孕男性的营养素合理补充.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14(5), 497-502.
19. 王游声, 黄演林, 陈汉彪, 郭莉, 钟银环, & 尹爱华. (2018). 10172例不良生育史男性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35(1), 134-137.
20. 张晗, & 范立青. (2017). 高龄男性的遗传学改变研究进展. 生殖医学杂志, 26(11), 1114-1117.
最近更新了微信版本的人,大家很难在杂乱的消息列表里找到梅斯!
其实只要简单的几步操作,将梅斯置顶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