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伟平:糖尿病的分子遗传预测与健康管理
2013-12-25 高京宇 医学论坛网
贾伟平教授 历史上,被列入过联合国与疾病相关的纪念日只有两个,其一是艾滋病,其二是糖尿病,从其中可以看出糖尿病在影响人类健康当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2013年联合国糖尿病日时,国际糖尿病联盟报道了一个数据,全世界有3.71亿糖尿病患者,而中国就有接近一亿。换一句话而言,中国人的糖尿病患病人数是世界糖尿病人数的1/4,全世界每4个糖尿病患者中就一个是中国人。目前,糖尿病已经逐渐
贾伟平教授
历史上,被列入过联合国与疾病相关的纪念日只有两个,其一是艾滋病,其二是糖尿病,从其中可以看出糖尿病在影响人类健康当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2013年联合国糖尿病日时,国际糖尿病联盟报道了一个数据,全世界有3.71亿糖尿病患者,而中国就有接近一亿。换一句话而言,中国人的糖尿病患病人数是世界糖尿病人数的1/4,全世界每4个糖尿病患者中就一个是中国人。目前,糖尿病已经逐渐从一个老年人疾病逆转为年轻人高发的疾病。
中国糖尿病高发 现状令人堪忧
根据2008年中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20~40岁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人数接近6%。目前不仅仅是拥有接近一亿的糖尿病人群,同时还有70%糖尿病患者并未被诊断出。更令人担忧的是,在中国人群中,还有一支糖尿病高风险人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糖尿病前期人群,约有1.5亿。由于中国人遗传背景对糖尿病属于中度易感,所以根据国外研究的数据表明,中国人糖尿病患病人数会持续增加,目前移居海外的华人,已经达到了15%~20%的患病率。
糖尿病是发病率高,危害严重的全身性疾病。长期高血糖会显著提高失明、肾功能衰竭、中风、截肢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引起重要组织器官的严重受损。轻型的糖尿病如果血糖升高没有达到非常严重的时候,50%的人没有症状,但是正是因为这种没有症状的隐匿性,导致了已经升高的血糖对机体重要器官产生了逐渐的吞噬和影响,使得我们的重要器官都泡在“糖水”里,久而久之丧失了功能。更为严重的的是,糖尿病可以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包括在头部可以增加脑卒中的发生率,使眼睛出现不可逆的失明,导致冠心病比非糖尿病患者高发3~4倍。此外,还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目前透析透析的病人中40%来自于糖尿病肾病。由此可知,对糖尿病的防控是对其慢性并发症的防控。
根据最新WHO预测,在2005~2015年间,我国用于糖尿病的费用在5500亿左右,其中80%用于并发症的治疗。如果我们能够早期发现糖尿病的易感人群,早期诊断从而进行适当的干预而防控糖尿病转化为慢性并发症,实际上糖尿病就会成为可防可控的疾病。
糖尿病根据病因学分型可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既往1型糖尿病基本集中在儿童中,但目前随着抗体检测技术的发展,发现在成人中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人群中大约有10%左右的人是属于和免疫有关的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多数由基因突变、遗传因素或表观遗传学因素发生改变从而产生的一种伴有血糖升高的遗传综合征。
如果究其病因机制的时候可以发现,糖尿病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一般而言,研究糖尿病的发病因素以及糖尿病的预警预测时,会同时关注两方面的因素,其一是遗传因素,其二是环境在遗传背景下起到的作用。
目前,从临床角度而言,随着目前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已经把有遗传因素可能导致的糖尿病逐渐从糖尿病的大群体中分割出来,但目前高发的仍然是病因不明,需要深入研究的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总类型的85%~90%,所以目前对健康的预测应该着手对2型糖尿病的预测,也是未来在健康预测上能够获得最大效益的病种。
遗传预测预警与健康管理
中国人群2型糖尿病对比欧裔人群有其自身的临床特点。其一,中国人与欧裔人群的肥胖特点有差异,中国人群主要是腹型肥胖,患糖尿病或者代谢综合征的人其形态是“大肚子细腿”,而这部分往往有脂肪肝,而肥胖和脂肪肝则是糖尿病极高风险人群。所以,中国人群在肥胖程度较低时即发生糖尿病。其二,中国人属于中度遗传易感,2型糖尿病易感性较高,患病风险高于欧洲裔人群。因此,根据中国人的这些特点,我们所开展的工作就是围绕着能够揭示中国人糖尿病发病的遗传易感性,从而为我们人群的早期的遗传预警和疾病分型提供依据。
现在对于糖尿病的预警及预测多采用肥胖、糖调节异常等临床症状,而针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多依据当时血糖情况,但其实这些阶段已经存在一定的病理生理改变,而遗传标记物所蕴含的糖尿病风险信息可早于临床高血糖发生之前即提供有效地预测预警及个体化治疗指导,使得疾病防治关口再前移。随着对人类疾病基因组信息认识的不断完善,基因检测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疾病的防治过程中,而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遗传易感性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对于疾病的检测预警效力仍不够,为此,我们需在一方面加强中国人群2型糖尿病的遗传标记物的发现并建立疾病风险预测模型,一方面加快发展高通量、快速、灵敏、特异、经济的疾病筛查检测技术,以提高此类重大疾病的早期发现能力,并完善个体化治疗指导,提高慢性病防治效率。
注:本文根据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院长贾伟平教授在2013第一届分子检测与慢病管理学术大会讲课整理。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贾伟平#
63
其实可以纳入的,就相当于普通的biomarker 一样。只是对于糖尿病来说,遗传背景的因素可能小于环境因素(如年龄等)。
153
是否有可能将表观遗传的预测纳入进去呢,又该如何实现呢
132
#健康管理#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