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已有200只进口角膜,输入山东,为广大患者带来光明。”记者近日从山东省眼科研究所了解到。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我国约有400多万角膜盲患者,并且每年新增10万多病例,但因供体角膜缺乏,全国各大医院每年完成的角膜移植手术仅有5000例左右,这意味着还有400多万患者只能无限期地等待供体。山东是我国眼科大省,其中,山东省眼科研究所作为全国角膜病学组的组长单位每年进行的移植手术近千例,2016年至今,从国际眼库入境山东的角膜供体已超过200例,救治了相当部分的危重角膜眼病患者,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角膜短缺的情况。
供体奇缺,光明之路崎岖
角膜盲是我国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大致盲眼病,绝大多数人可以通过角膜移植重见光明。但是由于多方因素,我国各地眼库的角膜来源奇缺,很多患者只能被动地等待捐献。
“近年来国民捐献意识不断提高,以青岛为例,近3年来的捐献数量以近50%的增速在增长,但全国总体角膜捐献数量并不乐观,与实际需求仍存在巨大鸿沟。”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立信表示。
在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青岛眼科医院就常年有上百名眼病患者排队等待角膜移植,因为角膜供应数量不够,也有患者错过了最佳移植时机,造成终身失明。在全国范围内,患者等待角膜材料的时间往往都是以年计算。
国际合作,进口角膜救急
由于捐献意识等限制,我国角膜捐献困境短期内无法破局,角膜需求量有增无减,仅靠目前捐献的角膜远远不够。一般本地捐献一对眼角膜,马上就要用于危重眼病患者,但仍有危重眼病患者无法等待捐献,被动等待捐献将会导致更多眼病患者失去光明。
国内角膜是“少得不够用”,而国外捐献眼角膜却“多得用不完”。自2014年开始,山东省眼科研究所积极与国外眼库联系,同美国西雅图的国际眼库签署了捐赠协议,与斯里兰卡国际眼库建立了捐献渠道。经山东省卫计委、山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青岛海关的审批,逐步与国外眼库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供求关系。2016年至今,各国际眼库已为山东捐献角膜超过200只,最大限度的挽救了濒临失明边缘的危重眼病患者。
着眼长远,国内捐献为本
青岛眼科医院相关专家表示,从美国进口的眼角膜相比本地捐献的还是有诸多弊端。首先就是眼角膜的保存问题,虽然眼角膜摘除后储存期限可长达14天,但是越快用于手术质量越好,而从美国进口则需要一定的运输时间,并且还有复杂的出入境检疫等手续,这些一般至少需要一周时间来完成。此外,角膜进口数量受制于国外眼库的库存量,从国外进口还涉及运输等必需的费用等。
因此,“与进口角膜相比,提高我国角膜捐献数量才是解决我国角膜供体匮乏的根本出路。”谢立信提出。
在国内,上海是我国角膜捐献数量最多的城市,累计实现遗体角膜捐献约占全国三分之二,截至2015年年底,上海有4670位志愿者填写了器官捐献志愿表,与之相比,人口数量与上海持平的斯里兰卡,签字同意逝后捐献角膜的人数已超过500多万。
谢立信表示,我国的角膜捐献相比国外仍有巨大差距,引导人们破除陈旧的“全尸习俗”、完善捐献立法和监管体系是改变我国角膜捐献现状的当务之急。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角膜#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