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感染猴痘,免疫反应经历怎样的变化?HIV是否会使得病情雪上加霜?

2024-09-10 感染前沿 感染前沿 发表于上海

近期,发表于The Lancet Microbe的一项研究比较了猴痘患者在诊断后6个月的免疫反应,并评估其对疾病严重程度和病毒清除动力学的影响,感染前沿特此报道。

前言

自2022年5月出现全球猴痘疫情以来,已在110个国家诊断出9万多例病例,对HIV感染者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相比于未感染HIV的人群,感染HIV的猴痘患者发生更严重和致命后果的风险更高,特别是如果CD4+T细胞计数低于350个细胞/μL。猴痘特异性免疫的持久性尚不清楚,并且有再感染的报道。近期,发表于The Lancet Microbe的一项研究比较了猴痘患者在诊断后6个月的免疫反应,并评估其对疾病严重程度和病毒清除动力学的影响,感染前沿特此报道。

图片

研究方法

这是一项前瞻性、观察性、多中心队列研究的一部分,研究了西班牙猴痘患者的病毒清除动力学(MoViE)。研究纳入了年龄≥18岁,有猴痘症状,并在确诊前10天出现症状的患者。

每周收集皮肤溃疡样本,以估计从皮肤病变中清除猴痘病毒(MPXV)所需的时间。在诊断、29、91和182天后采集血样进行免疫分析。研究通过ELISA定量检测三种猴痘抗原的IgG和IgA,评估体外中和作用,并使用IFN-γ ELISpot和多参数流式细胞术表征猴痘特异性T细胞反应。

研究结果

最初招募的77名参与者,包括33名在2022年7月19日至10月6日期间招募的参与者。未感染HIV的参与者 [ 19名(58%)] 和感染HIV的参与者 [ 14名(42%)] 在皮肤病变中MPXV清除的严重程度和时间相似。

HIV感染者CD4+T细胞计数中位数为777个细胞/μL (IQR 484-1533)),14人中有11人(78%)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后病毒被抑制。

33名参与者中有9名(27%)年龄在49岁或以上,有15名(45%)来自西班牙,所有参与者均为男性。

早期体液反应,特别是IgG和IgA的浓度和广度,与较轻的疾病和更快的病毒清除有关。正痘病毒特异性T细胞计数也与MPXV清除率呈正相关。

抗体滴度在HIV患者中下降得更快,但T细胞对MPXV的反应可持续到诊断后182天,无论HIV状态如何。

研究结论

较高的B细胞和T细胞反应广度和强度对于促进局部病毒清除、限制猴痘传播和降低疾病严重程度很重要。抗体似乎有助于早期病毒控制,T细胞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持续,这可能有助于在MPXV再次感染时出现较轻的症状。

思考

这项研究全面描述了2022年爆发期间未感染HIV和感染HIV的参与者在猴痘诊断后6个月内的B细胞和T细胞免疫反应。研究发现,在猴痘诊断的患者中,这两组都具有相当水平的抗MPXV IgG抗体和广泛的IgA介导应答。虽然直到诊断后91天才完全观察到体外中和,但感染后早期诱导的抗体滴度和广度与临床严重程度降低、皮肤病变中病毒水平降低以及更短、更快的病毒清除有关。抗体浓度在猴痘诊断后29天升高,随后下降,MPXV特异性T细胞反应可持续182天。研究结果表明,抗体可能在通过非中和途径控制感染的初始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并且在感染后诱导持久的T细胞免疫。

在本研究中,HIV感染者和非HIV感染者的临床严重程度和皮肤病变MPXV清除时间相似,可能是因为研究中所有HIV感染者的CD4+T细胞计数超过400个/μL,并且大多数人在ART中具有最佳的病毒抑制。

早期体液反应与较轻的表现和更快的病毒清除有关,这可能对免疫抑制较严重(CD4+T细胞计数<200细胞/μL)的HIV感染者具有重要意义。在严重免疫抑制的个体中,B细胞可能受损,限制了猴痘感染期间抗体的产生,从而导致更快的全身传播和多器官并发症。

除了抗体滴度与病毒清除率之间的相关性外,研究还观察到皮肤病变中MPXV的更快清除率与正痘病毒特异性T细胞计数之间的相关性,但与MPXV特异性T细胞的总数无关。

总之,本研究结果表明,无论HIV状态如何,猴痘感染后快速的体液和T细胞免疫反应与较低的临床严重程度和更短、更快的病毒清除有关。尽管HIV感染者体内的抗体衰减得更快,但在感染猴痘后6个月,感染HIV的人和未感染的人,体内的T细胞反应仍持续存在。

引用格式:Moraes-Cardoso I, Benet S, Carabelli J, et al. Immune responses associated with mpox viral clearance in men with and without HIV in Spain: a multisite, observational,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 The Lancet Microbe, 202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25134, encodeId=c5be22251347f, content=感谢您的分享,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img.medsci.cn/202403/dc7b735700e1458a81dbbd2418ed68be-WBVuUZqXzOAb.jpg, createdBy=c6d55463285, createdName=Dew·, createdTime=Wed Sep 11 00:20:31 CST 2024, time=2024-09-11, status=1, ipAttribution=广西),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25083, encodeId=b3a92225083da,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edbd88e6e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HIV#</a> <a href='/topic/show?id=2bbe289846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免疫反应#</a> <a href='/topic/show?id=7724104529e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猴痘#</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876, encryptionId=edbd88e6e7, topicName=HIV), TopicDto(id=28984, encryptionId=2bbe289846f, topicName=免疫反应), TopicDto(id=104529, encryptionId=7724104529e7, topicName=猴痘)],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Sep 10 22:59:22 CST 2024, time=2024-09-10,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4-09-11 Dew· 来自广西

    感谢您的分享

    0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25134, encodeId=c5be22251347f, content=感谢您的分享,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img.medsci.cn/202403/dc7b735700e1458a81dbbd2418ed68be-WBVuUZqXzOAb.jpg, createdBy=c6d55463285, createdName=Dew·, createdTime=Wed Sep 11 00:20:31 CST 2024, time=2024-09-11, status=1, ipAttribution=广西),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25083, encodeId=b3a92225083da,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edbd88e6e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HIV#</a> <a href='/topic/show?id=2bbe289846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免疫反应#</a> <a href='/topic/show?id=7724104529e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猴痘#</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876, encryptionId=edbd88e6e7, topicName=HIV), TopicDto(id=28984, encryptionId=2bbe289846f, topicName=免疫反应), TopicDto(id=104529, encryptionId=7724104529e7, topicName=猴痘)],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Sep 10 22:59:22 CST 2024, time=2024-09-10,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Nature:HIV患者的福音: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在抗病毒治疗中的多重潜在益处

研究显示,HIV感染者中肥胖和超重的比例在逐渐增加,这不仅增加了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其他代谢疾病的风险,也可能对HIV的管理构成挑战。

OFID:肝脂肪变性在携带HIV的瘦人中普遍存在,并与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暴露相关

尽管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cART)增加了HIV (PHIV)感染者的预期寿命,但肝病已经成为PHIV老龄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逆转治疗困境,达芦那韦/利托那韦+DTG:在NNRTI失败后重塑二线治疗巅峰之选

该研究旨在评估HIV感染者的最佳二线ART方案,其结果为NNRTIs治疗失败的二线治疗选择提供了新思考,感染前沿特此报道。

Annals of Neurology:HIV相关神经认知障碍中肠道微生物群衍生的神经调节氨基酸代谢障碍研究

本研究结果为了解肠道与微生物脑轴在 HAND 发病机制中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凸显了开发专门针对肠道微生物群的新型治疗策略的潜力。

eGastroenterology:基于空间转录组学揭示HBV及其与HDV和HIV共感染的生物学特征

该研究首次利用空间转录组技术解析HBV及其与HDV和HIV共感染的生物学特征。

流感和肺炎球菌疫苗在ART期间对HIV持久性和免疫动力学有何影响?

研究评估流感和肺炎球菌疫苗对 HIV 感染者的影响,结果表明疫苗安全但未显著刺激免疫系统引起 HIV RNA 转录,虽有一些发现但多为阴性,未来需用更敏感标记物评估 HIV 储存库及选免疫原性疫苗。

Open Forum Infect Dis:使用FIB-4、NAFLD纤维化和BARD评分对HIV和肝脂肪变性患者的晚期纤维化进行风险分层

NALFD影响了全世界约37.8%的普通人群,与2005年之前的25.5%相比有了显著上升。NALFD/NASH与肥胖、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等密切相关。

沈银忠教授:HIV患者感染相关肝损害的识别与处理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沈银忠教授曾分享“HIV患者感染相关肝损害的识别与处理”,感染前沿特将精华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FTC/TAF为HIV暴露前预防添新证据

近期,DISCOVER 144周开放标签扩展研究结果在The Lancet HIV正式发表,为FTC/TAF用于PrEP再添力证,感染前沿特此报道。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