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材须待七年期 韩春雨事件争议何时休?
2017-01-13 索思(整理) 健康界
近日,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消息,以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员沈啸为发明人的专利——以Argonaute核酸酶为核心的基因编辑技术。2017年1月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该专利申请的“视为撤回通知书”。该专利第一代理人表示,韩春雨和沈啸知道撤回一事,他们没有选择答复。一位专利代理人称,此行为可以作为尽量拉长审查进程的一种策略。 曾经掀起科学界巨浪的韩春雨事件,是被学
近日,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消息,以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员沈啸为发明人的专利——以Argonaute核酸酶为核心的基因编辑技术。2017年1月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该专利申请的“视为撤回通知书”。该专利第一代理人表示,韩春雨和沈啸知道撤回一事,他们没有选择答复。一位专利代理人称,此行为可以作为尽量拉长审查进程的一种策略。
曾经掀起科学界巨浪的韩春雨事件,是被学术打假捅破了窗户纸,还是将上演“六月飞雪”的逆转剧情?科学需要真相。
韩春雨论文发表 “诺奖级”成果遭质疑
2016年5月2日,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课题组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了NgAgo基因编辑技术的论文,此前一直都被认为是新一代基因编辑工具,可媲美有“基因魔剪”美称的CRISPR技术,甚至被国内部分媒体誉为“诺奖级”学术成果。由此,韩春雨及其实验室也收获了来自国内外的诸多赞誉与支持。
然而随后事件的走向令人始料未及,不少国内外实验室纷纷表示,未能根据韩春雨所提供的数据和方法重复其实验,质疑接踵而至。
由于,世界范围内的多家实验室均未能成功重复该实验,国内13位科学家实名联合呼吁对韩春雨启动调查。“我们实验室已经重复了很多次。”风口浪尖上的韩春雨如此回应。
但发表了韩春雨论文的英国《自然·生物技术》声明:“将按照既定流程来调查此事。”
各方态度
《自然·生物技术》编辑部的发言人声明说:“《自然·生物技术》对于人们提出的任何关于论文的疑虑都会认真对待,并加以慎重考虑。已有若干研究者联系,表示无法重复这项研究。将按照既定流程来调查此事。”
由北京大学生物学家饶毅担任主编的科学类新媒体《知识分子》,曾在韩春雨论文刚发表时予以重点介绍,引发了国内媒体的报道热潮。饶毅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韩春雨的工作,与其他初次发表的工作一样,需要其他实验室能够重复,需要时间检验和多方面比较,需要知道能够有多少发展,才知道是否过硬,有多大意义。”
《法制晚报》发表文章称,从目前情况来看,公众依然要保持清醒认知:“韩春雨实验”的不可重复性,与实验本身的主观造假可能性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逻辑关联。若没有充分的调查,没有独立的论证,谁也不该匆忙给年轻的科研学者扣上臆断的黑帽子。但非专业人士不对韩春雨做有罪推定,并不意味着其本人能够忽略舆论情绪。作为年轻学者,韩春雨应以实际行动体现对科学研究的尊重与严谨,以彻底公开或内部公开的形式,积极回应社会质疑。
《新京报》发表社论称,当今科学研究领域的方向迷失之一,更多的人在追求假阳性结果,无视统计学的要求,把也许20次、30次实验中才可能偶然发生一次的结果当成阳性。但这无疑是一种假阳性。假阳性的出现在于“锻造”和“炮制”,即隐瞒部分数据、不公布实验条件以及数据处理过程、在算法上做文章使之符合显着性标准等,从而使得不合理的学术现象发生的几率超出了50%。
一直关注该事件的方舟子在推特上就这一最新进展发表评论称:“韩春雨、沈啸的专利申请被撤销了,原因是不答复专利局提的问题。他们是不是觉得对专利局也无需自证清白?还是觉得已经被揭露是假的了,有专利也没用了?”
平常心看待科学
这次论文事件引发巨大关注,与多种因素有关。一方面,基因编辑是当前热门领域,具有很大的科学价值和商业价值;另一方面,韩春雨没有出国留学经历,在河北科技大学工作,凭借上述论文一鸣惊人;而如今遭受国际同行的质疑,也引发人们担心,剧情会否反转。从论文发表至今,媒体对韩春雨紧追不舍,那应该怎样客观看待相关报道呢?
与此次争议无关的美国乔治城大学神经科学系教授吴建永表示,可以理解“媒体需要热点,大众需要追星”这类行为,但科研事件往往要在多年后才能做出最终结论,因为许多科研成果的影响因素复杂,需要时间才能辨别真伪。而现在处于未决阶段,一些媒体的报道容易引起有各种倾向性的猜测。
吴建永为此写了题为《木桌子效应》的科普文章,回顾历史上著名科学家费米当年用中子引发核裂变,别人却不能重复的故事。费米后来发现原因是他用木桌子,木材中的氢原子有减慢中子的作用,而其他人用大理石桌面,所以不能重复。费米由此进一步总结出慢中子理论,发明了核反应堆。
吴建永说:“未知因素影响实验结果,造成实验不能重复,是科研中的普遍现象,应该学会以平常心看待新闻中处于萌芽状态的新发现。”
当然,科学界也有实验确有问题而最后真相大白的例子。比如轰动一时的日本小保方晴子案例,她2014年1月在《自然》上发表关于一种“万能细胞”的论文,在同行无法重复并提出质疑后,她自己无法在有监督的条件下重复实验。最终她供职的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在当年12月宣布否定其论文结果。
费米和小保方晴子的两个案例说明,在一个新实验暂时不能被他人重复时,各种可能都有。在韩春雨论文的争议中,各方虽然观点不一,但都强调要以实验结果为立论基础。因此,这一争议还有待实验和时间检验,如古人所说“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本文综编自中国教育报、法制晚报、新京报、京华时报、商业周刊中文版等媒体报道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无言
95
费米在别人不能证实的情况下自己可以证实,并找到了别人不能重复的原因,韩春雨的成果别人不能证实,他自己也不能重复证实,存在造假重大嫌疑。
79
不能被证实的成果,决不可能成为科学成果。科学讲究的是证实或者证伪。
87
“韩春雨实验”的不可重复性,与实验本身的主观造假可能性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逻辑关联。
96
#韩春雨#
61
应该先进行专利布局,再公布实验吧。。。
108
拉长时间?
47
什么时候科学都应该眼睛
40
这件事太复杂了
57
来日方长,静待花开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