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矫正术
[适应证]
1.鼻中隔偏曲显著,影响鼻腔通气、鼻窦引流者。
2.鼻中隔嵴突致经常鼻衄或头痛者。
[手术器械]
除一般鼻内手术器械外,还需要鼻咬骨钳、中隔
[术前准备]
1.修剪鼻毛。
2.如鼻中隔高位偏曲影响鼻窦引流时,需行上颌窦穿刺冲洗,以改善上颌窦的炎症后再行手术。
[麻醉]
1.表面麻醉 以含有少量1‰肾上腺素的1%丁卡因棉片分别置于双侧鼻腔外侧面及鼻中隔粘膜处。
2.粘膜浸润麻醉 用1%普鲁卡因10~20ml加上1‰肾上腺素4~5滴,自前向后作两侧鼻中隔粘膜下浸润麻醉。除起到麻醉作用外,并使粘骨膜易与软骨和骨质分离。
[手术方法]
1.体位 一般多采用坐位,术者坐于患者对侧。如取半卧位,则术者立于患者右侧。
2.切口 用左手持窥鼻器,扩张左侧前鼻孔右手持小圆刀,于鼻中隔左侧皮肤与粘膜交界处作一凹面向后的稍带弧形切口,起始鼻中隔前端上方,下至底部,完全切开粘骨膜(图1)。若嵴突或矩状突位置较低,可于切口下端沿鼻底向后方延长如“L”形,以减少粘膜张力;如鼻中隔偏曲部位较前,则切口可稍向前移。
图1 手术切口正侧位 | 图2 分离粘骨膜 |
3.分离粘骨膜 用鼻中隔剥离器由切口处伸入,剥离粘骨膜,暴露白色软骨,然后紧贴鼻中隔软骨,沿粘骨膜上作上下平行的分离动作宜轻巧、上下剥离的幅度应由小而大,由前向后超越偏曲的部分(图2)。分离软骨与骨部连接处时,如有结缔组织粘着。不易分离时,可用小刀轻轻切开;遇有尖锐突起处可用有上、下弧度的剥离器进行分离剥离。剥离矩状突上方粘膜时,可用弧度向下的一面;剥离下方时可用弧度向上的一面,直至完全暴露矩状突。
4.切开软骨 用中隔软骨刀或小圆刀于粘膜切口稍后约2~3mm处,切开中隔软骨(图3)。为避免切通右侧中隔面粘膜,可用左手小指伸入右侧鼻腔顶住中隔软骨。
图3 切开鼻中隔软骨 | 图4 分离对侧粘骨膜 |
5.分离对侧粘骨膜 经软骨切口用同法剥离右侧粘骨膜(图4),此时可用窥鼻器扩张右侧鼻孔,直接观察粘骨膜下剥离情况。鼻中隔两侧粘骨膜完全分离后,经切口置入鼻中隔固定扶钩,使中隔软骨固定于中隔固定扶钩两片叶片之间。
6.切除中隔软骨 用中隔软骨旋转刀于已切开之中隔软骨前缘上部推向后上方,于筛骨垂直板处转向后下,在犁骨及腭骨鼻嵴处再向前拉,使中隔软骨大部切下(图5)。此软骨片应保留至手术结束,以备万一两侧粘膜撕破形成穿孔时作修补用。
图5 用中隔旋转刀切除鼻中隔软骨 | 图6 用咬骨钳去除弯曲的鼻中隔骨部 |
7.切除弯曲的筛骨垂直板及犁骨 用咬骨钳钳取筛骨垂直板及犁骨的偏曲部分(图6)。切忌左右摆动,以免损伤筛板。中隔底部的骨嵴可用鱼尾凿凿除(图7)。此时应注意避免损伤血管。可用浸有1‰肾上腺素的小棉球充分止血并清除伤口中血块及碎骨片,取出中隔固定扶钩,将两侧粘骨膜推向中部使互相贴合。检查偏曲部分是否已矫正。
图7 凿除鼻中隔骨缘 | 图8 缝合粘膜切口 |
8.切口处粘膜可用细线缝合1~2针(图8),以利愈合。切口一侧中隔面敷凡士林纱布后,用2只橡皮指套分别置于两侧鼻腔,指套内适量均匀填入纱条,压迫止血(图9)。
图9 放橡皮指套内加纱条堵塞 |
[注意事项]
1.由于嵴(棘)突尖锐或手术操作不够细致,剥离时可能撕破粘膜。若一侧粘膜损伤,多可自行愈合,若两侧粘膜损伤于相同部位时,可引起穿孔。故剥离粘膜时应谨慎小心。如发现穿孔,应立即用软骨或筋膜进行修补。
2.若手术过程中未妥善止血,或因鼻腔堵塞不够妥贴等原因,致手术腔内仍有积血,可形成中隔血肿。一旦发生中隔血肿应经原切口,取出血块,仔细止血。并应用止血药物及抗生素,以免继发感染。如有脓肿形成,及时切开排脓。
3.术时、鼻中隔软骨上端不要切除过多,以免鼻梁下塌。
[术后处理]
1.鼻腔堵塞物一般于术后48h左右抽除。
2.抽除堵塞物后,可用1%麻黄素滴鼻,收敛粘膜,防止鼻腔粘连。
3.术时、鼻中隔软骨上端不要切除过多,以免鼻梁下塌。
[术后处理]
1.鼻腔堵塞物一般于术后48h左右抽除。
2.抽除堵塞物后,可用1%麻黄素滴鼻,收敛粘膜,防止鼻腔粘连。
3.若切口愈合良好,术后5d拆除缝线。
4.术后适应应用抗生素以防感染。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矫正术#
52
#鼻中隔#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