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One:脑内炎症是某些疲劳感的导火索
2014-03-14 佚名 新华网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感染病毒后,身体的炎症信号会传递给脑,从而产生疲劳感,但详细的脑内机制一直没有弄清。 日前,来自日本理化研究所(RIKEN)的研究小组在动物实验中发现,感染病毒后产生疲劳倦怠感的导火索是脑内炎症。这一发现有望促进开发出新方法治疗各种疾病带来的疲劳感。 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将人工合成的类似病毒的一种双链 RNA 注射到大鼠体内,使大鼠体温达到 39 摄氏度以上,出现类似流感病毒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感染病毒后,身体的炎症信号会传递给脑,从而产生疲劳感,但详细的脑内机制一直没有弄清。
日前,来自日本理化研究所(RIKEN)的研究小组在动物实验中发现,感染病毒后产生疲劳倦怠感的导火索是脑内炎症。这一发现有望促进开发出新方法治疗各种疾病带来的疲劳感。
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将人工合成的类似病毒的一种双链 RNA 注射到大鼠体内,使大鼠体温达到 39 摄氏度以上,出现类似流感病毒感染的症状,此后他们发现大鼠的活动量降至平时水平的约 40%。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使用遏制发烧的药剂后,虽然大鼠的体温会下降,但是活动量仍然没有恢复正常,所以研究人员认为发烧并不是疲劳倦怠感的直接原因。
研究人员查看大鼠脑内后,发现白细胞介素-1β 等炎症物质大量产生,导致大脑神经出现炎症。由于白细胞介素-1β 与白细胞介素-1 受体结合后才会发挥作用,研究小组向大鼠脑内注射了阻碍两者结合的物质——白细胞介素-1 受体拮抗剂,发现大鼠即使感染了病毒,其活动量也不会下降。这说明,白细胞介素-1 受体拮抗剂能够阻止脑内的神经炎症,进而提高肌体活力。
研究人员认为,如果脑内白细胞介素-1 受体拮抗剂的产生出现障碍,即使一时的感染和炎症被治愈,疲劳感也有可能不会减轻,且可能长期持续下去。
研究人员计划进一步研究疲劳倦怠感消失和慢性化的详细机制。
原始出处:
Masanori Yamato, Yasuhisa Tamura, Asami Eguchi, Satoshi Kume, Yukiharu Miyashige, Masayuki Nakano, Yasuyoshi Watanabe, Yosky Kataoka. Brain Interleukin-1β and the Intrinsic Receptor Antagonist Control Peripheral Toll-Like Receptor 3-Mediated Suppression of Spontaneous Activity in Rats. PLOS ONE, March 12, 2014; DOI: 10.1371/journal.pone.0090950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Plos one#
54
#疲劳#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