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ne J: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效果良好
2014-07-04 phdyhm 丁香园
近10 余年来,随着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以及脊柱非融合技术、材料科学和生物力学的飞速发展,导致许多种人工颈椎间盘假体的出现,如Bryan、PrestigeST、ProDisc-C、Prestige LP、PCM 和Discover。Discover 假体是美国Depuy 公司近年来生产的由金属与聚乙烯做成的球-窝状结构的人工椎间盘,允许前后左右各方向活动,其终板面呈轻凸型,更贴合终
近10 余年来,随着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以及脊柱非融合技术、材料科学和生物力学的飞速发展,导致许多种人工颈椎间盘假体的出现,如Bryan、PrestigeST、ProDisc-C、Prestige LP、PCM 和Discover。Discover 假体是美国Depuy 公司近年来生产的由金属与聚乙烯做成的球-窝状结构的人工椎间盘,允许前后左右各方向活动,其终板面呈轻凸型,更贴合终板的生理曲面。
Discover 假体具有以下特点:
①假体的设计与人体椎间隙的自然解剖形态相吻合,在使用时能尽量减少骨性结构的切除;
②同时其表面的羟基磷灰石和钛离子镀层使其具有更好的骨传导性和骨相容性;
③7°的前凸角设计更有利于矢状面椎体序列重建;
④上下终板都装有6 个高度1mm 的倒齿,为植入后的即刻稳定及长期稳定提供了保障,每个齿都具有与植入方向相反的角度,易于植入,并能在保证椎体完整型的情况下防止假体滑脱;
⑤人工椎间盘的终板成分为钛合金,与钴镍钼材质的人工终板相比,钛终板能明显减少MRI 成像下的伪影形成,从而不至于影响术后对邻近节段解剖结构的评估。
目前关于Discover 假体临床应用的研究证据较少,为了进一步评价应用Discover假体行单节段或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上海长征医院的陈德玉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该研究结果已在近期的The Spine Journal 杂志上发表。
在该研究中,研究者将79例应用Discover假体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的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纳入为研究对象,其中56例行单节段椎间盘置换,23例行双节段椎间盘置换。所有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为31.6个月(时间范围为24至43个月),评价指标包括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dom量表评分、异位骨化(HO),以及颈椎正位与过屈过伸侧位X线平片上测量的影像学参数,包括前侧椎间盘高度(ADH)、后侧椎间盘高度(PDH)、以及活动范围。
该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术前的JOA评分平均为9.5,疼痛VAS总评分平均为7.2。在术后随访的第2、6、12、24个月时,患者的JOA评分分别为14.1、14.7、15.3与13.9,而VAS总评分分别为1.9、1.7、1.8、1.4。在术后随访周期内患者的JOA评分与疼痛VAS评分均有显著性改善。
在术后随访第2年时,52例患者的Odom量表评分为优,25例患者评分为良,2例患者评分为中。患者手术节段的ADH与PDH术前平均为4.9mm与3.1mm,术后ADH与PDH的高度显著增加并能长期较好地维持。在术后随访的第2周时患者手术节段的ADH与PDH分别为7.5 mm与5.1 mm,第6周为7.5 mm与5.0 mm,第12周为7.4 mm与4.9 mm,第24周为7.2 mm与5.0 mm。
在术后随访过程中,患者手术节段的活动范围较术前仅轻度增加,且没有显著性差异。在术后随访1年时,有6个手术节段出现了异位骨化,其中4个节段的异位骨化为I级,2个节段为II级;术后随访2年以上时,有18个手术节段出现了异位骨化,8个节段为I级,10个节段为II级。有7例患者在术后的第一个月出现了轻度吞咽困难。没有假体出现下沉或明显的偏移。
该研究结果表明,Discover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近期疗效令人满意,不仅能恢复椎体间隙的高度,还能保留手术节段的活动功能。尽管这表明Discover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是一种治疗颈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安全有效方法,但其对异位骨化与临近节段退变的影响仍有待临床进一步观察。
原始出处: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置换#
69
#Spine#
65
#置换术#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