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科学家们用基因解释了令人痛苦的但又无法诊断的一系列症状

2016-10-19 佚名 生物谷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生院(NIAID)的研究人员用基因解释了一系列令人痛苦的,但又很难治愈的症状,包括恶心、头晕、皮肤发红、瘙痒、胃肠不适、慢性疼痛和骨关节问题。有这些症状的患者的体内类胰蛋白酶会升高,这种蛋白存在于血液中,并且和过敏反应有关。美国国家过敏性疾病以及感染性疾病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α类胰蛋白酶基因多拷贝可能会使血液中α类胰蛋白酶量增加,从而促进了这类症状。” 另外有研究表明,人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生院(NIAID)的研究人员用基因解释了一系列令人痛苦的,但又很难治愈的症状,包括恶心、头晕、皮肤发红、瘙痒、胃肠不适、慢性疼痛和骨关节问题。有这些症状的患者的体内类胰蛋白酶会升高,这种蛋白存在于血液中,并且和过敏反应有关。美国国家过敏性疾病以及感染性疾病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α类胰蛋白酶基因多拷贝可能会使血液中α类胰蛋白酶量增加,从而促进了这类症状。”

另外有研究表明,人群中4%-6%的血液中有高水平的类胰蛋白酶,虽然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有这些症状,但是还是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可能即这类蛋白会导致我们这些症状。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AID)Anthony S. Fauci博士说:“这项研究提示α类胰蛋白酶可能会影响很多人的健康情况,如果我们能够找到其中的基因,对于我们对有这些症状的人的治疗会有很大的好处。”

在此之前,NIAID的研究人员观察到一些慢性的、有时让人很烦恼的疾病和症状比如说荨麻疹、肠易激综合症等均和血液中高水平的类胰蛋白酶有关。还有一些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也与此相关,比如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症,主要表现是站立时头晕、视力模糊、心跳过速等。

最近的一项研究展示了研究人员是如何证实基因是血液高水平类胰蛋白酶的原因。他们分析了来自35个家庭的96位有这些症状和41位没有这些症状的人的基因,发现所有有这些症状的家庭的成员遗传了类胰蛋白酶基因多拷贝。这个研究提示类胰蛋白酶基因多拷贝会促使免疫细胞产生类胰蛋白酶。而且基因异常程度与症状严重程度相关。

NIAID的Joshua Milner博士说:“这些家庭长期有这些症状,但是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诊断,甚至很多人被告知这些都是因为他们的”精神心理“上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想出一个办法抑制住这类基因,降低血液中类胰蛋白酶的水平,则有可能缓解这些患者的相关症状。”

但是研究人员还表示,有许多人有这些类似症状,但他们的基因没有异常,所以他们希望将来也能找到这部分人有这些症状的原因。另外我们还需要去弄明白血液中高水平的类胰蛋白酶是如何导致这些症状的。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Clin Nutr:铁调素如何影响铁吸收?

铁调素Hepcidin(Hepc)是肝脏分泌的一种小分子肽,通过抑制铁吸收、抑制组织存储铁动员,在铁平衡上起着一定作用。 实际上,Hepcidin促进铁转运蛋白(Fpn1)退化,该蛋白时在肝细胞和巨噬细胞膜上表达的铁转运分子,因此防止细胞内铁释放到血浆中。 Hepcidin还会影响肠细胞,但是具体情况还不是很明确。本研究的目的是进一步调查,hepcidin对铁吸收的调节作用。 研

盘点:近期“乳腺癌”相关研究汇总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全球乳腺癌发病率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一直呈上升趋势;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每年有近20万女性被诊断出乳腺癌。 从死亡率的曲线也可以看出,随着新的治疗策略和方法的普及,虽然全球乳腺癌的死亡率逐步下降,但中国乳腺癌死亡率的下降趋势不显著。 【1】乳腺癌患者骨折风险研究 基于瑞典国家登记数据,研究者对乳腺癌患者骨折的长期风险进行了

Nature:人类寿命极限是112岁?

导语:我们能长生不老吗?我们有理由对此表示乐观:在过去几十年,随着医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的平均寿命也在不断增长。根据联合国估计,全世界的人均寿命从1960年代的不足50岁,提高到了2015年的71岁。中国的进步更大。解放初期,中国的人均寿命只有约40岁。而到了2015年,这个数字达到了76岁。照这个势头下去,长生不老或许有朝一日能成为现实。不过,本周《自然》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给大家浇了一盆冷水。

Nature深度好文:看这篇T细胞综述,做更好的免疫疗法!

导语:癌症免疫疗法近期的进展强调了理解肿瘤中免疫调节通路的重要性。抗肿瘤T细胞的功能失调背后的机制是多样的。T细胞功能失调的这种状态被称为“耗竭(exhaustion)”。尽管有一些共享属性,但近期的研究鉴定出了癌症与慢性感染中的T细胞耗竭之间的显著差异。在这篇题为“Regulatory circuits of T cell function in cancer”的综述中,作者们讨论了肿瘤微环

NAT MED:阿尔茨海默病为何会引起记忆损伤?

导语:tau蛋白异常聚集形成的神经元纤维缠结与阿尔茨海默病密切相关。近日,来自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小组发现,一种名为caspase-2的酶可以将tau蛋白切割成片段,后者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引起的记忆损伤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一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Medicine杂志上。tau蛋白是一种神经元蛋白,它起着稳定微管的作用。tau蛋白异常聚集形成的神经元纤维缠结与一系列神经退行性疾病

Blood:这个基因下调,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研究人员发现,心血管疾病(CVD)患者与没有CVD的患者相比,血小板相关基因的信使RNA水平更低;因此推测,该基因的下调可能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 来自纽约大学医学中心的Jeffrey S. Berger博士和他的同事们进行了一项血小板RNA微阵列的研究。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基因,WD-40重复结构域1(WDR1),对于血小板高反应性个体,其能够增强肌动蛋白解聚因子活性、下调血小板的信使R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