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近期脑卒中重要研究进展一览
2017-06-14 MedSci MedSci原创
6月7日,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王文志教授等在Neuroepidemiology杂志上发表了中国卒中流行病学调查(NESS-China)最新结果。该研究一共纳入476 156名调查对象,其中3398例死亡,758例死于卒中,占死亡人数的22.3%。364例死于缺血性卒中,373例死于出血性卒中,21例死于病理类型不明的卒中。在≥20岁的人群中,年龄标化的卒中总死亡率为114.8/十
6月7日,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王文志教授等在Neuroepidemiology杂志上发表了中国卒中流行病学调查(NESS-China)最新结果。
该研究一共纳入476 156名调查对象,其中3398例死亡,758例死于卒中,占死亡人数的22.3%。364例死于缺血性卒中,373例死于出血性卒中,21例死于病理类型不明的卒中。
在≥20岁的人群中,年龄标化的卒中总死亡率为114.8/十万人年,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死亡率分别为56.5/十万人年和55.8/十万人年。据此估算,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我国112万成年人死于卒中,其中男性60万例,女性52万例,因缺血性卒中死亡55万例,出血性卒中死亡54万例。
研究者发现,农村地区仍然是我国卒中死亡的“重灾区”。他们分析认为,这与城市地区经济发展较好、医疗水平较高、卒中危险因素防控相对严格等因素有关。另外,北方地区的卒中死亡率明显高于南方地区。作者指出,这主要与北方地区卒中发生率和高血压患病率高有关。(文章详见——Neuroepidemiology:中国卒中流行病学调查:中国每年112万人死于中风,农村是重灾区)
脑卒中的发病率如此之高,关于其预防及诊断治疗的研究也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这里梅斯小编整理了近期关于脑卒中的重要研究进展与大家一同分享。
【1】Neurology:替奈普酶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效果优于阿替普酶
近日研究人员就替奈普酶与阿替普酶对于完全血管闭塞患者24小时重疏通效果、24小时以及90天后的临床效果改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替奈普酶较阿替普酶血管再通率高,特别是对于血管完全闭塞的中风患者。
研究人员比较了替奈普酶与阿替普酶2项II期临床CT血管造影数据评价基线和溶栓后24小时脑梗死溶栓指数(TICI)、24小时脑卒中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指数(NIHSS)以及90天的改良的Rankin指数(mRS)。
在146名患者中,有69人基线TICI指数 0/1。替奈普酶治疗的患者,24小时血管完全闭塞再通率更高。应用替奈普酶的患者表现出更好的早期临床改善以及更好的90天临床结果。(文章详见——Neurology:替奈普酶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效果优于阿替普酶)
【2】Stroke: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可改善卒中患者认知
2017年5月,发表在《Stroke》的一项研究显示,DCBEI对卒中后认知受损患者的认知结局具有益处。
248名患者使用DCBEI(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静脉输注2000 mg/d≤20日,随后口服1200 mg/d),225名患者使用安慰剂,共6个月。随后根据标准临床实践,患者再接受6个月的治疗。
结果显示,6个月时,阿尔茨海默病评估量表、认知分量表、扩展版从基线起的最小二乘平均变化如下:DCBEI是-6.8、安慰剂是-4.6;估算治疗差是-2.3(95%置信区间,-3.9,-0.7;P=0.005)。复发缺血性卒中是最常报道的严重不良事件,但是DCBEI与安慰剂相比,增加的数量不显着。(文章详见——Stroke: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可改善卒中患者认知)
【3】Stroke:每日总体力活动和卒中发生有何关系?
近日,卒中领域权威杂志Stroke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旨在明确卒中预防的最佳体力活动水平。结果发现,适度的体力活动,中等强度的活动,可能是预防卒中的最佳水平,因为过度剧烈活动可能不会产生益处,或对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不利。
该研究共纳入了74913名50-79岁的没有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病史参与者,并且从2000年随访至2012年。在698946人次每年的随访中,研究人员共记录到了2738例卒中患者,包括1007例出血性卒中患者(747例脑实质内出血和260例脑蛛网膜下腔出血)和1721例缺血性卒中患者(1206例非栓塞性梗死和515例栓塞性梗死)。
结果显示,每天任务小时代谢当量在第二或第三个四分位数范围的参与者总的卒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非栓塞性梗死风险最低,而在第四个四分位数范围的参与者栓塞性脑梗死的风险最低。三次样条曲线显示卒中风险从最低水平急剧下降至5至10个每天任务小时的代谢当量的平台期。总的体力活动水平与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关系表现为U或J型,这是由于较为剧烈的体力活动,而与缺血性卒中之间的关系呈L形。(文章详见——Stroke:每日总体力活动和卒中发生有何关系?)
【4】Neurology: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ECG的诊断价值如何?
近日,神经病学领域权威取杂志Neurology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旨在探讨疑似脑卒中病例接受急救医疗服务提供的院前心电图监测的诊断价值。
在为期12个月的研究阶段,研究人员前瞻性地纳入了259例有院前心电图记录的患者。研究人员评估了参与者院前心电图的结果,并与入院时的常规12导联心电图以及卒中单元中的连续心电图监测进行了比较。
在25.1%的患者中检测到心房颤动,在5.4%的患者中检测到二度或更高的房室传导阻滞,5%的患者存在明显的ST段抬高,9.7%的患者存在室性心律失常。在18例患者中,新发房颤的诊断以及脑卒中的二级预防的临床后果的直接评价是通过院前ECG记录来判断的。在2例患者中,房颤发作仅在院前期,而在入院时ECG或在随后的脑卒中单元监测时没有检测到。126例患者(48.6%)在院前ECG中有相关的异常,16.7%的患者在去医院的途中接受了药物抗心律失常治疗,6.4%的患者在入院后前24小时内被转移到心脏病中心。(文章详见——Neurology: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ECG的诊断价值如何?)
【5】Blood:复旦大学赵冰樵团队发现促进脑卒中后功能恢复新型策略
复旦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脑科学研究院赵冰樵教授研究团队发现,一种被称为 “重组ADAMTS13”的药物可以促进脑卒中后血管新生和功能重塑,从而有效改善脑卒中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血液》杂志。
赵冰樵团队发现敲除ADAMTS13基因后,小鼠在脑卒中恢复期时血脑屏障的破坏更加严重,血管内大分子物质的血管外渗漏更多,从而导致血管周细胞以及平滑肌细胞覆盖率下降,最终造成脑毛细血管、灌注血管减少,表明ADAMTS13是参与血管新生和功能重塑的关键分子。
在敲除ADAMTS13基因的基础上,研究人员敲除了另一个基因VWF,结果发现这些小鼠的血脑屏障破坏和渗漏明显减轻。通过病毒和药物干预等手段,进一步证明ADAMTS13的作用机制是通过VWF作用于微血管内皮细胞的Gal-3以及Weibel-Palade小体中的Ang-2,进而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受体2磷酸化。
同时,研究人员使用药物“重组ADAMTS13”增加小鼠体内的ADAMTS13含量,发现这些小鼠脑内确实形成了更多和更加成熟的毛细血管,而小鼠的感觉和运动功能也得到了显着的改善。(文章详见——Blood:复旦大学赵冰樵团队发现促进脑卒中后功能恢复新型策略)
【6】JAHA:育龄女性妊娠和非妊娠期首次卒中风险有何差异?
近日,心血管疾病领域权威杂志JAHA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旨在探究育龄妇女首次卒中事件的风险,并比较了妊娠期间和产后早期的卒中风险与这些时期以外的基础卒中风险。
研究人员使用链接的初级和次级英国护理记录,在1997年4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期间年龄为15至49岁的2046048名女性中进行了一项开放的队列研究。首次卒中的风险是通过计算产前、围生期(分娩前2天到后1天)、产后早期(产后前6周)和晚期(产后第二个6周)脑卒中发病率来进行评估,并与非妊娠期进行比较。
结果共有2511名女性发生首次卒中,非妊娠期女性脑卒中的发病率为25人每100000人每年。产前卒中发生率较低,但围产期增加了9倍,产后早期升高3倍。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在围产期及产后早期均有所增加。(文章详见——JAHA:育龄女性妊娠和非妊娠期首次卒中风险有何差异?)
【7】Stroke: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后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预测因素分析!
近日,卒中领域权威杂志Stroke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该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临床中血管内治疗后发生SICH的风险和其相关危险因素。
研究人员从中国21个卒中中心招募采用支架样取栓器进行前循环阻塞动脉再通治疗的卒中患者。在632例招募的患者中,101例(16%)患者在血管内介入治疗后72小时内诊断为SICH。
在SICH的患者中90天死亡率较高相比于没有SICH的患者。在多变量分析中,基础中性粒细胞比值>0.83、预处理阿尔伯塔卒中计划早期CT评分<6、心源性栓塞型卒中、较差的侧支循环、从症状发作到腹股沟穿刺延迟>270分钟,支架样取栓>3次与血管内介入治疗后与SICH的发生相关。(文章详见——Stroke: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后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预测因素分析!)
【8】Nature Medicine: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后过度炎症的新机制!
近日,权威杂志Nature Medicine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的离体实验结果表明常见的损伤相关分子模式,如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过氧化物酶蛋白(PRXs),以及S100A8和S100A9,可以通过A类清道夫受体-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1(MSR1)和具有胶原结构的巨噬细胞受体(MARCO)来进行内化。
在缺血性小鼠脑组织中,损伤相关分子模式的内化主要是通过MSR1所介导。研究人员在实验性卒中3天后发现浸润性粒细胞的MSR1水平明显升高,并且依赖于转录因子Mafb。浸润性粒细胞Msr1和Marco联合缺乏或仅Mafb缺乏可以引起损伤相关分子模式的清除受损,导致更加严重的炎症,并加剧了缺血性脑卒中小鼠模型的神经损伤。
维甲酸受体(RAR)激动剂Am80增加了Mafb的表达,从而增加了MSR1的表达。即使在实验性卒中发病后24小时,给予Am80治疗仍然具有疗效。(文章详见——
Nature Medicine: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后过度炎症的新机制!)
【9】Neurology:细颗粒物暴露与卒中发病率有啥关系?
近日,神经病学领域权威取杂志Neurology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旨在评估长期居住暴露于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μm(PM2.5)的细颗粒物(PM)与卒中发病率和其主要亚型之间的相关性。
研究人员从于1998年-2001年招募的(基线)并随访至2010年12月31日的66820名中国香港老年人(65岁以上)队列中确定了急诊入院的首次发生脑卒中患者。
平均随访了9.4年,研究人员共确定脑卒中患者6733例,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526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1175例。在完全调整后的模型中,PM2.5浓度每增加10μg/m3的风险比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为1.21,而在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无统计学显著性为0.90。缺血性中风的估计在老年(70岁)、受教育程度较低和男性当前吸烟的参与者中更高。(文章详见——Neurology:细颗粒物暴露与卒中发病率有啥关系?)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学习了分享了
91
学习了分享了
84
学习了分享了
121
学习了分享了
94
好好文章学习了
94
#研究进展#
110
学习
57
学习
51
好文章学习了
91
学习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