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例:人肝片形吸虫病
2022-10-12 放射沙龙 临床肝胆病杂志
肝片形吸虫病是一种食源性寄生虫病。肝片形吸虫主要寄生于牛、羊等数十种食草动物胆道内中间宿主为椎实螺类。
临床资料
患者,女,41岁,因肝区胀痛2个月余人院。2个月前无诱因出现肝区胀痛,伴发热(体温最高38℃),当地医院予抗感染后疼痛症状缓解,体温下降但此后症状时有反复发作。入院1d前当地医院腹部CT平扫提示肝左叶低密度灶。转本院,入院时查体:无肝掌、蜘蛛痣,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肝区叩痛阳性,墨菲征阳性,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不肿。否认有肝病史。患者母亲及外婆均因肝癌去世。长期生活在河北,近半年在广西工作,曾食用当地凉拌水草类食品。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4.64×109/L,血红蛋白129g/L,血小板233×109/L,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1.14×109/L,嗜酸粒细胞24.6%;肝功能:ALT 13.7U/L,AST 12.9U/L,TBil 15.9 μmol/L,Alb43.8 g/L,GGT40.1U/L,ALP81.9U/L,CHE4600U/L;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链抗原-19-9、糖链抗原72-4均在正常范围,HBV、HCV、HEV现症感染指标阴性,自身抗体系列无异常。本院MRI示:肝左叶外侧段多发大小不等不规则病灶,增强扫描肝左叶外侧段多发病灶动脉期强化不显著,平衡期可见边缘强化及内部分隔样强化,动脉期肝左叶外侧段见楔形强化,较大病灶远端胆管扩张。肝左叶外侧段多发占位,并肝左叶灌注异常(图1)。
根据患者肿瘤家族史、腹部影像学检查诊断考虑胆管细胞癌可能性大,但患者伴发热、腹痛,因此不除外肝脓肿;曾在广西疫区居住,嗜酸粒细胞明显升高,肝寄生虫病不除外。经外科会诊后考虑有外科手术指征。于2013年2月28日行剖腹探查手术:肝脏左外叶可见多发占位性病变,最大约4cm×3cm×2cm,胆囊大小9cm×4cm×1.5cm,胆囊壁充血水肿,囊内未及结石及占位性病变,胆总管明显扩张约1.1cm。术中对占位病变取病理,冰冻病理结果回报嗜酸性肉芽肿可能。术中诊断:肝左叶嗜酸性肉芽肿,寄生虫感染?胆囊呈急性胆囊炎性改变,决定行肝左外叶切除+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胆道镜于胆总管开口处进入,于胆总管下端发现有1寄生虫,以取石钳取出,见虫体呈片状,肉红色,大小约2cm×1cm×0.3cm(图2),蠕动活跃。
于胆道切开处放置T管一根。后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热带病研究所鉴定,肝片形吸虫。术后每日引流胆汁400ml左右,未再引流出寄生虫。术后第2日化验血常规中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降至0.06×109/L,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0.5%。术后第6胆汁引流<10 ml,术后2周出院,出院后赴友谊医院就诊,服用吡喹酮片0.6g/次,2次/d(服2d),术后2个月复查胆道镜未见虫体及异常遂拔除引流管。
讨论
肝片形吸虫病是一种食源性寄生虫病。肝片形吸虫主要寄生于牛、羊等数十种食草动物胆道内中间宿主为椎实螺类。片形吸虫成虫寄生在终宿主肝内胆管产卵,经胆道人肠,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在适宜温度的水中孵化出毛蚴,进入中间宿主淡水螺内,发育后形成尾蚴逸出,附在水生植物或其他物体表面结囊。牛、羊或人食生吃含有囊蚴的水生植物或喝了被囊蚴污染的水源后致病。囊蚴在小肠内经消化液和胆汁的作用脱囊,逸出后尾蚴穿过肠壁进人腹腔,童虫穿过肠壁,经腹腔侵入肝实质,数周后直接侵入肝内胆管,或经淋巴、血液循环进入胆管定居,发育为成虫。成虫可在人体内存活12、13a。童虫移行和成虫寄生都可对人体产生机械损伤和化学毒害作用,引起肝胆系统的病变。
片形吸虫病潜伏期的长短与食人囊蚴的数量和宿主的免疫状况有关,平均为40d(15-90d)。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可将片形吸虫病分为急性期、潜隐期和慢性期3个阶段。急性期(又称侵袭期)为童虫在体内移行阶段,通常发生在感染后2-12周。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腹痛,常伴有腹胀、呕吐、腹泻或便秘等消化道症状,肝脾大、腹水、贫血等。急性期持续2-4个月后进人潜隐期(又称童虫胆管寄生期),此时童虫进人胆管寄生,但尚未发育成熟。慢性期(又称成虫阻塞期)为成虫长期寄生于肝内胆管,弓起胆管炎、胆囊炎和胆管上皮增生等为主要病变基础的系列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乏力、右上腹疼痛或胆绞痛、恶心、厌食脂肪食物、贫血、黄疸、肝大并有轻微触痛等。持续和严重的感染会引起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可能引起肝胆管型肝癌。
片形吸虫病临床的误诊率高,有报道被误诊为血吸虫肝病、胆总管囊肿、阿米巴肝脓肿下、胆囊炎急性发作。诊断依据:流行病学史,生食水生植物史;临床症状、体征;病原学检查发现虫或成虫为该病确诊依据。靠粪便或十一指肠引流液沉淀检查发现片形吸虫虫卵,或外科手术探查在胆管或胆汁中发现成虫或虫卵均可确诊。影像学检查呈非特异、多样性,如有报道肝片形吸虫病的CT/磁共振成像显示,肝大并伴有肝实质内散在多发结节样和囊状病灶公;也有报道显示,肝实质病灶呈多发性、簇状分布,以肝周边病灶分布较密集,病灶呈不均匀性低密度改变,部分呈液性密度,部分呈软组织样改变,增强时主体强化不明显,仅有边缘性轻、中度强化等。
本例患者以肝区胀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没有典型的片形吸虫的临床表现,患者南方居住史相对短暂,采集病史时不容易被关注。腹部两种影像学检查均提示肝内占位、胆管癌可能,有肿瘤家族史,给诊断带来困难。故临床中对肝占位、肿瘤标志物阴性的诊断,除考虑恶性、良性病变时,还应注意寄生虫感染可能。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