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子刊:中科院生化所发现TET3调节I型干扰素合成的新机制
2016-07-21 佚名 生物谷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所王红艳研究员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ports上发表了一篇题为“TET3 inhibits type I IFN production independent of DNA demethylation”的最新研究进展,该工作揭示DNA去甲基化酶TET3以一种新型的作用机制,负向调控I型干扰素合成,进而影响宿主清除病毒的能力。 I型干扰素在抗病毒应答中扮演双重角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所王红艳研究员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ports上发表了一篇题为“TET3 inhibits type I IFN production independent of DNA demethylation”的最新研究进展,该工作揭示DNA去甲基化酶TET3以一种新型的作用机制,负向调控I型干扰素合成,进而影响宿主清除病毒的能力。
I型干扰素在抗病毒应答中扮演双重角色:既发挥有益作用,又存在有害作用。在急性病毒感染过程中,I型干扰素通过直接或间接诱导干扰素激活的相关基因,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此外,I型干扰素也能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调控,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生发展也与I型干扰素密切相关。因此需要了解宿主体内I型IFN的精确调节过程才能有助于预防免疫功能紊乱。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DNA去甲基化酶TET3是poly(I:C)刺激或病毒感染应答过程中IFN-beta的一个负向调控因子。删除TET3能够增强抗病毒应答,同时IFN-beta表达增加,IFN激活的相关基因表达也增加。
通过对TET3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发现TET3的催化结构域对抑制IFN-beta合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该过程却并不依赖于TET3的酶活性。他们发现TET3通过催化结构域与去乙酰化酶HDAC1和转录调控因子SIN3A发生相互作用,增强了这两个分子与Ifnb1启动子的结合。
这项研究表明TET3能够负向调控I型IFN的合成,并且该过程并不依赖于DNA去甲基化。这不仅说明TET3在免疫细胞中可发挥信号蛋白作用进行基因调控,还将有助于开发预防I型IFN相关疾病的新策略。
原始出处
Shengjie Xue1, 4, Chang Liu1, 4, Xiujie Sun1, Weiyun Li1, Chi Zhang1, Xin Zhou1, Yao Lu1, Jun Xiao1,Chunyang Li1, Xiaoyan Xu1, Bing Sun2, Guoliang Xu3, Hongyan Wang1.TET3 Inhibits Type I IFN Production Independent of DNA Demethylation.Cell Reports.2016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CEL#
54
#TET#
41
#Cell#
67
#中科院#
51
#I型干扰素#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