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点作用机制仍未完全揭示出的三种常见药物

2016-08-27 佚名 生物谷

2016年8月27日/生物谷BIOON/--研究人员在分子水平上理解很多药物如何发挥作用已取得很大的成就,不过还是有不少药物的作用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不清楚的。尽管详细地理解它们的分子药理学机制对临床使用而言并不是必需的,但是它可能有助科学家们理解其中的基础科学知识,因而有助开发新的改善的具有更少副作用的药物。

德国哈雷-维滕贝格大学药物化学家Peter Imming告诉《科学家》杂志,“如果我们将所有我们并不知道作用机制的药物扔弃掉的话,那么留存下来的药物不会太多。”

从情绪增强剂到止痛药,下面就是我们并不知道作用机制的常用药物中的一些。

锂盐

几十年来,锂盐被用作一种情绪稳定剂来治疗躁郁症、抑郁症和自杀倾向。美国FDA1970年批准锂盐作为一种治疗药物,而且它也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的基本药物标准清单中。然而,迄今为止,它的精确作用机制仍然是未知的。

美国祖克尔-希尔赛德医院(Zucker Hillside Hospital)儿童精神科医生Scott Krakower告诉《科学家》杂志,“人们针对锂盐提出很多理论,但是真正的工作机制从没有被完全地确定。” 一些科学家们提出锂盐可能通过神经递质谷氨酸或血清素发挥它的效应。其他人指出它可能调节控制着这些分子或它们的受体产生的基因。还有一些人证实锂盐抑制一种被称作GSK3β的酶,其中这种酶发起一种破坏生物钟的级联反应。

动物研究可能也有助人们认识锂盐可能发挥的作用。最近,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研究团队在蛔虫大脑中鉴定出一种被称作BPNT-1的蛋白,当这种蛋白遭受失活时,这些蛔虫会变得更加不那么活跃。该团队报道,通过阻断这种蛋白的活性,锂盐可能抑制感化性神经元(chemosensory neuron),其中这种神经元告诉这些蛔虫逃避有害的细菌和从休眠中苏醒过来。然而,这些发现迄今为止在没有其他的动物体内得到再现。

然而,Krakower说,锂盐仍然是一种有效的药物。“我们知道得足够多,因而知道如何使用它。”

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

另一种科学家们仍然没有完全理解其作用机制的药物是对乙酰氨基酚,其中对乙酰氨基酚是泰勒诺(Tylenol)中的活性成分,而且是一种最为广泛地被用来治疗疼痛或发热的药物之一。

德国研究人员发现这种药物抑制环氧酶-2(cyclooxygenase-2, COX-2),其中COX-2是一种将花生四烯酸代谢为前列腺素H2的酶,而前列腺素H2会导致炎性化合物产生。(阿司匹林是一种知名的止痛药,而且也通过抑制COX酶来发挥作用。)

2011年,另一个团队发现针对乙酰氨基酚的止痛效应的一种可能的解释:对乙酰氨基酚的代谢物激活小鼠和人类的脊髓中的受体TRPA1。然而其他的研究针对这一发现提出质疑。

像很多药物一样,对乙酰氨基酚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发挥它的治疗效应。

Imming说,“药物发现模式已从试图为仅仅一种靶标开发药物转向针对多种靶标开发药物。几乎所有好的药物都有好几种作用机制。”

莫达非尼(Modafinil)

药物莫达非尼(商品名为Provigil)和它的对映异构体阿莫达非尼(armodafinil)都是美国FDA批准用来治疗发作性嗜睡病和其他睡眠障碍的药物。莫达非尼也有药品说明书之外的用法:用于增强认知;阿莫达非尼也被用于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莫达非尼的作用机制还未得到很好的理解,但是近期的研究提示着它可能通过抑制多巴胺再摄取来发挥作用。当针对大鼠大脑中的众多受体和转运蛋白进行筛选时,人们发现这种药物仅仅激活多巴胺转运蛋白。在利用正电子放射断层造影术(PET)在人体内进行研究时,也观察到类似的结果。

阿莫达非尼要比莫达非尼在血液中较晚地达到高峰,具有很多与莫达非尼一样的效应。如莫达非尼一样,阿莫达非尼被认为通过结合多巴胺受体和抑制多巴胺再摄取来发挥作用。

针对这三种药物,Imming强调它们的临床效应要比理解它们的真正的分子机制更加重要。他补充道,“更多的科学家了解这些机制,就更难了解这些药物在体内导致的生化连锁反应。”(生物谷 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创编译整理,欢迎转载!点击 获取授权 。更多资讯请下载生物谷APP

参考文献:

【1】Mystery Mechanisms

【2】Lithium: A review of pharmacology, clinical uses, and toxicity
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5 October 2014, doi:10.1016/j.ejphar.2014.06.042

【3】Clues to Lithium’s Mechanism

【4】Acetaminophen (paracetamol) is a selective cyclooxygenase-2 inhibitor in man.
FASEB Journal, February 2008, doi:10.1096/fj.07-8506com 

【5】Mechanism of the irreversible inhibition of human cyclooxygenase-1 by aspirin as predicted by QM/MM calculations
Journal of Molecular Graphics and Modelling, March 2013, doi:10.1016/j.jmgm.2012.12.013

【6】On the mechanism of paracetamol’s analgesic activity and a note on related NSAID pharmacology

【7】Evidence for the involvement of dopamine transporters in behavioral stimulant effects of modafinil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Therapeutics, 2009 May, doi:10.1124/jpet.108.146142

【8】In vivo activity of modafinil on dopamine transporter measured with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and [1⁸F]FE-PE2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2014 May, doi:10.1017/S1461145713001612
...(全文约5818字)
显示全文...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Science:揭秘和癌症相关的钾离子通道的结构特性

图片摘自:mashpedia.com 机体中大部分的细胞都携带有可供钾离子穿过的表面小孔结构,通过很好地控制正电荷离子的流动,这种小孔通道就会帮助细胞维持其电荷平衡。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来自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员就对癌症相关的钾离子通道进行了结构成像分析。 研究者在很多细胞类型中都发现了一种名为Eag1的钾离子通道,比如大脑的神经元细胞、产生肌肉纤维的胚胎

人类的进化或许从未停止

自然选择是难以追上的,正如达尔文所说,一粒米的平衡都将会决定谁生谁死,而粮食的平衡就是选择的成本,在人类进化历史中,自然选择的代价往往就隐藏在了每年全世界死亡和出生的数百万人中,每个人都会死亡,但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就不幸离世了,这些人或多或少是因为特定疾病、交通事故、药物过量而死亡,而这些死亡原因同基因活性相联系通常具有很大挑战,同样地,仅仅通过比较父母亲和其后代基因的差别,以及大家族和小

李劲松教授:“人造精子”的建立与应用

8月19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6生殖医学发展前沿论坛--健康发育与生殖研究”在上海好望角大饭店隆重召开。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李劲松研究员带来了题为‘“人造精子”的建立与应用’的精彩报告。李劲松研究员2007结束在洛克菲勒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回国担任生化细胞所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组长,先后获得“百人计划”,“杰出青年基因”支持,研究成果2011年和2012年两次入选“中国科学

PNAS:可用于心脏再生的创新性“工具”

图片来源:medicalxpress.com 心血管疾病是引发美国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都有四分之一的人死于心血管疾病,而且患者心脏病发作后5年的生存率不如大多数癌症,目前患者遭遇的最大问题就是其机体并不能进行有效的损伤后修复,近日来自休斯顿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在此领域获得了巨大进展。研究者开发了一种新型策略来帮助患者进行心脏肌肉的再生,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PNAS上。 人类的心脏是一

基因突变,可判断患癌时间

图片来源:Hiroshi Watanabe/Getty你会在多大年龄患上癌症?人体内不同基因的突变数或许会让这一日期提前。人们已经知道,诸如BRCA1、BRCA2等癌症基因的突变会增加患癌风险。不过,来自澳大利亚悉尼加文医学研究所的David Thomas和同事首次证实,同较低患癌风险存在关联的突变会逐渐累积成更加致命的效应。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柳叶刀·肿瘤学》杂志。该团队将健康人群的基因图谱同1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