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雪梅教授:肿瘤内部和之间的异质性演化及其医学意义
2016-04-25 佚名 不详
4月23日,肿瘤异质性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好望角大饭店进入第二天的议程,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吕雪梅博士发表了题为《肿瘤内部和之间异质性的演化及其医学意义》的演讲。吕雪梅教授创造性地运用群体遗传学模型分析了肿瘤内部和肿瘤之间的异质性,发现肿瘤内部异质性的演化实质上是细胞水平的非达尔文过程,而自然选择可能在肿瘤间的异质性中扮演重要角色。 吕雪梅教授表示,肿瘤发生时体细胞演化的过程,正如自
4月23日,肿瘤异质性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好望角大饭店进入第二天的议程,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吕雪梅博士发表了题为《肿瘤内部和之间异质性的演化及其医学意义》的演讲。吕雪梅教授创造性地运用群体遗传学模型分析了肿瘤内部和肿瘤之间的异质性,发现肿瘤内部异质性的演化实质上是细胞水平的非达尔文过程,而自然选择可能在肿瘤间的异质性中扮演重要角色。
吕雪梅教授表示,肿瘤发生时体细胞演化的过程,正如自然群体的多样性一样,肿瘤异质性的形成也是典型的群体演化问题。吕雪梅教授对肿瘤异质性的形成发展、遗传异质性的进化驱动力及其对细胞适应性和临床治疗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和详实的数据分析。
吕雪梅教授课题组对不同肿瘤以及同一肿瘤内部深度取样,并进行基因组测序和数据分析,揭示了肿瘤内部存在高度的异质性。通过群体遗传学的分析模型发现,肿瘤内部遗传异质性的演化实质是细胞水平的非达尔文过程,肿瘤细胞内的遗传变异会很快出现并快速累积,因此即使非常微小的肿瘤都可能存在非常高的遗传多样性。
然而,对肿瘤间的遗传异质性而言,由于各自微环境的差异,自然选择可能起到更重要的作用,非达尔文过程并不能准确刻画同一或不同器官的不同肿瘤之间的异质性。
归于临床,由于高度的遗传异质性,肿瘤细胞群体存在高概率的抗性突变,因此采取化疗等高杀伤性的治疗方式通常会失效,需要寻求提高治疗敏感度和抗药性的平衡。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