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ulation:NSAIDs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可持续至心梗后5年
2012-09-28 网络 网络
来自丹麦哥本哈根的一项关于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用于陈旧性心梗的最新研究表明,该药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作用能持续至心梗后的5年。这项研究由Anne-Marie Schjerning Olsen博士(丹麦哥本哈根大学Gentofte医院)牵头,在线发表于2012年9月10日的Circulation杂志。 她评论道:“我们知道心肌梗死病人容易再次出现心梗,并且,这种风险随时间推移而降低
来自丹麦哥本哈根的一项关于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用于陈旧性心梗的最新研究表明,该药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作用能持续至心梗后的5年。这项研究由Anne-Marie Schjerning Olsen博士(丹麦哥本哈根大学Gentofte医院)牵头,在线发表于2012年9月10日的Circulation杂志。
她评论道:“我们知道心肌梗死病人容易再次出现心梗,并且,这种风险随时间推移而降低。我们曾报道服用NSAID药物的心梗病人复发风险更高,但我们并不知道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服用NSAID药物似乎能患者使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在心梗后稳定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换句话说,他们复发风险的增高,在心梗后1年和5年是一样的。”
“因此,对于有心肌梗塞病史的患者,即使是在发生心肌梗塞事件的5年后,使用 NSAIDs 药物仍然是有风险的。我的意思是说,对于这些心肌梗塞患者,即使是短期使用 NSAID药物也是有风险的,不存在有安全治疗时间窗的问题。”Schjerning Olsen这样补充。
她说,很多医生和病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风险。“美国心脏病协会早在2007年就在其出版的指南中建议不要对既往有过心梗的患者使用NSAIDs药物,然而我们的研究表明,在2009年仍有44%的心梗病人在服用NSAIDs药物。显然那些建议并没有被采纳。
Schjerning Olsen注意到,在丹麦,虽然NSAIDs类药物的心血管危害已经被报道过,但是无论是心梗患者还是在整个人群中,该类药物的应用并没有减少。因此Schjerning Olsen呼吁进行更好的教育,尤其是对全科医生们,因为他们更倾向于对多数病人使用NSAIDs类处方。
她认为,患者相信NSAIDs安全的另一个原因是很多NSAIDs类药物不需要处方就能购买。
“在丹麦,只有低剂量的布洛芬可以不用凭处方购得,这是同类药中引起心血管事件风险最小的一种,尽管布洛芬的使用和胃肠道出血有关。但在许多国家,包括双氯芬酸在内,一些NSAIDs类药物是非处方药。在我们的研究发现双氯芬酸最容易造成心血管事件——其风险甚至高于使用罗非可昔布(Vioxx,默克),而该药已撤出市场。基于这一原因,双氯芬酸显然不应被列入非处方药。”
在本研究中,Schjerning Olsen和她的同事们利用丹麦国家医药登记系统寻找出99187名患者,他们在1997年至2009年初发心梗,研究者们在接下来的数年中追踪这些患者NSAIDs类药物的使用情况。
研究者发现,43608位病人在心梗后有过至少一次的NSAIDs处方,这些病人持续处于死亡、冠脉性死亡或非致死性心梗复发的风险之中,这样的风险在心梗发生后至少存在5年。在对其它因素进行校正之后结果仍是如此。
服用NSAIDs药物和不服用NSAIDs药物的病人之间死亡以及冠脉性死亡/心梗的危险度的比较(HR:95%CI)
在各种NSAIDs药物中,双氯芬酸可能导致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最高,其5年随访中的风险比为2,07-2,73。选择性环氧化物酶-2抑制剂罗非可昔布和塞来昔布紧随其后,风险比分别为1.73-2.17和1.55-1.87。
和以往研究一致的是,本研究同样发现萘普生导致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最低(HR:1.02-1.85)。作者写道:“研究结果提示在必须使用NSAIDs类药物进行治疗的情况下推荐使用萘普生。但是作者同时提出与布洛芬相似,萘普生也会增加胃肠道出血的风险,而后者又与心梗患者预后不良相关。因此,他们倡议,对心梗病人使用NSAIDs药物,应采取十分保守的方式。
链接: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AID#
69
#心梗后#
77
#SAID#
66
#NSAIDs#
0
#AIDS#
67
#NSAID#
52
#疾病风险#
54
#血管疾病#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