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医生接诊量,该不该限定?

2014-11-20 李舒瑜 深圳特区报

导语:北大深圳医院原计划日门诊接待量为4000人次,可是现在每天实际接诊量却为计划的两三倍之多,很多医生回家累得都不想说话了,为了尽可能将排队的病人看完,医生们常常午饭晚饭都顾不上吃。限定医生接诊量,不仅是对医者的尊重,更是对生命的尊重,因此,我们强烈建议限定医生接诊量!到大医院看病,排上半天队,问诊过程却只有匆匆几分钟,这是市民常遇到的情况,广为社会诟病。依据门诊医师的类别和特点安排每天的接诊量

导语:北大深圳医院原计划日门诊接待量为4000人次,可是现在每天实际接诊量却为计划的两三倍之多,很多医生回家累得都不想说话了,为了尽可能将排队的病人看完,医生们常常午饭晚饭都顾不上吃。限定医生接诊量,不仅是对医者的尊重,更是对生命的尊重,因此,我们强烈建议限定医生接诊量!

到大医院看病,排上半天队,问诊过程却只有匆匆几分钟,这是市民常遇到的情况,广为社会诟病。依据门诊医师的类别和特点安排每天的接诊量,以保障患者的就诊时间,这是《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征求意见稿)》的创新点之一。

昨天下午,在市人大常委会就该条例征求意见座谈会中,这成为争议最大的条款之一。有市民代表担心,此后挂号会更难。

医生一天看百名病人压力大

看病难,有患者形象地总结为“三长一短”:挂号排队时间长,看病等候时间长,取药排队时间长,而医生问诊的时间超短。

“医院每天人满为患,怎能不‘三长一短’?” 北大深圳医院医务科科长曾晖说,医院当初的设计日门诊接待量为4000人次,可是现在每天实际接诊量却为设计的两三倍之多。一个医生一天看100多名病人是常有的事,“很多医生回家累得都不想说话了。”

市中医院副院长李惠林也有同样的烦恼:“为了尽可能将排队的病人看完,我们的医生常常午饭晚饭都顾不上吃,限定医生接诊量,不仅有利于保障病人的就医时间,也有利于保障医生的休息时间,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

担心今后看病更难了

记者随机采访10位市民,就有8位对此表示反对。

市民陈玉婷说:“每次看病的时候,看到医生那么快地看完一个病人,感觉就像是打发病人。医生限量接诊的话,的确看病时间得到保证。可是,现在各大医院人满为患,能看上病太不容易了。今后如果生病了到医院还因为医生接诊量满挂不上号,白跑一趟,岂不是更郁闷?”

市医师协会的代表符中建也认为,限定医生的接诊量很难操作。“有的医生很厉害,一天的确可以看100位病人,有一些却最多只能看50个,这个接诊量如何限定?多了医生承受不了,少了浪费医疗资源。”

有市民认为,应该对专家限量接诊,否则医疗质量得不到保证,还浪费钱。但是,对于普遍的“挂号”,就不应该限,否则市民看病的基本需求得不到保证。

增加优质医疗资源是关键

“现在深圳是大医院不堪重负,而一些小医院和社康中心却门可罗雀,要限定医生接诊量,首先就得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减轻大医院的负担。” 曾晖说。

事实上,分级诊疗制度在我市推行多年,却难落实,这是为什么?市民李小姐说,社康中心的医疗水平有待提高。此前自己曾带孩子到社康看病,几次都没看好。到儿童医院一次就“搞定”了。

很多市民表示,除非各级医院都培养出较高水平的医生,使他们医院有能力承担“分级诊疗”的重任,否则,分级诊疗基本上是一句空话。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2718, encodeId=a30912e1850, content=医生也是人,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3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wx.qlogo.cn/mmopen/NUyjXTCJjo7ceOChkqicg6SzjqymjoEtLx55A9HNpmV1quNDdicpmTPZp1WXCq35u64iaCjRhibmrEPN5JHdvOZt9Ajj4MxzLbJ9/0, createdBy=ddf3111026, createdName=jawel, createdTime=Thu Nov 27 19:04:00 CST 2014, time=2014-11-27,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4-11-27 jawel

    医生也是人

    0

相关资讯

请给医生多一些包容,写在史明医生离开我们之后

“苏大附二院医生猝死”的消息,这几天在苏城弥漫开来。苏小小一直想为此写点什么,却一直犹豫到今天深夜。敲击键盘的第一下,各种思绪和情绪涌了上来。我想到了一直紧张的医患关系,想到了中国的医疗体系,想到了曾经种种的矛盾事件。但是这个人,这名尽职尽责的医生,让我此刻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他叫史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38岁,这个年纪正是一名医生的黄金年龄,有

美国传奇医生本·卡森宣布参加2016年总统大选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在美国,它能确保每一个有决心的、认真工作的、乐观的人都能像我一样获得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机会。”这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一次公共演讲上的讲话,这句话可以说是“美国梦”的具体诠释。这句话还可以这么理解,也就是,任何人当美国总统都不奇怪。现在,眼睛盯着2016年美国总统宝座的就有一位从没有参政过的人,他就是美国传奇医生本·卡森。11月6号,美国ABC新闻这样说到,传奇神经外科

大白褂的诱惑

医疗剧作为行业剧的典型之一,一直为观众津津乐道,其中不乏性格突出,酷帅狂霸的型男大夫形象

精神科该如何贯彻“独行快,众行远”?

习大大说:独行快,众行远,如果放在当前的精神科,该如何理解?      从字面意思上看,和“欲速则独行,欲远则同路”无异,是说一个人走的会很快因为没有什么负担和牵绊,但是大家一起走却能走的很远,因为能互相帮助。解释中的转折词“但是”似乎提示提倡我们应该一块走,走的远才是最终目的。但我个人认为,按照目前精神科的发展境况,既需要行的快的精英,也需要走的

医生的一生

这些证书记录了一位旧时中国医生的人生历程。平凡,且奋斗的一生。 小学毕业,这是必须的 读了几年商业学校,权当是初中吧 发愤图强,假期开始补习 完成高中教育,人生的重要抉择时刻到来了! 那时候,补习班什么的也很热门 完成了医科教育,私立东南医学院,比不上震旦、圣约翰,但也还不错。 回江苏老家开业了 医师证书这东西,从民国开始就有,换个朝代,或者朝廷

医生:千万别输在说话上

90%以上的医患纠纷是由于沟通不当造成的,让医护人员“会说话”,不说或者少说那些不该说的话,可有效地化解许多医患纠纷。这是中国医师协会2008年的一项统计结果。尽管去年7月1日起,我国《侵权责任法》明确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但是,“要说”与“会说”却是两码事,前者是硬邦邦的法律规定,后者是和风化雨的人文关怀。《柳叶刀》最近的一篇社论发出警告,“中国的医生正陷入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