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氯喹具有治疗帕金森病作用
2015-07-20 孙学军博客 科学网博客园
新加坡与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两种使用数十年的抗疟疾药物,有望成为帕金森症患者可使用的新疗法。医疗界目前没有任何可以有效延缓病状,或完全根治帕金森症的方法。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学科研人员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麦克莱恩医院科研人员进行的动物实验发现,两个已经具有好几十年应用历史的抗疟疾药物氯喹(chloroquine)和阿莫地喹(amodiaquine),可以刺激大脑神经细胞,保护黑质神经元产生多巴胺
新加坡与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两种使用数十年的抗疟疾药物,有望成为帕金森症患者可使用的新疗法。医疗界目前没有任何可以有效延缓病状,或完全根治帕金森症的方法。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学科研人员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麦克莱恩医院科研人员进行的动物实验发现,两个已经具有好几十年应用历史的抗疟疾药物氯喹(chloroquine)和阿莫地喹(amodiaquine),可以刺激大脑神经细胞,保护黑质神经元产生多巴胺(dopaminergicneurons)的能力。
帕金森病是因为人脑的多巴胺神经元逐渐死亡而致,这些神经元主要负责运动的协调,随着病情加重患者大脑功能会逐渐退化,反应也会变得迟钝,动作缓慢,肢体会抖动。
目前,全球有约1000万人患有帕金森症。随着人口老化,发病率预计将会增加。这份研究报告刚在2015年6月29日刊登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尹镐涉副教授(南洋理工大学)
该研究基本思路是根据脑干黑质细胞存在孤儿核受体Nurr1,这种受体和肿瘤和炎症发病存在密切联系,而炎症在帕金森病理生理学过程十分重要,因此假设这种受体的激动剂能产生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按照这个思路,研究发现两种抗疟疾药物氯喹(chloroquine)和阿莫地喹(amodiaquine)能通过配体结合区刺激Nurr1发挥转录活性,重要的是能在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产生基因调节作用,发挥对抗帕金森病的效应。
氯喹曾经是历史上唯一的抗疟疾药物,1944年开始正式应用于临床,最初用来治疗疟疾,以后用途逐渐扩大。1951年,用于治疗氯喹类风湿关节炎。氯喹等4-氨基喹啉类抗疟药(如哌喹,氨酚喹等)主要对疟原虫的红内期起作用,可能系干扰了疟原虫裂殖体DNA的复制与转录过程或阻碍了其内吞作用,从而使虫体由于缺乏氨基酸而死亡。
原始出处
Chun-Hyung Kim, Baek-Soo Han, Jisook Moon, Deog-Joong Kim, Joon Shin, Sreekanth Rajan, Quoc Toan Nguyen, Mijin Sohn, Won-Gon Kim, Minjoon Han, Inhye Jeong, Kyoung-Shim Kim, Eun-Hye Lee, Yupeng Tu, Jacqueline L. Naffin-Olivos, Chang-Hwan Park, Dagmar Ringe, Ho Sup Yoon, Gregory A. Petsko, and Kwang-Soo Kim.Nuclear receptor Nurr1 agonists enhance its dual functions and improve behavioral deficits in an animal model of Parkinson’s disease .PNAS 2015 112 (28) 8756-8761; published ahead of print June 29, 2015,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PNAS#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