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国际心力衰竭大会暨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年会在京盛大召开
2016-03-12 2016中国国际心力衰竭大会 2016中国国际心力衰竭大会
(2016年3月12日 北京)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主办,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协办的“2016 中国国际心力衰竭大会暨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年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近三十年,人们对心力衰竭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研究表明,心力衰竭在发达国家仍然是发病率快速增长的唯一的心血管病
(2016年3月12日 北京)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主办,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协办的“2016 中国国际心力衰竭大会暨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年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近三十年,人们对心力衰竭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研究表明,心力衰竭在发达国家仍然是发病率快速增长的唯一的心血管病。心力衰竭表现出发病率和患病率高,致死率和致残率高,医疗花费高的特点,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健教授谈到,“我国的心力衰竭防治面临着很多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治水平,为患者解除病痛,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在各方专家的支持下和中国医师协会的指导下,设立了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这个机构,以整合全国力量,共同抗击心力衰竭。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共同搭建一个有活力、重学术的国际交流的平台,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成临床实践的依据和方法,将最完善的经验分享给大家。旨在通过国际国内的专家充分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中国心衰事业的进步。借本次大会的契机,我们宣布成立’心力衰竭国际学院’,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临床医生教育项目,进一步建立健全心衰系统化培训体系和机制,保持国内外最新学术信息的同步性,进一步提高我国临床医生心衰规范化防治水平,从而改善我国心衰整体防治局面。总之,相信大家在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的大家庭中,通过这个心衰大会的平台,能够舒心交流、齐心协力,我们将为中国心力衰竭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为中国的心力衰竭患者解决疾苦。”
名誉主任委员黄峻教授谈到,心力衰竭的临床和基础工作虽然有了很大进步,然而,研究表明心力衰竭仍然是目前心血管疾病导致死亡的最重要的原因。心力衰竭是一种进行性发展和逐渐恶化的疾病。我国心衰患者的最重要基础病是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和心肌病。随着我过老龄化进程的加速,高血压、冠心病治疗水平的提高,患者寿命的延长,心衰的发病在我国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心力衰竭引起的疾病负担也将越来越重,虽然住院心衰患者的院内病死率显著下降,但心衰作为一种反复循环入院的疾病,出院后的长期预后仍很差。因此加强心力衰竭的教育和培训工作是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的重要职责和义务。
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宇辉教授表示:“据统计,全球每1000人中就有9名心衰患者,约60%的患者在确诊5年内死亡。长期以来,心衰的诊断主要依赖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患者自行前往医院寻求诊断和治疗,致使大部分患者都未得到及时的诊断,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临床亟需更好的医疗手段帮助医生在心衰早期、甚至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时,实现心衰患者尽早诊断,及时做出临床治疗决策,提高患者生存率。”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潘柏申教授指出:心力衰竭防治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心衰防控的关口前移,重视心血管危险因素和上游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早期识别、客观评价和恰当判定预后是其中非常关键的环节,例如:利用心衰标志物NT-proBNP指导这些工作,已经获得的证据表明,对于心衰的早期诊断、疗效监测和预后评估有很好的作用。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中国医师协会#
60
#学术年会#
79
#中国医师#
79
是否临床诊断心衰有了新的标准呢?
146
认真学习一下
153
good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