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单孔道经囊多处引流治疗多亚腔胰腺包裹性坏死

2014-06-03 佚名 医学论坛网

一项日本研究表明,单孔道经囊多处引流(SGTMD)技术可用于治疗难治性多亚腔胰腺包裹性坏死(WON)。研究纳入2006年3月至2013年2月间就诊于东京医科大学医院的14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和54例胰腺WON患者。引流指征为感染性及伴有积液增加和(或)症状加重的无菌性胰腺假性囊肿和WON。所有患者最初均接受单孔道技术(SGT)引流并放置1根或多根塑料支架或自膨式金属支架(SEM)。对初始引流无效者,

一项日本研究表明,单孔道经囊多处引流(SGTMD)技术可用于治疗难治性多亚腔胰腺包裹性坏死(WON)。研究纳入2006年3月至2013年2月间就诊于东京医科大学医院的14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和54例胰腺WON患者。引流指征为感染性及伴有积液增加和(或)症状加重的无菌性胰腺假性囊肿和WON。所有患者最初均接受单孔道技术(SGT)引流并放置1根或多根塑料支架或自膨式金属支架(SEM)。对初始引流无效者,据囊腔形态和位置进行直接内镜下坏死组织清除术(DEN)后或无DEN直接多孔道技术(MTGT)或SGTMD治疗。治疗评估指标包括操作成功、临床成功(症状或炎症消退,无论积液多少)及不良反应。

结果显示,共有5例胰腺WON患者接受SGTMD治疗,其中2例为初始SGT引流无效后直接进行SGTMD治疗,另3例为DEN治疗后仍存在炎症者。所有患者的胰腺WON均存在主腔和2个以上亚腔,并放置1或多根鼻囊肿引流管,2例患者同时放置1或多个内引流塑料支架。SGTMD操作成功率达100%,患者症状和炎症消失,未出现不良反应。3例患者由于治疗后仍残留相对较大的亚腔,故放置塑料支架以避免炎症复发。平均随访601天,未出现炎症复发。

胰腺WON是一种成熟的、包含胰腺和(或)胰周坏死组织、具有明显炎性包膜界限的囊实性结构,多发生于急性胰腺炎起病4周后,可分为无菌性WON和感染性WON。

一般来说,无菌性WON可经保守治疗治愈,感染性WON则须采取干预治疗。既往多采用传统的开腹坏死组织清除术,但其创伤性大,并发症多,死亡率较高。近年来,随着内镜等微创技术的发展,多种非外科治疗手段相继出现。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CD) 采用CT或超声引导下PCD治疗感染性胰腺WON,可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延缓手术甚至避免不适当的过早手术。对于部分感染性胰腺WON患者,单纯PCD即可达到治愈。对于PCD后仍须进行坏死组织清除术的继发感染者,延迟手术也可改善其预后。但PCD通常须反复多次穿刺,胰瘘等并发症的风险增加。内镜下坏死组织清除术 通过在邻近胰腺的胃肠道壁造口,内镜直接进入腹腔内将坏死灶清除,是一种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清除坏死灶后,常须放置2~3个双猪尾支架或覆膜支架引流,并留置鼻囊肿引流管进行灌洗。该方法治疗感染性胰腺WON的成功率为73%~81%。

超声内镜(EUS)引导下穿刺透壁支架引流术 该方法正逐步取代单纯内镜下穿刺引流术,其一般选择在胃或十二指肠后壁置入1根或多根引流管至坏死腔中,利用EUS确定穿刺深度,寻找最佳穿刺点,准确避开大血管,减少出血几率。由于胰腺WON通常存在坏死碎屑,易在液体积聚处出现多个分隔,单纯穿刺透壁支架引流的作用较局限,联合内镜下坏死组织清除术,对坏死腔的引流更为充分,对坏死灶的清除也更为彻底。

该研究中,日本学者尝试了一种新的技术――SGTMD,实现了仅内镜下干预治疗难治性多亚腔胰腺WON。该研究显示,对于难治性多亚腔胰腺WON,SGTMD是一种有效且较为安全的治疗方法。

然而,该研究是一项回顾性研究,试验设计为非随机对照、单中心,且纳入的样本量有限,其结论需要更多大规模的人群队列随机对照试验的进一步证实。

胰腺WON的治疗方案多样,其中EUS引导下穿刺透壁置管引流术(包括MTGT和SGTMD)、内镜下坏死组织清除术等内镜介入技术开启了微创治疗的新起点,但内镜技术较为复杂,一方面对病例的选择性高,另一方对临床医师的操作要求高,在国内普及程度远不及日本、欧美等国家。今后,应进一步细化内镜治疗的适应证,加强内镜医师的规范化技术操作培训,优化治疗方案,进一步提高治疗疗效和安全性,逐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内镜治疗。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362779, encodeId=fa551362e79a4,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b723414321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坏死#</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1432, encryptionId=b723414321c, topicName=坏死)],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c0e3195, createdName=millore, createdTime=Thu Jun 05 05:41:00 CST 2014, time=2014-06-05,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4-06-05 millore

相关资讯

Nat Med:胰腺腺鳞癌普遍存在UPF1基因突变

同济大学医学院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陆琰君教授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胰腺腺鳞癌中普遍存在着的UPF1基因突变,由此为全面揭开胰腺腺鳞癌形成、发展之谜,为这一肿瘤的科学诊断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这也成为RNA质量监控与人类疾病直接关联的首个证据。 据知,美国时间5月25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医学》在线发表了以同济大学医学院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陆琰君教授为

FDA批准酶替代药品Ultresa和Viokace

    2012年3月2日FDA批准了两种用于治疗胰腺功能缺陷的酶替代新药品。         两种新药品(Ultresa和Viokace)均属于胰酶脂肪酶类别,旨在帮助患者(导致胰功能不全的疾病)消化食物。         两种药品具体适应症有所不同。    

JAMA Surgery:病灶大小或为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瘤淋巴结累及的预测因子

研究要点: 放射学淋巴结状况及肿瘤分级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相关因素。在没有累积淋巴结情况的放射学影像证据时,NF-PanNET-G1患者的pN+风险非常低。术前肿瘤分级评估不达标时,病灶体积大小成为pN+的有力预测因子之一。 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NF-PanNETs)诊断时往往表现为无淋巴结(LN)转移的无痛性肿块。因此对于低LN转移风险的患者人群,淋巴结切除术及手术范围应予限制并根据极

J Gastroenterol Hepatol:包囊性胰腺坏死经多孔道引流可改善预后

2013年11月刊发在J Gastroenterol Hepatol杂志上的一项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经内镜引流的包囊性胰腺坏死(WOPN),采用多孔道引流坏死组织可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并且术后留置支架引流可降低胰液积液(PFC)复发。WOPN是一种包含胰腺和胰周坏死组织、具有界限分明炎性包膜结构的疾病,大多数WOPN为无菌性病变因此多采取保守治疗,无需介入治疗。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包括经抗生素治疗感染仍

Lancet Oncology:儿童胰腺接受高剂量辐射或导致糖尿病风险增加

    欧洲的研究人员发现,儿童胰腺接受辐射可导致在几十年后发展为糖尿病的风险增加,特别是当暴露于高剂量辐射时。     根据法国古斯塔夫研究所 Florent de Vathaire博士和他的同事的研究,当胰腺的辐射剂量为1戈瑞时,估计以后发展为糖尿病的相对风险为1.61(95%可信区间1.21至2.68)。而根据研究人员报告在Lan

Diabetes :研究在骨髓中再造胰腺功能

一个意大利研究团队日前宣布,他们尝试在骨髓中部分再造胰腺功能获得成功,这将有助于糖尿病患者在胰腺切除手术后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风险。最新出版的学术期刊《糖尿病》刊登了这一发现。 米兰圣拉斐尔医院的这个研究团队修改了针对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移植程序。他们从捐赠者的胰腺中提取内分泌细胞,植入患者的盆骨骨髓中,“再造”部分胰腺功能。目前,研究团队已经在4位胰腺全部切除的糖尿病患者身上进行了临床试验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