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AM J GERIAT PSYCHIAT:抑郁与痴呆相关再添新证

2012-12-03 AM J GERIAT PSYCHIAT AM J GERIAT PSYCHIAT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严重的抑郁症状可预测老年患者人群将来发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甚至是痴呆。这项研究发表在最近的《美国老年精神病学》杂志上。          这项纳入300多名年龄85岁及以上的女性的前瞻性研究表明,基线时抑郁评分较高的患者与抑郁评分较低患者相比,在5年之内发生MC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严重的抑郁症状可预测老年患者人群将来发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甚至是痴呆。这项研究发表在最近的《美国老年精神病学》杂志上
 
       这项纳入300多名年龄85岁及以上的女性的前瞻性研究表明,基线时抑郁评分较高的患者与抑郁评分较低患者相比,在5年之内发生MCI或痴呆的风险增加3倍以上。此外,研究人员发现,只有19%老年抑郁量表(GDS)评分6分或更高的受试者在5年后认知功能正常。

       该研究主要研究者马里兰州约翰霍普金斯大学Bloomberg公共卫生学院心理卫生
系副教授Adam P. Spira博士说,“总的来说,我们的研究结果与较为年轻的研究对象的观察结果是一致的,这一结果扩展了我们关于抑郁对更年长的老年人潜在不良影响的认识。此外,我们发现这种影响是很显著的。”

       他指出,虽然观察到的结果并不能证实抑郁和认知能力下降之间存在因果联系
,但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将来我们发现两者确实存在因果关系,就可能找到预防认知能力下降的一种手段,还有一种可能是存在第三个变量导致抑郁症状加重和认知能力下降。不过,即使抑郁不是导致认知功能下降的驱动因素,也可以作为一个警示和提醒,提示其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增加。”

研究设计

       根据过去的人群研究,3%至26%的老年人有显著抑郁症状,而2%至4%年龄超
过64岁的老年人以及11%的70岁以上老年人患有严重抑郁。此外,14%的70岁以上老人和37%年龄超过90岁的老人患有痴呆。研究人员在研究中写道,“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抑郁是认知功能障碍的一个危险因素,但目前还不清楚在高龄老年人群中是否也是如此。”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将年龄超过84岁的老年人归为高龄老年人,这是美国
人口增长最快的一个年龄段。研究人员评估了302名参加WISE研究(高龄女性认知功能障碍研究)85岁及以上的老年女性(平均年龄86.9岁)。WISE研究是骨质疏松性骨折(SOF)前瞻性研究的一个分支。

       该研究研究在基线和5年后对受试女性进行15项GDS评分。评分大于等于6分则提
示抑郁症状严重。受试者在5年随访时还接受认知评估和神经心理测验。基线时没有受试者居住在养老院或服用任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

研究结果

       结果表明,基线时抑郁症状加重的受试者中有70%在5年随访时发生MCI,而GDS
评分较低的女性中这一比例为37.4%(P = 0.005)。在校正混淆因素如年龄、教育程度、使用酒精或苯二氮卓类药物后,抑郁症状严重与MCI发生可能性增加相关(MOR3.71;95%CI1.30 - 10.59,P = 0.014)。

       此外,64.7%抑郁评分较高的女性发展成为痴呆,评分较低者发生痴呆的比例
为37.1%(MOR3.15,95%CI1.03 - 9.65,P = 0.044)。基线时抑郁症状评分较高的受试者中只有19.4%的患者在随访时认知状态正常,而基线时抑郁评分较低患者有45.8%随访时认知功能正常(MOR0.28,95%CI0.11 - 0.73,P = 0.009)。抑郁症状重的女性的总体认知和工作记忆测试结果也显著较差。

       因此,作者在文章中写到,“严重的抑郁症状是85岁以及85岁以上女性认知障
碍和认知能力降低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目前尚需进一步研究,以明确抑郁在高龄患者MCI和痴呆发生发展中的确切作用,确定治疗抑郁是否可以防止这些人群认知能力降低并增加生活独立性。”

研究意义

       在同期的评论中
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和行为科学系Ruth O'Hara博士写到,该研究“强调了老年患者人群认知功能和精神症状之间的复杂关系。他们的研究结果实际上是建立在越来越多的经验数据之上,经验数据表明,精神症状可作为整个老年群体认知能力降低、MCI或痴呆病理生理机制的早期标志物。” 

       O'Hara博士认为该项研究很出色,同时指出,调查结果对公共卫生具有重要意
义。她说,“由于DSM-Ⅴ都趋向于使用更加量化的方法来评估精神障碍,因此了解认知功能的全方位特征越来越重要。需要完善对晚年精神疾病表型特征的了解,以帮助预测晚年精神疾病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或认知能力下降患者精神症状的发作,帮助预测治疗反应。而这所有的一切可以为神经环路和老年精神病学诊断打开一扇窗。”



Objectives
Increasing evidence suggests that depression is a risk factor for cognitive impairment, but it is unclear if this is true among the oldest old. We determined whether elevated depressive symptoms predicted 5-year incident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 or dementia, and neuropsychological test performance among oldest-old women.
Design
Prospective.
Setting
Three study sites.
Participants
302 women ≥85 years (mean, 87 ± 2).
Measurements
Depressive symptoms were measured with the 15-item 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 (GDS); scores of 6 or more indicated elevated symptoms. Five years later, participants completed neuropsychological testing and clinical cognitive status was adjudicated.
Results
In analyses of MCI versus normal cognition, 70% of women with GDS score 6 or more at baseline developed MCI versus 37% with GDS score less than 6. After adjustment for age, education, alcohol, and benzodiazepine use, and study site, GDS score 6 or more remained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much greater likelihood of developing MCI (multivariable odds ratio [MOR] = 3.71,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1.30–10.59). In analyses of dementia versus normal cognition, 65% of women with GDS score 6 or more developed dementia compared with 37% of those with GDS score less than 6 (MOR = 3.15, 95% CI: 1.03–9.65). Only 19% of women with GDS score 6 or more had normal cognitive status 5 years later, compared with 46% of those with GDS score less than 6 (MOR = 0.28, 95% CI: 0.11–0.73). Women with elevated depressive symptoms had worse scores on tests of global cognition and working memory.
Conclusion
Elevated depressive symptoms are an important risk factor for cognitive disorders and lower cognitive performance among women living to their ninth and tenth decades.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021458, encodeId=cfbf202145813,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1e8e9669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GER#</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7966, encryptionId=31e8e9669d, topicName=GER)],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48732500158, createdName=12498c32m68暂无昵称, createdTime=Sat Jul 13 00:00:00 CST 2013, time=2013-07-13,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六成心脏病人抑郁增加死亡风险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出现过一次心脏病发作的人群中,约1/8表现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症状。与没有心理障碍的心脏病人相比,他们在1-3年内再次遭遇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大大增加。这提示我们,突发心脏病患者的心理危机干预亟待关注。   我国心脏病人罹患心理障碍者并不少见。根据我院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心脏病发作后,至少1/10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与适应障碍等症状

Am J Cardiol:肥胖为高敏C反应蛋白升高重要预测因素

  美国学者的一项研究表明,肥胖为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升高的最重要预测因素。论文于2012年11月5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杂志》(Am J Cardiol)。   此项研究从前瞻性人群中纳入289例患者。对多种潜在预测因素与hs-CRP的相关性进行评估。对潜在混淆因素进行校正之后,利用双变量和多变量线性回归模型对肥胖、体育活动、抑郁及其他数种潜在因素进行分析。

抑郁是偏头痛进展的危险因素

  欧洲头痛与偏头痛信托基金国际大会上公布的有关美国偏头痛患病率与预防(AMPP)研究的分析显示,发作性偏头痛患者的抑郁症状是偏头痛从发作性进展至慢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AMPP研究是一项目前仍在进行中的纵向人群研究,纳入24,000例重度头痛成人患者,2004~2009年间每年对患者进行1次调查。此项分析纳入的是2005年和2006年调查发现符合发作性偏头痛标准的13,500例患者。发作性偏

睡眠质量差与顽固性高血压有关

一项新研究显示,睡眠质量差与女性顽固性高血压倍增有关,而其机制可能是由于抑郁介导的。上周在美国心脏协会高血压研究2012科学会议上,来自意大利Pisa大学的Rosa MariaBruno博士展示了这项研究。“虽然我们还需要更多的资料才能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但是我要说,治疗失眠可能会改善顽固性高血压。”Bruno对heartwire如是说。“有很多证据表明,睡眠障碍与心血管事件有关,但大多数是与睡眠障

PLoS One:卒中后抑郁患者卒中复发风险增加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等报告,在我国住院卒中患者中,近三成在卒中发作2 周内诊断为卒中后抑郁(PSD);PSD 患者卒中复发风险为无PSD 患者的1.49 倍。   在我国,卒中已超过冠心病,成为成年人首位死因。尽管诊治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改善了卒中的预防和治疗,但卒中复发仍是需要关注的问题。有研究显示,我国卒中患者中卒中复发率高达16%。

Nat Med:揭示压力和抑郁导致大脑萎缩机制

严重抑郁症或慢性压力能够导致脑容量减少,从而导致情感障碍和认知障碍。如今,耶鲁大学科学家们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这为何会发生的一个原因:单个基因开关触发人大脑连接减少和模式动物产生抑郁。2012年8月12日,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 Medicine期刊上。 这些发现表明这种被称作转录因子的基因开关抑制几个在脑细胞之间突触连接的形成中发挥至关重要作用的基因的表达,从而能够导致前额皮质中脑容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