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中荣:谈国内急性卒中血管内治疗MedSci专访天坛会2013:
2013-06-28 MedSci MedSci原创
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2013于2013年6月28日-6月30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卫生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卫生部脑卒中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世界卒中组织、美中神经科学与卒中促进学会、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北京脑血管病防治协会主办,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等多家单位共同协办,本次大会上,MedSci有幸
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2013于2013年6月28日-6月30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卫生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卫生部脑卒中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世界卒中组织、美中神经科学与卒中促进学会、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北京脑血管病防治协会主办,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等多家单位共同协办,本次大会上,MedSci有幸采访到本次大会执行主席缪中荣教授。
MedSci通讯员:缪教授您好,感谢您接受MedSci的采访。作为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控制委员会介入治疗组组长,您上午有做一个“急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动脉溶栓or机械取拴?”的演讲,可以介绍一下国内在急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方面的发展现状。
缪中荣教授:关于急性卒中的血管内治疗,机械性取栓是近几年发展的热点,它能否取代传统的静脉溶栓和动脉内溶栓治疗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目前已经有几种新的取栓装置正在应用与临床实验中,也有一些成功的病例报道,但是从目前的临床结果看,单纯的机械性取栓还代替不了静脉溶栓和多钟方法联合溶栓,临床上要结合每一例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目前我们国家在脑血管病介入领域的发展进步较大,但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MedSci通讯员:我们国家现在临床医生开展临床研究的热情较高,国内近几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您对如何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有怎样的看法?
缪中荣教授:我们可以多和国外的专家合作,学习一些国外先进的研究方法和理念,这对我们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是有帮助的。
关于缪中荣教授:
缪中荣,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急诊介入科主任 。
【学术兼职】国际介入神经放射联合会高级会员,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脑血管病杂志》执行主编。
【主要研究方向、研究内容、主要成果】研究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不同血管内治疗技术干预的最佳时机、适应症、安全性及疗效 ;溶栓药物速率和安全性以及与血管再通关系;研究非药物性脑保护措施(区域性血管内低温)延长血管内治疗技术时间窗的作用;通过研究确立适合国情的优化的血管内治疗技术操作规范。出版相关专著4部,发表文章169篇,其中SCI文章28篇,影响因子59.322 。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专访#
56
#急性卒中#
0
#Med#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