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 双上肢收缩压差≥15mmHg示血管病和死亡
2012-02-04 MedSci MedSci原创
英国一项研究表明,双上肢收缩压差≥10 mmHg或≥15 mmHg有助于判断患者是否须进一步进行血管评估,其中,≥15 mmHg可能成为评估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的有效指标。研究1月30日在线发表于《柳叶刀》(Lancet)杂志。 通过检索Medline等5个数据库,研究者得到2011年7月前发表的28项关于双臂收缩压差的研究(包括锁骨下动脉狭窄、外周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或生存率
英国一项研究表明,双上肢收缩压差≥10 mmHg或≥15 mmHg有助于判断患者是否须进一步进行血管评估,其中,≥15 mmHg可能成为评估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的有效指标。研究1月30日在线发表于《柳叶刀》(Lancet)杂志。
通过检索Medline等5个数据库,研究者得到2011年7月前发表的28项关于双臂收缩压差的研究(包括锁骨下动脉狭窄、外周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或生存率的数据),并利用随机效应荟萃分析评估双上肢收缩压差与各种疾病间的相关性。
结果为,在5项利用血管造影术的有创研究中,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阻塞程度>50%)双上肢收缩压的平均差为36.9 mmHg,且双上肢收缩压差(≥10mmHg)与锁骨下动脉狭窄呈强相关[相对危险度(RR)=8.8]。无创研究表明,双上肢收缩压差≥15 mmHg与周围血管病(9项队列研究,RR=2.5;敏感性为15%,特异性为96%)、脑血管病(5项队列研究,RR=1.6;敏感性为8%,特异性为93%)、心血管病死亡率[4项队列研究,风险比(HR)=1.7]以及全因死亡率(HR=1.6)均相关。双上肢收缩压差≥10 mmHg则与周围血管病(5项研究,RR=2.4;敏感性为32%,特异性为91%)相关。
评论:英国剑桥大学 麦克马纳斯(McManus) 曼特(Mant)
英国及国际高血压指南推荐测量双侧上肢血压,以减少测量误差。欧洲高血压学会和欧洲心脏病学会也提出双上肢血压差可作为周围血管疾病的标志。然而,如何检测该血压差、使用何种测量方法以及检测到血压差后该如何处理仍不清楚。
与使用两个血压计或专门仪器同时测量相比,连续测量双上肢血压发生血压差的概率较前两者高2倍多。有数据提示,后者显著的差异主要由白大衣效应导致。在本荟萃分析中,并非所有研究都使用同时测量血压的方法。此外,研究中纳入了许多横断面交叉研究,因此还不能确定双上肢收缩压差对疾病的预示作用或作为已有疾病的标记作用。
本研究还提示,双上肢动脉血压差(≥15 mmHg)与外周血管疾病相关的特异性高(96%),表明这一测量方法可作为外周血管病发生风险的标志;但在周围血管病的筛查试验中,测量该血压差的敏感性较低(15%),而仅测量单侧上肢血压又会导致漏诊部分高血压患者。此外,也尚有待研究去阐明若双上肢血压差较高,是否应进行积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管理。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血管病#
54
#收缩压#
58
#Lancet#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