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解剖 | 前列腺解剖分区及MR表现
2023-12-12 影像诊断与科研 影像诊断与科研 发表于上海
前列腺是腹膜后脏器,位于直肠前方和耻骨联合后方。前列腺自上而下分成3等分,即底部、中部和尖部。前列腺底部连接于膀胱颈部。
前列腺解剖及分区
前列腺是腹膜后脏器,位于直肠前方和耻骨联合后方。前列腺自上而下分成3等分,即底部、中部和尖部。前列腺底部连接于膀胱颈部。
前列腺和精囊的正常解剖 (a)、通过前列腺中部和(b)通过精囊和输精管壶腹的横轴面。(c)前列腺矢状面和(d)冠状面。
AFS前纤维肌间质、B膀胱、C囊、CZ中央区、ED射精管、LA提肛肌、NVB神经血管束、OI闭孔内肌、PF前列腺筋膜、PS耻骨联合、PZ外周区、R直肠、SMS平滑肌括约肌、SS横纹括约肌、SV精囊、TZ移行区、V精阜、VD输精管 、U尿道
前列腺分为外周区(PZ)、中央区(CZ)、移行区(TZ)以及前纤维肌层(AFS)。T2加权MRI(T2WI)提供了最佳的组织对比度,可以勾勒出分区的解剖结构。
(a)横断面和(b)矢状面。AFS前纤维肌间质、CZ中央区、
ED射精管、TZ移行区、PZ外周区
1、外周带(PZ) 是年轻男性前列腺的主要腺体成分,约占腺体组织的 70%;在前列腺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第2.1 版(PI‑RADS v2.1)中前列腺外周带细分为3个部分(后内区、后外区和前区),在MRI中,正常前列腺外周带表现为高T2信号,可以容易地与周围其他结构区分开来。
2、移行带(TZ) 位于前列腺中部和底部的前内侧,包绕近端尿道。在年轻成年人中,TZ构成前列腺腺体组织的5%,表现为均匀的低T2信号。
粉色:外周带(PZ),包括前外周带(PZa)、后内外周带(PZpm)、后外外周带(PZpl)
黄色:移行带(TZ),包括前移行带(TZa)和后移行带(TZp)
橘色:尿道周围带,淡蓝色为中央带(CZ)
深蓝色:前纤维肌肉基质带(AFMS)
3、前列腺中央带(CZ) 是扁锥形腺体组织,围绕射精管,在前列腺底部突出,其尖端位于精阜,占年轻成人的前列腺的25%。35岁后中央带体积逐渐减小。中央带在T2WI上表现为均匀的低信号。
前列腺MRI术语中央腺体指中央带和移行带的组合,现不鼓励使用中央腺体,因为它不能反映病理标本上可视化或报告的前列腺区带解剖结构。
TIPs:移行带和中央带区分较难,年轻人增生不明显时,矢状位上前列腺底部上1/3可认为为中央区,下2/3大致为移行区的位置;前列腺增生明显时,中央腺体区基本为移行区占据)
4、前纤维肌肉基质(AFS)是前列腺的主要非腺体组织,由平滑肌与纤维混合形成纤维肌肉基质带。AFMS上方与膀胱、膀胱颈和前列腺括约肌的平滑肌和骨骼肌相融。纤维肌肉基质带形成前列腺的前表面,向下在前列腺尖部接触尿道。纤维肌肉基质带外侧缘与前列腺被膜融合,在MRI上前纤维肌肉基质表现为显著低T2及DWI信号。
|
|
|
扇形图叠加在前列腺底部(A)、中部腺体(B)和顶端(C)的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图像上。AS,前纤维肌性间质;PZa,前角外周区;PZpl,外周区后外侧;PZpm,后内侧外周区;TZa,前移行区;TZp,后移行区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前列腺# #MR表现#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