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冷眼”看BMJ质疑达比加群
2014-08-05 伊文 医师报
最近一期《英国医学杂志》(BMJ)以“十分罕见”的方式在同期登载了四篇有关达比加群酯的文章,还发表了一篇社论和评论。这些文章报道方式与我们熟悉的学术讨论不同。两篇实质性内容的文章采用的是罗列事实,带有叙事性质的笔法。其中一篇的栏目是“Feature”。这一名词,在英文中可以译为”故事片”。文章中列举了很多有关RE-LY试验中的不足,个别事件的错报,另外就是关于血药浓度测定亚组分析的结果。所提到
最近一期《英国医学杂志》(BMJ)以“十分罕见”的方式在同期登载了四篇有关达比加群酯的文章,还发表了一篇社论和评论。这些文章报道方式与我们熟悉的学术讨论不同。两篇实质性内容的文章采用的是罗列事实,带有叙事性质的笔法。其中一篇的栏目是“Feature”。这一名词,在英文中可以译为”故事片”。文章中列举了很多有关RE-LY试验中的不足,个别事件的错报,另外就是关于血药浓度测定亚组分析的结果。所提到的事情之多,让人眼花缭乱。
文章提出了学术问题,但因其中不乏如“透明度”,“隐瞒”等用语,使读者不得不想到其中有无政治或商业的背景。对此我们不能妄加推测。事实是怎么回事,相信经过一段时间自有公论。我们已经有不少的这方面的经历,最近的一次就是罗格列酮事件。经过了那样一种疾风暴雨的争论,几年过去,美国FDA最终还是说了公道话。但受伤的就不止是药品厂家了。
证据让问题明晰
经过近20年的循证医学的洗礼,我们手上已经有了一个十分强悍的尚方宝剑,这就是证据。有了这一手段,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我们从文章所报道的各种“事件”中,是否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2009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所报道的RE-LY试验的整体结果被现在所“披露的事实”动摇了,或被推翻了?
不错,这样一个涉及44个国家951个中心的大规模试验,发生一些失误在所难免。试验结束后发现了一些事件的分类错误,应给予纠正,并按照纠正后的事件重新进行分析。对RE-LY试验,这已经做过一次了。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分析,即使有个把这样的失误,在上万例的样本量中,有没有足够的力度逆转原来的结论。应该说迄今为止,这样的情况还没有出现。
血药浓度亚组分析
无论所谓“隐瞒”是否真实,我们需要的是回归学术本身。血药浓度测定是否可以做到像INR于华法林那样准确预测药物的疗效,安全性并指导治疗?建议大家去仔细读一读这一亚组分析的学术原文(J Am Coll Cardiol.2014,63:321)。那篇文章在发现了血药浓度与事件的一些关联后,提出人口学方面的临床特征具有更强的作用(如年龄和肾功能)。
并且认为该亚组分析的结果只能为将来更多的研究提供一种鼓励。我们还远没有达到有了一个达比加群血药浓度的所谓“疗效-安全性范围”的目标。因此,没有证据鼓励进行临床血药浓度监测。
从学术角度审视
我们应该鼓励的是进行科学的研究,以便掌握更多的证据。我们需要的还有上市后的随访观察。这方面,美国已经做了两次,其中第二次涉及到了13万人。达比加群酯的疗效安全性得到了确认。这一药物在我国上市刚刚1年,中国患者应用后将是什么情况,亟需我们去观察。正在开展的注册研究将为我们提供有力的证据。
医生和患者角度解析
从医生和患者角度来讲,同样没有证据说明达比加群酯在房颤卒中的预防中出现了问题。这一药物的应用,是经过了所有上市国家药品监管部门的仔细审阅后批准的,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具有可信性。因此,不应根据这几篇文章的意见就改变治疗或停药。事实上,不主张进行常规凝血方面的监测不等于不监测。
鉴于新型口服抗凝药的特点,我们更强调的是整体临床观察,尤其是肾功能的变化。这不仅对于达比加群酯,对其他即将上市的几个新药也必须要这样做。
对媒体导向的期待
我们十分欣喜的看到,经过一件又一件的学术事件,我们的媒体已经成熟多了。那种以吸引眼球,夸张事实的方法报道学术界的争论已经越来越少了。科学客观的报道逐渐成了主流。我们十分希望媒体的朋友能与学术界和临床医生共同携手,在学术研究,成果推广和临床指导方面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
相关阅读:BMJ:达比加群安全性信息或被隐瞒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BMJ#
56
#质疑#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