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一萜类化合物具显著抗感染作用
2013-01-29 陈竺等 PNAS
来自中科院上海生科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上海交大瑞金医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Eriocalyxin B ameliorates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by suppressing Th1 and Th17 cells”的文章,发现了一种萜类化合物:毛萼乙素(
来自中科院上海生科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上海交大瑞金医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Eriocalyxin B ameliorates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by suppressing Th1 and Th17 cells”的文章,发现了一种萜类化合物:毛萼乙素(Eriocalyxin B,EriB)能通过靶向关键信号通路,选择性调控Th1和Th17细胞,发挥强有力的抗感染作用,这不仅有助于癌症治疗的研发,也为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也提出了一种独特的治疗方向。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陈竺院士和陈赛娟院士,这两位著名的科学家近年来发表了多篇有关白血病研究的新成果论文,在国内该领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去年这一研究组曾在Science-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发表文章,利用冬凌草甲素(Oridonin)靶向治疗伴有t(8;21)(q22;q22)染色体易位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获得了重要进展。
毛萼乙素(Eriocalyxin B,EriB)是一种从疏花毛萼香茶菜(Isodon eriocalyx)植物中提取的萜类化合物,2007年陈竺院士等人利用这种化合物分别在人类白血病/淋巴瘤细胞和小鼠血癌细胞模型中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系Kasumi-1对EriB最为敏感,能观察到明显的细胞凋亡,同时伴随着Bcl-2/Bcl-XL的下调、线粒体不稳定和caspase-3的活化。与caspase-3的活化的同时,AML1-ETO 原癌蛋白降解。EriB介导的细胞凋亡通过阻止NF- B的核定位、I B 的清除和通过下调ERK1/2的磷酸化和AP-1的激活阻扰MAPK 途经介导的细胞凋亡。
当时的这项研究指出,EriB有可能是一种通过靶向AML1-ETO原癌蛋白激活细胞凋亡途经,治疗白血病的潜在药物。时隔几年,针对这种化合物对癌症的研究逐步深入。研究证实,EriB能通过多种途径达到抗癌的效果,并且这些途径都与免疫应答有关,这不禁令人联想到了癌症免疫疗法这一热门话题。
在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EriB在治疗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EAE)上具有疗效,这是一种是T细胞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脱髓鞘疾病,人类脱髓鞘疾病——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的经典动物模型。
研究人员在一个过继转移EAE模型中,利用EriB进行治疗,结果发现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引发的脑脊椎炎T细胞应答消失了,研究人员认为其中的作用机理为EriB抑制了T辅助细胞(Th)1和Th17细胞的细胞分化,这是通过Janus激酶/信号转导因子,以及转录激活因子,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作用因子,和活性氧种类增加而实现的。
这些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EriB能通过靶向关键信号通路,选择性调控Th1和Th17细胞,发挥强有力的抗感染作用,这不仅有助于癌症治疗的研发,也为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也提出了一种独特的治疗方向。
萜类化合物实际上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包括高等植物、真菌、微生物、昆虫以及海洋生物,均有萜类成分存在。萜类化合物是中草药中一类比较重要的化合物,已经发现很多萜类化合物是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同时它们也是一类重要的天然香料,是化妆品工业和食品工业不可缺少的原料。
这类化合物在之前的研究中证明具有强有力的抗肿瘤活性,而且毒副作用较低,说明了此类天然化合物在癌症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就像砒霜,这种学名为三氧化二砷的化合物已经被证明可以治疗白血病,上个世纪张亭栋等人就发现了三氧化二砷的这种作用,但其治病机理还难以表达清楚,而王振义等科学家发现砷剂对急性早幼粒细胞有诱导分化作用,并使癌细胞凋亡,1996年12月,全美血液学大会在美国召开,张亭栋和时任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的陈竺受邀参加。陈竺发言时详细介绍了砷剂治疗复发的白血病症15例,其中14例获得完全缓解,当时,会场轰动了。1998年之后,国际医学界广为接受三氧化二砷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具有治疗作用。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中医药在癌症治疗方面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PNAS#
59
#化合物#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