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e: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荟萃分析)
2016-07-24 Mechront 译 MedSci原创
目的:使用网络荟萃分析(NMA)评估双膦酸盐类药物(阿仑膦酸钠、利塞膦酸钠、伊班膦酸钠和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相对疗效。方法:根据PRISMA指南对文献进行系统回顾,使用NMA以确定双膦酸盐类药物对四个骨折结果(脊椎,非脊椎,髋部和手腕)的相对疗效,以及对股骨颈骨密度(BMD)百分比变化的影响。结果:研究共纳入了46项随机对照试验(RCT),27篇RCTs提供骨折数据,35篇RCTs提供了BM
目的:使用网络荟萃分析(NMA)评估双膦酸盐类药物(阿仑膦酸钠、利塞膦酸钠、伊班膦酸钠和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相对疗效。
方法:根据PRISMA指南对文献进行系统回顾,使用NMA以确定双膦酸盐类药物对四个骨折结果(脊椎,非脊椎,髋部和手腕)的相对疗效,以及对股骨颈骨密度(BMD)百分比变化的影响。
结果:研究共纳入了46项随机对照试验(RCT),27篇RCTs提供骨折数据,35篇RCTs提供了BMD数据进行分析。相比安慰剂,唑来膦酸与椎体骨折的最大治疗效果相关(HR 0.41, 95% CrI: 0.28, 0.56),与BMD变化的百分比有关(3.21, 95%: CrI 2.52, 3.86)。利塞膦酸与非脊椎和手腕骨折的最大治疗效果相关(HR 0.72, 95%: CrI 0.53, 0.89;HR 0.77, 95%: CrI 0.44, 1.24)。阿仑膦酸钠与髋部骨折的最大治疗效果有关(HR 0.78, 95% CrI: 0.44, 1.30)。
结论:与安慰剂相比,所有的治疗方法对骨折和股骨颈骨密度都有益处。所有治疗在椎体骨折和股骨颈骨密度的百分比变化的治疗效果上具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治疗组比较表明,在骨折方面,没有统计学意义。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不同的治疗效果与性别和年龄有关。
原始出处:
Sanderson J,et al.Clinical effectiveness of bisphosphonat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fragility fractur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Bone. 2016 Aug;89:52-8. doi: 10.1016/j.bone.2016.05.013. Epub 2016 Jun 1.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荟萃分析#
41
#Bone#
60
#荟萃#
55
很好,学习了,小编给力
89
不错哦,会学到很多,喜欢梅斯医学文章
108
很好,不错,以后会多学习
84
好文,值得学习,赞!
100
#骨质#
49
学习,很详细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