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天生的海绵宝宝,无力的坐、立、走,甚至呼吸,幸运的是,有药可医

2024-09-14 梅斯罕见新前沿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本文介绍脊髓性肌萎缩症,包括症状、致病原因、携带率、分型、诊断及治疗。多款药物获批,经医保谈判价格降低。

抬头、翻身、坐稳、站立、行走……从沉睡到能跑能跳,是许多宝宝的正常成长路线。但是,有这样一群宝宝,他们多数天生“无力”,常规的的坐、立、走甚至呼吸,对他们而言都是巨大的挑战。他们患有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

小宇就是这样的孩子。刚满1岁的小宇,在其他同龄孩子会走会动的时候,他只能动动手指。在3个月大时还不会翻身,头也渐渐地立不住了。小宇吃饭时,需要他的母亲拖住他的后脑勺,再抱起来拍拍背,只有这样食物才能进入到他的胃里。经过多方求医,小宇最终被确诊为脊髓性肌萎缩症I型。

小宇的母亲说,一些患有同样疾病的孩子由于没有力气咳痰,痰越积越多,前一秒孩子还好好的,下一秒会由于痰堵在肺里离开了人世。脊髓性肌萎缩症I型的患儿的运动能力退化迅速,一般活不过2岁。

头号杀手

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一种由脊髓神经运动元退行性病变,进而导致骨骼肌、全身肌萎缩的遗传性神经肌肉罕见病。由于发病期早、病情严重、致死率较高,且一度缺乏有效治疗手段,被称为“两岁以下婴幼儿的头号遗传病杀手”。

无力的原因

运动神经元是位于脊髓内的神经细胞,由它们所延伸出来的神经纤维通向身体各处的肌肉,正常人体的脊髓前角神经会发出电冲动,支配肌肉活动。如果这部分细胞坏死,人体的肌肉将没有收缩能力,不能产生力量。

脊髓性肌萎缩症的孩子由于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突变,使得运动神经元存活蛋白严重不足,导致这个地方的神经元细胞全都变性坏死,它所支配的肌肉就会表现出无力。

携带率高

SMN1致病基因在亚洲人群的携带率高达1/40~1/50,,也就是说大约每40个人就有1一个是SMA携带者。新生儿发病率约为1/10000~1/6000。目前我国SMA患者人数约为3~5万,携带者人数约为3000万。两个SMA携带者生育的后代有1/4的概率为SMA患者。SMA携带者无临床症状,而是和正常人一样,必须通过基因检测才能发现。

隐性遗传

SMA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即使父母正常,也可能是携带者。若父母为携带者,孩子有25%的几率会罹患SMA。

5个分型

SMA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对称性肢体近端为主的肌无力,下肢重于上肢,体格检查可见肌肉震颤。根据起病年龄、临床表现及病情进展程度,SMA在临床上分为5型。其中Ⅰ型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类型,占比最多,该型患儿出生后2年内常因呼吸衰竭死亡。具体分型如下:

0型

妊娠晚期胎动减少,出生时常合并重度肌无力及肌张力过低、反射消失,可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起病年龄:出生前/出生时;生存期:常小于6个月。

Ⅰ型(婴儿型)

松软儿,严重的近端肌肉无力,极度肌张力减退,不能抬头,精神运动迟缓,舌肌束颤,吮吸无力,可因反复呼吸道感染导致呼吸衰竭;起病年龄:6个月内;生存期:常小于2岁。

Ⅱ型(婴儿慢性型)

严重程度介于Ⅰ型和Ⅲ型之间,婴儿期开始出现缓慢加重的全身近端肌无力和肌张力低下,运动发育落后,肌束颤,呼吸功能受累;起病年龄:6~18个月;生存期:多可达25岁。

Ⅲ型(青少年型)

以肢体近端为主的肌肉萎缩和无力,下肢重于上肢,肌束颤为常见症状,后期将出现脊柱侧弯,呼吸功能不全等症状;起病年龄:18个月至青少年期;生存期:正常。

Ⅳ型(成人型)

症状最轻,表现为由下肢起始的四肢近端对称性肌无力。不影响呼吸系统。起病年龄:成人;生存期:正常。

诊断

寻找SMN1基因的缺失或突变是确诊的关键。临床上可根据血清激酶(CK)水平、肌电图及肌肉活检等作出诊断。基因诊断:寻找SMN1基因的缺失或突变是确诊的关键。

治疗

截至目前,已有3款药物获批上市,用于治疗SMA。

诺西那生钠治疗无年龄或疾病类型限制,广泛惠及SMA 1-4型患者从2017年起引领SMA治疗领域。

onasemnogene abeparvovec于2020年获批,采用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疗法,是首个SMN基因替代疗法,专注于满足SMA 1型患者或SMN2拷贝数受限的特定治疗需求。该药通过单次、一次性静脉输注后持续表达SMN蛋白来阻止疾病进程,可解决SMA的根本病因,有望长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利司扑兰,于2021年加入SMA治疗行列,其应用范围迅速扩展至包括所有年龄段的SMA 1型、2型及3型患者,同时兼顾特定SMN2拷贝数条件下的治疗。

这些疗法在机制上各有千秋:诺西那生钠与利司普兰通过调控mRNA剪接,而onasemnogene abeparvovec采用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疗法。但是这些疗法治疗费用高昂,幸运的是通过医保谈判,诺西那生钠的价格从每针70万元降至3万余元、利司扑兰的价格从每瓶6.38万元降至几千元,两款药品的价格均回归合理,为SMA患者带来福音。

参考资料

1. 脊髓性肌萎缩症康复管理专家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2022,60(9):883-887.

2. 罕见病诊疗指南(2019年版)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25859, encodeId=6a9422258597b,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5eae41e700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基因检测#</a> <a href='/topic/show?id=5a8be95562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罕见病#</a> <a href='/topic/show?id=60a184608a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脊髓性肌萎缩症#</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1770, encryptionId=5eae41e7007, topicName=基因检测), TopicDto(id=79556, encryptionId=5a8be955621, topicName=罕见病), TopicDto(id=84608, encryptionId=60a184608ae, topicName=脊髓性肌萎缩症)],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at Sep 14 17:04:59 CST 2024, time=2024-09-14,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绘”解读真报告丨染色体异常+FLCN胚系突变,神经母细胞瘤基因检测究竟有哪些意义?

这里,我们结合近期的一例检测案例,来更好地理解神经母细胞瘤需要检测的内容,以及检测带来的临床意义。

“绘”解读真报告丨4例样本,4个维度,全面展示基因检测与病理诊断结合,辅助骨与软组织肿瘤精准诊疗

通过四个真实案例展示基因检测结合病理诊断辅助骨与软组织肿瘤精准诊断,包括细分亚型、鉴别诊断、综合评估及处理不一致情况。

26.4%的肉瘤患者基于基因检测结果修改诊断,有的甚至改变治疗方案!

本研究强调了病理学专家在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在特定病例中,分子方法也起到了辅助作用。

【衡道丨干货】2024版CSCO胰腺癌指南更新,国内外权威共识指南中的胰腺癌的病理诊断有何异同?

本文通过与NCCN胰腺癌指南对比,对2024版CSCO胰腺癌指南中的病理诊断部分内容进行了汇总介绍。

营养不良+个子矮小+心脏病房间隔缺损=?

2 岁小唐生长发育迟缓,经多项检查,基因检测确诊为罕见病 Kleefstra 综合征,介绍其症状、亚型及诊断治疗,目前无特效疗法,需多学科对症支持治疗。

IVD前沿丨one-pot超灵敏CRISPR系统,临床癌症诊断可能取得大进展

作者开发了一种one-pot ERA-Cas12a检测方法CoHIT,仅使用单个靶crRNA即可检测同一基因座上的多个插入/缺失。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