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陈学思院士团队ACS Nano: 可清除醛的多肽-姜黄素偶联纳米组装体治疗脊髓损伤

2024-03-01 BioMed科技 BioMed科技 发表于上海

研究员开发了一种简单的原位反应诱导的自组装方法来制备可清除醛的多肽(PAH)-姜黄素(CUR)偶联纳米组装体(PFCN),用于SCI的联合神经保护。

创伤性脊髓损伤(SCI)后的微环境涉及复杂的病理过程,包括氧化应激升高、通过脂质过氧化积累的反应性醛类、免疫细胞过度浸润等。不幸的是,目前大多数神经保护疗法无法应对SCI复杂的病理生理学,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在本研究中,中科院长春应化所陈学思院士/肖春生研究员Hao Wang等人开发了一种简单的原位反应诱导的自组装方法来制备可清除醛的多肽(PAH)-姜黄素(CUR)偶联纳米组装体(PFCN),用于SCI的联合神经保护。所制备的PFCN可释放PAH和姜黄素,以响应氧化和酸性SCI微环境。随后,PFCN通过清除神经元中的有毒醛类以及活性氮和氧物种,调节小胶质细胞M1/M2极化,并下调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以抑制神经炎症,表现出有效的神经保护作用。因此,PFCN静脉给药可显著改善脊髓损伤后的恶性微环境,保护神经元,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相关工作以“In Situ Reaction-Generated Aldehyde-Scavenging Polypeptides-Curcumin Conjugate Nanoassemblies for Combined Treatment of Spinal Cord Injury”为题发表在ACS Nano

图片

【文章要点】

在之前的研究中,作者就已设计了一种侧链上带有酰肼基团的PEG化多肽(PAH),它可以有效清除SCI中的有毒醛类并有效保护神经元,但鞘内注射策略限制了其临床应用(Sci. China Mater. 2023, 66, 2925– 2937)。因此,作者在此假设将CUR偶联在PAH的侧链上以制备纳米组件,不仅有望提高CUR的生物相容性和治疗效果,而且可以升级PAH的给药策略,使其更适合临床使用。因此,在本工作中,作者开发了一种简单的原位反应诱导自组装方法来制备PAH–CUR偶联纳米组装体(PFCN)。利用4-甲酰基苯基硼酸(4FPBA)作为连接体,CUR很容易偶联到PAH的侧链上,可在没有偶联试剂的情况下原位形成串联动态共价键,即腙和硼酸酯。形成的PAH-4FPBA-CUR(PFC)偶联物可以通过反应诱导的亲水性PAH向两亲性PFC的转变原位地自组装成PFCN(图1)。

图片

图1 PFCN的表征

如图2所示,PFCN在酸性和氧化性SCI微环境中表现出了刺激响应性药物释放行为,随后成为SCI相关RNOS和有毒醛类的极好清除剂。此外,PFCN可以通过将小胶质细胞中的M1促炎表型转换为M2抗炎表型并下调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来抑制神经炎症。动物实验显示,静脉给药后,PFCN可在损伤部位积聚,并在SCI微环境中释放CUR和PAH,从而发挥CUR的抗炎和抗氧化作用以及PAH的清除醛类活性。因此,PFCN显著减轻了SCI大鼠的继发性损伤,改善了运动功能恢复,为SCI的神经保护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联合治疗策略。

图片

图2 PFCN联合治疗SCI示意图

原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3c08662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90395, encodeId=a2bc2190395bc,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4a378461064'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脊髓损伤#</a> <a href='/topic/show?id=c96c111e910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偶联纳米组装体#</a> <a href='/topic/show?id=4a7f111e9244'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多肽-姜黄素#</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7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11791, encryptionId=c96c111e9106, topicName=偶联纳米组装体), TopicDto(id=111792, encryptionId=4a7f111e9244, topicName=多肽-姜黄素), TopicDto(id=84610, encryptionId=4a378461064, topicName=脊髓损伤)],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Fri Mar 01 13:12:41 CST 2024, time=2024-03-01,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Front Mol Neurosci:淫羊藿对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及潜在机制

淫羊藿(EPI)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对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脊髓损伤(SCI)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该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分析揭示EPI治疗SCI的机制,并通过动物模型验证其疗效。

Front Med:磷酸二酯酶抑制对创伤性和非创伤性脊髓损伤临床前模型神经行为结果的影响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磷酸二酯酶(PDE)抑制剂对创伤性和非创伤性脊髓损伤(SCI)临床前模型神经行为结局的影响。

Nature Biomedical Egineering:复旦大学邵志成团队通过人星形胶质细胞再生脑类器官,修复脊髓损伤

这项研究开创了人星形胶质细胞直接重编程为神经类器官的方法,首次启动胶质细胞直接再生神经组织的全新策略,为今后中枢神经系统组织损伤修复提供了可能。

同济大学程黎明/朱融融团队《STTT》综述:脊髓损伤病理机制及干预策略进展

作者首先统计分析了SCI流行病学数据,并对病理生理学机制做了总结,进而讨论了当前SCI修复相关的治疗策略,随后评述了SCI相关临床试验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指出了未来的需要重点突破的研究方向。

JTV:脊髓损伤患者以小角度重新定位可缓解骶骨界面压力

BMI较低、损伤持续时间较长、功能评分较低和NLI≥T7是骶骨压力高的预测因素,这会增加PI的风险。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脊髓损伤后病变水平依赖性全身肌肉消耗由小鼠的糖皮质激素信号介导

这项研究表明,保护肌肉免受SCI诱导的系统性糖皮质激素介导的浪费是保持肌肉功能和优化再生SCI治疗结果的治疗候选药物。

神经免疫学最新研究:增强免疫可能有助于脊髓损伤的治疗

来自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Jonathan Kipnis教授实验室最新研究表明,免疫系统对脊髓损伤的反应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并发现了改善反应和帮助患者治愈的潜在途径。

Investigative Radiology:亚急性脊髓损伤脑干的谷胱甘肽评估与临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

本项研究显示,在受伤后约10周评估的脑干谷胱甘肽的代谢物浓度与康复期间运动评分的改善具有相关性。

脊髓损伤的康复 ​,这篇超全!!

根据脊髓损伤的不同部位可大致分为四肢瘫或截瘫。四肢瘫是四肢和躯干(包括呼吸肌)的完全或不完全的瘫痪,由颈髓损伤所致。截瘫是指下肢及躯干完全或不完全瘫痪,由胸腰骶髓损伤所致。

Endocrinol Metab:脊髓损伤后骨质流失的相关特征:对髋部易损性的影响

在脊髓损伤(SCI)患者中,损伤水平以下区域的骨质流失进展迅速,导致骨折风险增加。然而,与非SCI人群相比,SCI相关的骨质流失特征和SCI患者骨质流失程度的数据有限。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