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代谢性/关节炎性病变丨影像图例~

2022-12-21 熊猫放射 熊猫放射 发表于安徽省

巨大的软骨下囊肿。肱骨头关节下溶骨性病变,可见轻微硬化边;盂肱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间隙变窄、骨赘形成、软骨下硬化。MR上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囊性病变,紧邻的关节间隙变窄。

【双语病例】烛泪样骨质增生症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丨分期及X、CT、MRI表现

一图读懂丨佩吉特骨病(Paget's disease)

【书摘】伴大的软骨下囊肿的关节炎——鉴别诊断

【书摘】长骨、骨骺、骨突、软骨下溶骨性病变

正常变异

  • 红骨髓

  • 肱骨假性囊肿

  • 股骨Ward三角

  • 跟骨假性囊肿

先天性/发育性异常

  • 背侧缺损(髌骨)

  • 股骨颈滑膜疝(股骨颈疝窝)

  • 撕脱性骨皮质不规则或骨皮质硬纤维瘤(股骨后侧)

  • 髁上突(肱骨)

  • 比目鱼肌线(胫骨)

外伤

  • 骨膜下血肿

  • 应力性骨折(疲劳骨折)

  • 骨化性肌炎

代谢性/关节炎性疾病

  •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棕色瘤

  • 肢骨纹状肥大(蜡油样骨病)

  • 骨坏死

  • Paget病

  • 钙化性肌腱炎(再吸收期)

  • 软骨下囊肿

骨髓炎

  • Brodie脓肿

医源性

  • 肱二头肌肌腱固定术

  • 骨髓活检

  • 假体磨屑病

  • 放疗后改变

  • 造影剂渗漏

技术性伪影

  • 肱骨头(内旋位)

  • 桡骨粗隆(侧位)

  • MRI卷褶(混叠)伪影

  • MRI血管搏动伪影

  • 体外物体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棕色瘤

  • 可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甲旁亢患者

  • 病变表现为与微小骨折和出血相关的纤维组织和巨细胞的堆积

  • 边缘清楚的溶骨性病灶,伴或不伴分隔,可见骨膨胀,有时具有侵袭性,可发生于长骨、肋骨、骨盆及颅面骨。

  • 经过治疗如切除甲状旁腺腺瘤后,病灶可出现硬化。

棕色瘤。尺骨远段的膨胀性破坏,在甲状旁腺腺瘤切除前、后的表现,注意治疗后病灶出现的硬化。

肢骨纹状肥大(蜡油样骨病)

  • 一种以硬化性骨病变为特征的良性骨发育不良,累及单一肢体的多个骨。表现类似于“滴落的蜡油”。

  • 50%的患者在20岁之前出现疾病征象,可无症状。

  • X线上表现为波流状骨皮质肥厚;MR上呈低信号,周围软组织内可出现水肿;病变在骨扫描中可见浓聚。

腓骨干后侧的肢骨纹状肥大。表现为骨皮质肥厚。

骨坏死

  • 骨与骨髓的缺血性坏死

  • 可分为:髓内骨梗死,发生于干骺端和骨干;骨骺骨梗死,累及软骨下骨并造成关节面的塌陷。

骨梗死(a)和内生软骨瘤(b)。前者表现为外周高密度和边缘平滑;后者表现为中心性钙化和分叶状边缘。

股骨远端的缺血性坏死。T2WI上可见“双线征”。

Paget病

  • 又称畸形性骨炎,一种异常骨重塑的慢性疾病,可导致骨膨胀及畸形。

  • 活动期以骨吸收为特征,静止期以骨沉积为特征。

  • 骨盆最常受累且通常为单侧,颅骨、椎体、长骨(股骨、胫骨、肱骨)也可受累。

Paget病(活动期),可见向股骨骨干中部延伸的“草叶状”低密度区。

右侧骨盆的Paget病(静止期),骨皮质和髓腔膨胀、骨小梁增粗。

钙化性肌腱炎

  • 是由于羟基磷灰石晶体沉积于肌腱造成的,也是导致关节疼痛和僵硬的一个常见原因。。

  • 最常见发病部位是肩袖和髋部的肌腱,也可累及任何肌腱。

  • 再吸收期可与侵袭性病变如感染或肿瘤相混淆。

  • 典型的自限性疾病,经皮穿刺针吸术及激素注射可缓解症状。

钙化性肌腱炎(再吸收期):X线片示股骨近端轻微的硬化,CT显示臀大肌肌腱至股骨的止点附着处可见模糊杂乱的高密度影,并可见骨皮质受侵。

乳腺癌骨转移。表现为边界不清的溶骨性病灶。

软骨下囊肿

  • 可见于骨性关节炎患者,多发生于老年人。

  • 关节压力增加导致滑膜和关节滑液经由关节软骨表面的缺损而进入关节下骨。

  • 通常较小、紧邻关节面且有硬化缘,也可长到很大,甚至向下侵及长骨骨干。

  • MRI T1WI上呈等或高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边缘强化。

巨大的软骨下囊肿。肱骨头关节下溶骨性病变,可见轻微硬化边;盂肱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间隙变窄、骨赘形成、软骨下硬化。MR上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囊性病变,紧邻的关节间隙变窄。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外伤性冠状动脉夹层竟在6年后才被发现 看医生怎样力挽狂澜

48岁男性患者,因“活动后胸闷气促3月余” 于2011年12月13日入院。经问诊得知患者6年前胸部被严重挤压但未进一步检查。改善心功能后行冠状动脉造影发现,患者有三支冠状动脉夹层,最终诊断为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6年前的外伤是否是造成患者心功能恶化的主因? 3支冠状动脉同时夹层形成该如何治疗?详见以下病例——

迟发性外伤性张力性气颅1例

男,16岁;因“车祸致颅脑外伤伴神志模糊6h”于2015年10月入院。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误诊为眼眶蜂窝织炎1例

男性,49岁,因左眼前突、红肿并疼痛3 d入住眼科。病人入院前3 d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红肿、疼痛伴睁眼困难,视物模糊、流泪、眼胀;无黑影飘动、视物变形、视野缺损,无眩光、眩晕及眼前闪光感,亦无夜昼盲、复视及结膜囊脓性分泌物等。

外伤性胆囊撕裂1例

患者女性,60岁。车祸致胸腹部疼痛20天入院。20天前因车祸致胸腹部、头部、右下肢疼痛,无昏迷及意识障碍,2h后恶心、呕吐3次,均为褐色“胃内容物”,无呕血,随即在当地医院行右膝关节石膏固定、补液、抗感染等保守治疗。现患者仍感胸腹部胀痛不适,饮食差,遂来我院。

“横膈连续征”代表什么?

CT扫描能清晰显示纵隔气肿,但因左右膈肌高度不一,不能在同一层面显示此征。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如果发生化脓性感染,形成局限性脓肿时,CT优于平片。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