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国内医学十大新闻
2012-01-25 田晓青 中国医学论坛报
由《医学论坛报》评选出2011年度国内医学十大新闻如下: 1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元凶确定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所长李德新等发现并证实,一种新的布尼亚科病毒是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俗称“蜱咬病”)的病原。目前该病毒已被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2011年3月17日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
由《医学论坛报》评选出2011年度国内医学十大新闻如下:
1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元凶确定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所长李德新等发现并证实,一种新的布尼亚科病毒是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俗称“蜱咬病”)的病原。目前该病毒已被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2011年3月17日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 Engl J Med)上。
2 卫生部整治抗菌药滥用
今年,卫生部多措并举,以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为突破口,进行合理用药专项整治,研究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长效机制。
卫生部公布的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制定《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办法》;②进一步完善抗菌药物各项临床应用技术规范;③进一步加强合理用药监测;④继续开展全国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相关培训;⑤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在全国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
3 我国学者提出胎儿生长评估 全球通用标准
5月28日,《柳叶刀》(Lancet)杂志发表了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环境与儿童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张军教授及其国际同行,共同研究并提出的一种新方法——可用来评估胎儿生长和出生体重的国际通用标准。该标准能够发现胎儿的生长和新生儿体重是否在正常范围。
英国学者加尔多希(Gardosi)指出,目前全球需要更好的围产期数据。这个标准有利于提高对这种需求的全球意识,有利于评估围产期转归,发现危险因素,从而提供安全性更高和质量更佳的医疗服务。
4 医院暴力事件频发
2011年暴力伤医事件不断:5月30日,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医院一患者家属纠集近百人封堵医院,1名医生下肢被打残;8月16日,广东东莞市长安医院 1名男子因治疗后病情不见好转,持菜刀冲入诊室,致医生一死一伤;9月15日,北京同仁医院43岁的女医生徐文被1名患者连刺17刀,倒在血泊中;11月 3日,广东省潮州市男科医院院长被一患者砍死,并有1名医生和1名工作人员被砍伤……
在疾病面前,医患双方本是“同盟军”,维护医患这对利益共同体的良好关系,需要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
5 中国主要健康隐患是慢性疾病
8月,《柳叶刀》(Lancet 2011,378:457)杂志刊发题为《中国主要健康隐患是慢性疾病》的文章。文章指出,各种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中国人生命的最大敌人。慢性非传染病性疾病主要包括:血管疾病、脑卒中、糖尿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文章预测,如果不进行有效控制和采取有效策略,到2030年,中国40岁以上人群,患上述五大疾病的人数将增加2~3倍,糖尿病增加4倍,肺癌增加5倍。
6 国务院出台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指导意见
7月7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至2020年,我国将初步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
该指导意见将全科医生培养逐步规范为“5+3”模式,即先接受5年的临床医学(含中医学)本科教育,再接受3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在过渡期内,3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可以实行“毕业后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两种方式。
7 泪腺、泪液或为HIV新据点
8月,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李太生等在国际上率先报道,长期接受鸡尾酒治疗后血液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已呈阴性的艾滋病患者,眼泪中仍有较高的HIV病毒载量。
该研究结果提示,除CD4+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已发现的病毒储藏库外,泪腺和(或)泪液相关组织、器官很可能为HIV病毒新“据点”。HIV很可能通过泪液进行传播。临床上对HIV阳性患者进行眼部检查或手术时须谨慎处理。相关论文2011年8月5日在线发表于《艾滋病》(AIDS)杂志。
8 屠呦呦获国际医学大奖拉斯克奖
9月23日,美国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将2011年临床奖授予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生命”。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拉斯克奖。
屠呦呦发表获奖感言时说,衷心感谢为青蒿素的发现和应用作出重要贡献的同事。她表示,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学给人类的一份礼物。传统中医药多年来一直服务于中国和亚洲人民,开发中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她呼吁全球加强合作开发中医药。
9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发现肝癌早诊新方法
肝癌的早期诊断是目前临床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的科研团队通过微阵列技术,在肝癌患者血浆中筛选到7个microRNA,组成肝癌诊断模型,对直径小于2 cm的肝癌诊断准确率接近90%,效果优于传统的甲胎蛋白检测。研究2011年11月21日在线发表于《临床肿瘤学杂志》(J Clin Oncol)。
10 人脑损伤后神经再生或有希望
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复旦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杨振纲教授的研究团队发现成年猕猴和人类的大脑中存有神经干细胞和新生的神经元,并详细描述了由神经干细胞生成的新生神经元的特征及迁移路线,该成果为人类脑损伤后神经再生带来新希望。相关系列论文已陆续发表在《神经科学杂志》(J Neurosci 2011,31:8450)、《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 2011年5月17日在线发表)和《欧洲神经科学杂志》(Eur J Neurosci 2011,33:819)上。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十大新闻#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