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徐州医科大学郑骏年、曹江团队《自然·通讯》:BCMA/CD19 CAR-T有效治疗难治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

2024-04-24 BioMed科技 BioMed科技 发表于上海

该研究构建了串联型双靶(BCMA/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BC19 CAR-T),通过体外实验及I/II期临床研究证实了其治疗R/R MM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多发性髓瘤(MM)是第二常见的血液学恶性肿瘤,其特征是骨髓中浆细胞的克隆性增殖,或在骨髓外部位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尽管在过去的十年中,随着蛋白酶体抑制剂(PI)、免疫调节剂(IMID)、单克隆抗体等新型药物的出现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应用,MM患者的生存率得到显著提高,但几乎所有的MM患者最终都会出现复发,MM仍然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三重难治性MM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为9.3个月,五重难治性MM患者OS为5.6个月,复发和难治多发性(R/R)MM患者需要更有效和可耐受的治疗方案。

图片

2024年4月20日,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徐开林、曹江团队徐州医科大学细胞治疗药物产业学院郑骏年、施明团队合作,在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Bispecific CAR T-cell therapy targeting BCMA and CD19 in relapsed/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a phase I/II trial”的多中心研究成果。该研究构建了串联型双靶(BCMA/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BC19 CAR-T),通过体外实验及I/II期临床研究证实了其治疗R/R MM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BCMA)的CAR-T细胞疗法已在R/R MM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总反应率(ORR)为48%-100%,完全缓解率为6%-76%。然而,一些患者对BCMA CAR-T细胞治疗没有反应,或者在获得缓解后很快复发。在CAR-T治疗后,4%-33%的进展期患者观察到BCMA表达的下调或丢失。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可以利用双靶向CAR-T细胞,双靶CAR-T细胞也已被证实可以有效治疗多种血液肿瘤,如CD19/CD22 CAR-T细胞治疗白血病和淋巴瘤,CD19/CD20 CAR-T细胞治疗淋巴瘤,以及BCMA/CD38 CAR-T细胞治疗MM。

先前的研究表明,一小部分MM细胞表达CD19,被认为是分化程度较低的MM细胞或骨髓瘤样干细胞,与耐药和生存率差有关。最近的研究证实,在大多数患者中,CD19在一小部分骨髓瘤细胞(10.3%-80%)上以超低密度表达,CD19低表达的骨髓瘤细胞可以被CD19 CAR-T细胞所消除。此外,在大剂量美法兰和补救性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后给予CD19 CAR-T细胞也显示出CD19 CAR-T对R/R MM有潜在治疗价值。

徐开林、郑骏年团队一直致力于R/R MM的CAR-T治疗研究。前期进行的一项前瞻性研究,证明联合输注人源化CD19和BCMA CAR-T细胞对R/R MM患者是可行的,绝大多数的R/R MM患者都取得了较好的缓解率(Lancet Haematol,2019;J Clin Oncol,2022)。

本研究中,研究人员首先构建了靶向BCMA或/和CD19的单特异性或双特异性CAR - T细胞(图1),体外实验证实BC19 CAR-T细胞含有的T细胞亚群,与BCMA、CD19或19BC CAR-T细胞的表型相似,几种CAR-T细胞的增殖情况也相似。通过对BCMA或CD19阳性肿瘤细胞的杀伤实验证实BC19 CAR-T比19BC CAR-T细胞具有更好的选择性杀伤能力。基于BCMA或CD19阳性肿瘤细胞的异种移植小鼠模型,研究证实BC19 CAR-T细胞具有抗原特异性抗肿瘤活性(图2)。

图片

图1. 体外靶向BCMA或/和CD19的单特异性或双特异性CAR-T细胞的构建和功能验证

图片

图2. 体内评价BC19 CAR-T细胞抗肿瘤治疗能力

从2020年6月到2022年2月,50例R/R MM患者接受了BC19 CAR - T细胞输注,患者的基线特征列于表1。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7岁,从MM诊断到CAR - T细胞输注的中位时间为29.5个月。共有46名患者(96%)患有II期或III期疾病,7名患者(14%)患有髓外疾病,34名患者(68%)具有高危细胞遗传学特征。患者入组前接受的治疗中位数为4线。其中,20例患者(40%)曾接受过auto-HSCT, 5例患者(10%)曾接受过BCMA、CD19或GPRC5D靶向CAR-T细胞治疗。

图片

在50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ORR达到了92%(46/50)(表2)。到首次PR或更好的中位时间为23.5天,到最佳反应的中位时间为1.9个月。7例患者中有6例(86%)髓外疾病患者获得了总体缓解。在先前接受CAR-T细胞治疗的5例患者中,2例达到sCR, 1例达到PR。在41名MRD阳性患者中,34名(83%)患者MRD转阴,MRD转阴的中位时间为0.5个月。

图片

在中位随访11个月时,46例患者中有27例(59%) PR或更好的患者有持续的反应。46例患者中15例(33%)在随访期间出现复发或进展。所有50例患者的中位OS和PFS分别为19.7个月和19.7个月(图3)。46例PR或更好的患者DOR中值未达到。1年PFS、OS和DOR率分别为55%、85%和59%。CR或更好的患者12个月PFS和OS率分别为66%和90%。

图片

图3. 患者的OS、PFS和DOR

CAR-T细胞输注后最常见的急性不良事件是血液学毒性和CRS。50名(100%)患者均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和白细胞减少,47名(94%)患者发生贫血,44名(88%)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症。在本研究中,有92%(46/50)的患者发生CRS,绝大多数患者CRS等级不超过3级,只有4名(8%)患者发生重度CRS。CRS开始发生的中位时间为7天,中位持续时间为3天。有2名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了神经系统毒性(NT)事件,均为轻度可逆性(1级)NT,在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逐渐消失。晚期不良事件主要包括B细胞发育不良、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和感染事件,其他晚期不良事件发生较少。

【文章结论与讨论,启发与展望】

综上所述,研究人员针对MM的疾病特征,设计了靶向CD19和BCMA的双特异性CAR-T。通过体内外实验,证实了其杀伤肿瘤细胞的特异性与有效性。通过临床研究证实BCMA/CD19双特异性CAR-T细胞是一种可行、安全、有效的策略,为晚期复发难治性MM患者提供了新选择。

徐州医科大学施明教授刘丹副教授研究生王娇娇、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黄红铭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徐开林,郑骏年、曹江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47801-8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00095, encodeId=4ff3220009500,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dd85431162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多发性骨髓瘤#</a> <a href='/topic/show?id=141d40627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CAR-T#</a> <a href='/topic/show?id=d7d9113e129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R/R MM#</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7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062, encryptionId=141d40627a, topicName=CAR-T), TopicDto(id=113712, encryptionId=d7d9113e1292, topicName=R/R MM), TopicDto(id=43116, encryptionId=dd85431162e, topicName=多发性骨髓瘤)],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Apr 24 10:16:29 CST 2024, time=2024-04-24,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Leukemia:髓外骨髓瘤最全面二代测序,揭示关键分子学特征和肿瘤微环境

捷克学者进行了 EMM细胞最全面的研究,结合14例 EMM 患者FISH、全外显子测序、bulk RNA 测序、单细胞 RNA 测序和流式细胞术的数据。

【Leukemia】安刚/邱录贵团队首次提出多发性骨髓瘤1q扩增动态演变新理论

作者基于中国第一个前瞻纵向血液病队列,通过比较伴不同克隆大小1q扩增患者的生存、细胞遗传学事件,并对小克隆1q扩增进行分析,首次提出多发性骨髓瘤的1q扩增动态演变理论。

【BCJ】多发性骨髓瘤每月唑来膦酸治疗超过两年可持续防止骨病进展

《Blood Cancer Journal》近日发表文章,介绍了北欧Magnolia研究的主要发现:两年后延长ZOL治疗可显著降低骨病进展风险,且不显著增加副作用。

Blood Cancer J:每周一次硼替佐米与每周两次硼替佐米在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作用——真实世界分析

与每周两次硼替佐米相比,每周一次硼替佐米明显具有相似的疗效和更少的毒性。研究结果支持每周一次硼替佐米作为新诊断的MM患者的标准护理方案。

如何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抗BCMA治疗中的长期免疫效应细胞相关血液毒性

近日《Expert Review of Anticancer Therapy》发表一篇文章,描述了多发性骨髓瘤抗BCMA治疗相关长期ICAHT的管理策略,包括风险分层和治疗。

【Blood Adv】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抗体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耐药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Blood Advances》近日发表综述,阐述了导致双特异性TCE耐药的肿瘤内在(tumor-intrinsic)和肿瘤外在(tumor-extrinsic)机制,以及其临床意义。

Am. J. Hematol:卡非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与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诱导治疗中的比较

该研究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比较了KRd和VRd作为初诊多发性骨髓瘤诱导治疗的疗效,在整体人群中,KRd组和VRd组在PFS和OS上没有显著差异。

Nat Commun:徐州医科大学曹江等团队合作开发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潜在新方法

该研究设计了靶向 BCMA/CD19的双特异性BC19 CAR T细胞,并评估了体外和体内的抗骨髓瘤活性。

Blood Adv: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抗体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耐药机制

阐述了导致双特异性TCE耐药的肿瘤内在(tumor-intrinsic)和肿瘤外在(tumor-extrinsic)机制,以及其临床意义。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