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基因测癌:科学家在大数据中酝酿“中国突破”

2016-12-27 董瑞丰 新华社

研制鼻咽癌疫苗,引进国际先进的基因检测平台……我国科学家表示,如果加大对临床试验的数据采集和共享,有望通过基因测序技术让更多癌症患者受益。 中医提倡“治未病”,西医也在研究通过基因提前治病。一批国际知名的生命科学学者和临床医学专家,近日共同交流基因测序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探讨如何在临床转化上取得“中国突破”。 定位突变基因,关掉癌症“发动机”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医院院长曾益

研制鼻咽癌疫苗,引进国际先进的基因检测平台……我国科学家表示,如果加大对临床试验的数据采集和共享,有望通过基因测序技术让更多癌症患者受益。

中医提倡“治未病”,西医也在研究通过基因提前治病。一批国际知名的生命科学学者和临床医学专家,近日共同交流基因测序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探讨如何在临床转化上取得“中国突破”。

定位突变基因,关掉癌症“发动机”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医院院长曾益新带领的团队正在研究开发鼻咽癌的疫苗。他曾苦寻多年,找到了鼻咽癌的数个易感基因。

曾益新表示,这些易感基因驱动了鼻咽癌的发生,如果定位这些基因,有针对性地研制药物阻止基因突变,就好像关掉了汽车的发动机,有可能终止鼻咽癌的发生。

美国杜克大学讲席教授、泛生子基因首席科学家阎海说,泛生子今年正式引入目前全球测序通量及效率最高的测序系统,为癌症基因组学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有力支持。把癌症病人和健康人群的海量数据对比分析,预测出病变趋势,有望通过医疗等手段提前治病救人。

基因测序的先驱、美国生物学家克雷格·文特尔认为,每个个体独特的基因组合,预示着个体特征及其接受的疾病治疗方法,通过基因测序发现位点突变,可以从分子层面更科学地解释疾病发生机制。

参与测序的样本越多,得到的结果越精确。文特尔说,他的团队已完成万人基因组深度测序,发现超过1.5亿个基因变异。

更多基因数据,更多患者受益

通过数据共享来加速全球抗癌研究,已经成为国际共识。中国首个国家基因库今年9月已正式投入运营,美国则已启用抗癌“登月计划”首个大型开放数据库,美国、英国和荷兰的研究机构还合作建立了新的癌细胞培养模型库。

北京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表示,北京肿瘤医院正在和国外的癌症中心及药物研发企业合作,获得每一个患者的基因数据,构建精准医疗数据库,按照不同临床试验所需目标患者的基因类型来匹配临床试验。

季加孚说,我国集中了各类癌症人群,有利于数据采集和进一步展开研究。如果能打破顶尖研究机构和基层医院之间的屏障,使国内更多患者参加临床试验,最终会有更多的癌症患者受益。

前沿科技+海量数据=中国优势

专家表示,基因组学提供的海量信息,可以用来判断癌症的发生原因、发展状况和可能的变化趋势,并可依据已知的基因序列和功能设计药物。我国作为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力量,在国际舞台上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表示,我国政府近年来愈发重视医学创新,尤其关注基础科学的研究及临床转化应用,相信凭借引进的前沿知识和我国的人口优势,可更快完成相应临床试验,解决更多医学难题。

阎海表示,泛生子作为一家深耕基因组学在癌症领域科研及临床转化的公司,就是希望运用基因技术平台,与临床、科研专家一道,为我国癌症患者、癌症高危人群及健康人群,提供可靠的分子诊疗方案和专业的癌症遗传风险评估。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沙特基因“侦探”捕杀罕见病

Fowzan Alkuraya在为一个患有癫痫和发育迟缓的6岁男孩作检查。图片来源:Thamer Al-Hassan 在沙特阿拉伯首都一家医院的会议室里,一位沙特陆军上校在讲述着一个因遗传而导致死亡的故事。2004年,他和妻子迎来了第一个孩子,最初这个孩子看上去很健康,但6个月大时,这个女婴不能坐立,也几乎不能哭。当时他们生活在法国,而当地医生找不到原因。这位父亲说,当时他们

重磅:5万人基因组+电子病历数据揭示基因与疾病重大关联,科学算命不远矣

2012年,基因产业界暗流涌动,制药巨头安进(Amgen)斥资4.15亿美元全资收购deCODE genetics,这个拥有「世界上最有价值基因组数据库之一」的公司,坐落在冰岛,拥有近40万人的基因组数据。同样在那一年,业界很多人开始意识到,产业界的发展趋势要变了,以后合作的大门有可能逐一关闭。一大批药企和医院纷纷启动自己的基因组测序计划,希望拥有自己的数据宝藏,深度挖掘基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Nucleic Acids Research:一个特定基因可解释多种疾病

FADS1基因是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家族的一员,该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够通过引入双键调节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最近一项研究发现该基因的变异影响着许多疾病的风险。不同人合成omega-3和omega-6等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能力存在不同,这种合成能力的差别影响着代谢疾病,炎症疾病和多种癌症的发生风险。来自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上对上述结果进行

《Nature》封面!海马怎么做到的?(必读)

《Nature》!封面故事!影响因子38.138!2016年12月15日,华大基因和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德国康斯坦茨大学和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合作完成的海马基因组文章,作为《Nature》封面故事发表了!物种名称:海马拉丁名:Hippocampus comes发表期刊:《Nature》(封面故事)影响因子:38.138发表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德国康斯坦茨大学和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华

Hepatology:调控肝脏脂肪化新基因Nogo-B被发现

安徽省合肥工业大学科研团队最近发现的调控肝脏脂肪化基因有助于认识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理,有望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提供新的药物靶点。该成果刊登在肝脏研究领域国际期刊《肝脏学》上。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指与饮酒、肝炎病毒等无关的因素所引起的肝脏中甘油三酯与脂肪酸的过度堆积,在我国普通人群中发病率超过20%。其发病率在肥胖、糖尿病等胰岛素抵抗人群中更是高达75%,且可由单纯性肝脏脂肪变性与脂肪性肝炎发展到肝纤维化和硬化,甚至肝癌,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目前,临床上认为,肥胖、糖尿病、长期使用激素、不当的饮食与生活方式以及锻炼不足等均是其致病原因,但对其发病具体机制仍

JAMA Oncol:肿瘤基因检测技术在相同患者机体中或会出现不同结果

图片来源:medicalxpress.com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JAMA Onc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初步研究,对在相同癌症患者中进行的两项新一代遗传测序试验进行对比,结果发现两项测试结果可能存在明显的不同。 每年遗传检测用于对数千名癌症患者进行测试;对癌症相关的遗传改变进行临床测试目前正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因为研究者需要更好地将患者同有效的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