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贫血近期重要研究进展汇总
2018-10-22 MedSci MedSci原创
【1】甲状腺功能与贫血之间的关系//www.sandwebs.com/article/show_article.do?id=485d145916d7贫血和甲状腺功能障碍经常同时发生,并且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关于甲状腺疾病和贫血之间关系的人类数据很少。近日,一项Meta分析调查了临床甲状腺状态与贫血之间的横断面和纵向关联。结果显示,在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甲亢功能亢进的参与者中观察到发生
【1】甲状腺功能与贫血之间的关系
贫血和甲状腺功能障碍经常同时发生,并且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关于甲状腺疾病和贫血之间关系的人类数据很少。近日,一项Meta分析调查了临床甲状腺状态与贫血之间的横断面和纵向关联。结果显示,在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甲亢功能亢进的参与者中观察到发生贫血的可能性更高。此外,基线时甲状腺功能降低表明随访期间发生贫血的风险增加。在随机对照试验中仍有待评估改善甲状腺功能的治疗是否可有效地减少贫血。
【2】低BMI导致的营养不良及贫血风险远低于高BMI导致的超重及肥胖风险
近日研究人员通过对65个国家,20年(1994-2014)的体重数据进行考察,探讨了BMI平均分布左侧人群严重的慢性营养不良和贫血的相关性。20-49岁非孕期女性参与研究,其中524380人接受BMI考察,316465人接受血红蛋白考察。研究发现,平均BMI与超重的相关性显著。BMI平均分布左侧人群,平均体重指数与低体重存在中等强度的相关性,与严重营养不良存在较弱的相关性。平均血红蛋白与贫血具有中等强度的相关性,与严重贫血的相关性较弱。研究认为,低体重指数与贫血和严重贫血的相关性较高体重指数与超重和肥胖的相关性相比要弱得多。
【3】β地中海贫血的新的潜在治疗靶点——转铁蛋白受体2
β地中海贫血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特征是贫血、无效造血和铁过负荷。目前对重度病例的治疗主要是输血和铁螯合或异基因骨髓移植。近期Irene Artuso等人对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分子伴侣,转铁蛋白受体2(TFR2),作为新的潜在治疗靶点进行研究。研究人员建立了一种特异性敲除骨髓Tfr2的地中海贫血小鼠模型,其对红细胞生成素刺激更为敏感,小鼠表现为红细胞生成增多、红细胞形态改善、贫血和铁过负荷也得到了部分纠正。随着时间的推移,正性效应减弱,可能是因为铁供应不足以维持增强的红细胞生成。敲除生殖细胞的Tfr2,包括半剂量效应不足,均对地中海贫血模型产生相似的效应。由于靶向TFR2只在表达两种受体的细胞中增强红细胞生成素介导的红细胞生成,或许在治疗其他贫血时,该方法比促红细胞生成素类药物更有优势
【4】在贫血恢复过程中,单核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可扩张小鼠应激性红细胞壁龛
贫血应激会诱导一系列生理反应,包括快速产生新的红细胞,该过程被称为应激性红系发生。在小鼠中该过程很好理解,因为它发生在骨髓外,采用的信号和祖细胞不同与骨髓稳定状态的红系发生。应激性红系祖细胞的发育与脾脏应激性红细胞壁龛密切相关。特别是适度的应激性红系发生需要壁龛中的巨噬细胞参与。研究人员发现随着应激性红系祖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壁龛的扩张也随之发生。在两种贫血应激模型中采用谱系示踪分析发现,脾脏壁龛扩张是由于单核细胞被招募到脾脏,随后变成巨噬细胞形成红细胞岛。单核细胞流入脾脏部分依赖于由Ccl2和脾脏常驻红髓巨噬细胞所表达的其他配体介导的Ccr2依赖性信号。本研究阐明了脾脏壁龛的动态特性,即在贫血应激的情况下,与应激性红系祖细胞一起迅速扩张,协调产生新的红细胞。
【5】无症状梗塞是镰状细胞贫血患者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
由于成年镰状细胞贫血症(SCA)患者静息性脑梗塞(SCI)的高患病率以及缺乏指导治疗策略的信息,近日,研究人员评估了SCA成人SCIs复发和明显卒中的风险。这项观察性研究纳入了18至40岁的成年SCA(HbSS或Sβ0地中海贫血)患者。参与者接受了3特斯拉脑部MRI检查和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 在SCA成年患者中进行了2次MRI检查且两次MRI检查间隔至少6个月,43%的患者在基线时有SCI。在伴有基线SCI的参与者中,30%的参与者在2.5年内发生新发或进展的SCI,而在基线时不伴有SCI的参与者中为6%;没有参与者发生明显的卒中。随访的新发SCI在既往有SCI患者中为每100患者每年12.9例,而在既往无SCI的患者中为每100患者每年2.4例。在使用羟基脲治疗、羟基脲剂量或其他卒中危险因素方面伴有或不伴有基线SCI的患者之间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SCI的存在与新发或进行性梗塞的风险增加有关。由此可见,成年SCA患者的静息梗塞很常见,是未来无症状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研究进展#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