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近期眼科病例报告及调查研究
2018-07-08 cuiguizhong MedSci原创
Optom Vis Sci:体外受精后出现眼部肌无力症状的病例报告 韩国江原大学医院眼科的Yoo YJ近日在Optom Vis Sci发表一项他们实验室的工作,他们报告了一例女性患者,在体外受精后第一天,出现的血清反应呈阴性的眼肌无力的病例。 眼肌无力症是重症肌无力的局部表现形式,它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的突触后障碍,主要是由自身免疫机制引起的眼外肌群收缩减弱。在患有重症肌无力的女性中,性
Optom Vis Sci:体外受精后出现眼部肌无力症状的病例报告
韩国江原大学医院眼科的Yoo YJ近日在Optom Vis Sci发表一项他们实验室的工作,他们报告了一例女性患者,在体外受精后第一天,出现的血清反应呈阴性的眼肌无力的病例。
眼肌无力症是重症肌无力的局部表现形式,它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的突触后障碍,主要是由自身免疫机制引起的眼外肌群收缩减弱。在患有重症肌无力的女性中,性激素水平的改变和皮质类固醇的应用可能引发或恶化重症肌无力的症状。
这名37岁的女性患者,被发现时突然出现轻度上睑下垂和波动性复视,并在晚上恶化。症状出现之前,她接受了体外受精并口服了类固醇药物。眼球运动检查显示,在远处和近处凝视时出现间隔性外斜视。新斯的明检测证实,她患有眼部重症肌无力。
因此,他们认为,当对突然出现的双眼复视的年轻女性进行诊断时,应考虑类固醇和性激素的影响,这可能会引发或加重眼部重症肌无力症状。
原文出处:Yoo, Y.J., et al., Case Report: Ocular Myasthenia Gravis Associated with In Vitro Fertilization Procedures. Optom Vis Sci, 2018.
J Ophthalmic Vis Res:人工晶体钙化--两例临床病理报告及文献回顾
伊朗西拉医科大学眼科学系Poostchi眼科研究中心的Rahimi M近日在J Ophthalmic Vis Res报告了两例人工晶状体(IOL)钙化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手术治疗结果,并对当前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
他们总共接受了两例患者,第一例患者是一名53岁的糖尿病患者(2型),他接受了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PCIOL)、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和玻璃体切除手术。在一年半后首次发现IOL明显混浊,并用Artisan晶状体代替IOL。第二名患者是一名22岁的女性,患有Vogt-Koyanagi-Harada综合征,她接受了晶状体切除术、PCIOL和玻璃体切除术。在首次手术后四年半首次发现IOL浑浊,并移除IOL。
病理学家证实,上述两列患者的人工晶状体(IOL)出现钙化。这篇文章指出,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包括人工晶状体在内的生物材料钙化的主要原因和机制。
原文出处:Rahimi, M., A. Azimi, and M. Hosseinzadeh, Intraocular Lens Calcification: Clinico-pathological Report of Two Cases and Literature Review. J Ophthalmic Vis Res, 2018. 13(2): p. 195-199.
Saudi Med J:非典型后巩膜炎类似的脉络膜黑色素瘤病例报告
沙特国王大学医学院眼科学系的Alsharif HM近日在Saudi Med J发表了一项病例,他们报告一例非典型后巩膜炎与无色素脉络膜黑色素瘤相似。
这是一名30岁的健康菲律宾男子,在左眼没有疼痛的情况下发生急性视力丧失。5个月左右后,被转诊到研究者的诊所中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检查时,左眼视力为20/200。前节检查结果不明显,伴有结膜静脉和巩膜外静脉充血,而眼底检查显示具有非色素性脉络膜肿块,伴有明显的视网膜下充液,类似于无黑色素脉络膜黑色素瘤。右眼检查结果并不明显。
该患者被诊断为非典型后巩膜炎,进行口服类固醇药物治疗2周后并没有明显改善。然后将类固醇药物注射到左眼眼周附件,结果发现脉络膜肿块大小急剧减少,视网膜下液体完全消除。注射药物治疗一个月后视力提高至20 / 28.5。
因此,他们认为及时治疗对于尽量减少视力威胁及其并发症至关重要。
原文出处:Alsharif, H.M. and S.A. Al-Dahmash, Atypical posterior scleritis mimicking choroidal melanoma. Saudi Med J, 2018. 39(5): p. 514-518.
Clin Exp Ophthalmol:遗传性高铁血红素败血白内障综合征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医学院护理与健康科学系的Maccora KA近日在Clin Exp Ophthalmol发表了一篇文章,他们报告了一例罕见的病例,遗传性高铁蛋白败血白内障综合征,并描述了其临床特征。
遗传性高铁蛋白败血白内障综合征(HHCS,OMIM 600886)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其特征为早期形成白内障和产生高血清铁蛋白。HHCS中典型的白内障是其独特的形态,具有小的结晶聚,在渐进的轴向上和周边形成白色斑点。
因此,这是一例罕见的遗传性高铁蛋白败血白内障综合征病例报告,对于研究遗传因素在白内障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价值。
原文出处:Maccora, K.A., et al., Simultaneous presentation of hereditary hyperferritinaemia cataract syndrome and hereditary haemochromatosis. Clin Exp Ophthalmol, 2018
Graefes Arch Clin Exp Ophthalmol:德国青光眼的患病率调查研究
德国美因茨大学医学中心眼科的H?hnR近日在Graefes Arch Clin Exp Ophthalmol发表了一篇文章,他们根据国际地理和流行病学眼科学会(ISGEO)分类标准在德国成年人中确定青光眼的患病概率。
Gutenberg健康研究是一项在德国中西部莱茵美因地区进行的人群前瞻性队列研究,共有15010名参与者参与其中。在这项研究中,第一批5000名受试者的年龄介于35至74岁之间。通过非散瞳眼底照相机(Visucam TM)获得视盘图片并使用Visupac TM软件进行分析。青光眼患病概率通过下面两步确定。首先,根据ISGEO分类,"超常规对象"(正常视野)作为研究参考。第二步,他们还通过分位数回归的方法,兼顾视盘面积(DA)与垂直杯盘比率之间的关系。
结果他们发现,分析的样本中确诊青光眼的患病概率为1.44%(n = 72)。调整视盘面积后的患病概率为1.34%(n = 67)。随着年龄的增长,两种模型的患病率逐渐增加(分别从0.9%到2.4%)。在两种模型中,小面积(<1.6 mm2)视盘中没有发现青光眼病例。中度视盘中的青光眼患病率为1.0%(无DA调整)与1.6%(DA调整),大面积视盘中的青光眼患病率为5.6%与2.5%。
因此,他们认为,德国青光眼的患病率与其他欧洲人群类似,在年长受试者中患病率稍高。他们的分析还强调,通过流行病学分析发现,在青光眼诊断时,视杯视盘比可以用于辅助诊断。
原文出处:Hohn, R., et al., Prevalence of glaucoma in Germany: results from the Gutenberg Health Study. Graefes Arch Clin Exp Ophthalmol, 2018.
Cureus:莫比乌斯综合征病例报告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Stein眼科研究所眼科的Ali MH近日在Cureus发表了一篇文章,研究者在这里报告了一例12岁的女性患者,她的脸上出现了毁容,并伴有左眼视力下降和眼球滞留的现象。
莫比乌斯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面部和外展神经麻痹疾病。它有时与肌肉骨骼异常和其他颅面神经麻痹有关。遗传因素和胎儿局部缺血可能是导致这种综合征的原因。
在她受影响的眼睛中没有发现任何角膜病的迹象。她的右眼和左眼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20/20和20/60。由于双眼不对称性的远视散光,她左眼视力下降的原因是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没有反应任何注视位置的复视。她的颅面神经检查显示,左侧面部神经、外展和舌下神经麻痹,因此研究者凭此诊断为莫比乌斯综合征。除此之外,她在她的一只手中患有并指症和短指症。由于眼睛在其主要位置,因此没有对她的眼球进行手术干预治疗,测量结果仅为2毫米。这是为了防止手术后出现由于进行手术而引起的上眼睑下垂症状。
因此,作者认为,莫比乌斯综合征治疗需要多个学科的意见,包括神经眼科医生、斜视医师和眼科医生对与疾病相关的并发症的治疗意见。
原文出处:Ali, M.H., et al., Moebius Syndrome with Hypoglossal Palsy, Syndactyly, Brachydactyly, and Anisometropic Amblyopia. Cureus, 2018. 10(3): p. e2334.
Optom Vis Sci:牵牛花盘异常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病例报告
意大利米兰IRCCS Ospedale San Raffaele大学眼科系的Romano F近日在Optom Vis Sci发表了一篇文章,他们在脉络膜毛细血管和视网膜血管丛患者双侧牵牛光盘异常的情况下,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的方法,描述视神经盘血管改变的过程。
牵牛花盘异常是一种视盘的先天性异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显示,这种病症具有浅表和深层毛细血管丛的血管稀疏和径向毛细血管周围毛细血管丛的血管增加的症状。他们推测这种充血代表了异常血管发生的代偿机制。
一名24岁的白人到他们的眼科部门(米兰San Raffaele医院)就诊,患者称他的左眼视力下降,而他的右眼视力下降并不明显(20/20)。眼底镜检查显示,双侧漏斗状视神经盘凹陷,中央有大量胶质组织,视网膜血管从椎间盘缘径向出现,在左眼中更为明显。这些症状被认为与双侧牵牛花盘异常有关。视盘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显示,周围毛细血管浅层、深层毛细血管丛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具有明显的血管稀疏症状,而桡动脉周围毛细血管网的血管增加。
基于这些观察,他们认为,桡动脉周围毛细血管丛的充血可能是由于牵牛花盘异常引起的血管发生的补偿机制,这种异常的血管发生机制导致患者患病。
原文出处:Romano, F., et al., Case Repor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 in Morning Glory Disc Anomaly. Optom Vis Sci, 2018.
Optom Vis Sci:关于羟氯喹视网膜病变的一例病例报告
加拿大蒙特利尔视网膜研究所的Eldeeb M近日在Optom Vis Sci发表了一篇文章,这项研究报告了一例羟基氯喹视网膜病变患者。该患者用药时,在2011年指南的安全剂量(即6.5 mg / kg理想体重和累积剂量<1000 g)下产生了毒性。其药物用量超过了2016年修订的标准,即5.0毫克/千克实际体重。
羟氯喹视网膜病可以引起不可逆转的中央视力丧失,停药后疾病可以继续发展。使用适当的剂量和加深对早期疾病的认识,可以减少不良视力后遗症。 2016年美国眼科学会更新了2011年关于羟氯喹视网膜病变药物使用剂量、疾病筛查和监测的治疗建议。
该患者是一位61岁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患有进行性中心视力受损,影响她的阅读能力。她每日用400 mg / kg羟氯喹治疗6年(每日剂量5.72 mg /实际体重或6.5 mg / kg理想体重;累积剂量876 g)。以前只有石原色觉和阿姆斯勒电网测试的是正常的。检查时,右眼20/40,左眼20/30。眼底检查显示双侧牛眼黄斑病,这是羟基氯喹视网膜产生毒性的典型特征。眼底自发荧光显示出有斑点状的低自发荧光和较强的外环旁瓣环。光谱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结果显示,具有特征性的结构变化,包括椭球区和外核层的中心凹损失。随后,检测发现,羟氯喹转换为柳氮磺胺吡啶。
因此,作者认为,2016年美国眼科学会对羟基氯喹视网膜病变指南进行了修订,反映了新的剂量和护理指南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尽早发现视网膜毒性并尽量减少不可逆性视力丧失。
原文出处:Eldeeb, M., E.W. Chan, and A. Omar, Case Report: Hydroxychloroquine Retinopathy. Optom Vis Sci, 2018.
Ophthalmic Plast Reconstr Surg:强脉冲光损伤导致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
台湾高雄高雄退伍军人医院眼科的Chang CY和Sheu SJ近日在Ophthalmic Plast Reconstr Surg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为"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Secondary to Intense Pulsed Light Injury"。他们发现并报告了第一例与强脉冲光相关的脉络膜新生血管病例。
该患者是一名26岁的医疗器械销售人员,患者在受到强脉冲光照后出现脉络膜新生血管。随后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和血管造影术进行了检测和监测。眼科医生对其采用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的方案进行治疗。
作者认为,这是第一个与强脉冲光相关的脉络膜新生血管病例,这提醒应当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为治疗室中人员配备适当的眼部保护装置,并提醒广大眼科医生应当注意眼部保护。
原文出处:Chang, C.Y. and S.J. Sheu,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Secondary to Intense Pulsed Light Injury. Ophthalmic Plast Reconstr Surg, 2018.
Int Ophthalmol:来源于眼周异位泪腺的非典型多形性腺瘤病例报告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Wajda BN近日在Int Ophthalmol发表了一篇文章,他们描述了一种罕见的临床实体非典型多形性腺瘤,并特别说明这是在异位眼周泪腺组织中发现的。
这是一名35岁的女性患者,患有特殊的眼眶病变,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异位泪腺表现为非典型多形性腺瘤。多形性腺瘤在病理上的特征是与间充质细胞混合,形成上皮样病变。同时存在诸如细胞过多,坏死或区域透明化,细胞发育异常,荚膜侵犯等恶性特征,但没有明显的局部浸润或远端转移。根据这些特征,它被进一步分类为非典型。
由于非典型多形性腺瘤罕见的病例,其自然史和预后尚不清楚。因此,医生需要认识这种疾病特征,并且通过严格的随访研究,进而进行手术切除。
原文出处:Wajda, B.N., et al., A rare case of atypical pleomorphic adenoma arising from periocular ectopic lacrimal gland. Int Ophthalmol, 2018.
BMJ Case Rep:眼眶囊虫病诊断及治疗
印度Rajendra Prasad眼科医学中心的Mukhija R近日在BMJ Case Rep报道了一项新研究,他们对一例眼眶囊虫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进行了描述。
作者眼科急诊科接诊一位年轻的男性患者,患者向其提出有关进行性疼痛、红肿、复视等病情。 眼部检查显示,该患者左眼视网膜皱缩,严重影响眼外活动。刚开始进行的眼眶超声和CT检查结果不明确,然而,血清诊断倾向认为是感染造成的。针对上述诊断结果,他们兼顾流行性疾病发展情况,对眼眶囊虫病进行了诊断。
患者在6周的时间内口服阿苯达唑和类固醇的组合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良好。因此,他们认为,在诊断结果并不明确的情况下可以兼顾流行性病学研究,对眼科疾病做出诊断治疗。
原文出处:Mukhija, R., et al., Orbital cysticercosis. BMJ Case Rep, 2018. 2018
Int Ophthalmol:特发性视网膜血管炎、动脉瘤和神经视网膜炎综合征的临床特征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眼科的Liu XC近日在Int Ophthalmol发表了一篇文章,他们分析了特发性视网膜血管炎、动脉瘤和神经视网膜炎(IRVAN)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此外,他们将视网膜动脉瘤的数量和位置与视网膜非灌注区域的大小和新血管形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讨论。
这项研究纳入6例IRVAN综合征患者,其中男1例,女5例,年龄在5到38岁之间。使用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术(FFA)来确定视网膜动脉瘤的总数、视网膜动脉的第一分支内的动脉瘤的数量、非灌注边界与视盘之间的最小距离以及每个视网膜动脉瘤的数目,以及新血管形成的类型。
结果他们发现,非灌注区域的大小与视网膜动脉瘤总数、视网膜动脉第一支内动脉瘤的数量以及每个象限的视网膜动脉瘤数量都呈正相关(P <0.05)。在5年的随访期间,1名患者表现出视网膜动脉瘤数量与位置之间存在动态变化的情况。
因此,他们认为,在IRVAN综合征中,视网膜动脉瘤的数量和位置与视网膜非灌注区域的大小和新血管形成的类型相关。
原文出处:Liu, X.C., et al., A new perspective for analyzing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diopathic retinal vasculitis, aneurysms, and neuroretinitis syndrome. Int Ophthalmol, 2018.
Rom J Morphol Embryol :91岁女性患者患有结膜侵袭性低分化鳞状细胞癌
罗马尼亚Grigore T. Popa医学的Todireasa AI近日在 Rom J Morphol Embryol发表了一篇文章,他们介绍了一名91岁患者的临床病例,该病人在罗马尼亚雅住院期间被Nicolae Oblu教授所在的第二眼科诊所诊断发现。该实体肿瘤块约为1×2厘米,这在鼻部右眼球结膜下。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显示右眼巩膜粘附肿瘤,侵入眼眶组织。
眼球的侵袭性结膜鳞状细胞癌(SCC)是一种仅侵入结膜但很少侵入眼球和眼眶组织的恶性肿瘤。医生将右眼球与粘附肿瘤一起摘除,并且进行了附近眼窝组织部分剔除。病理学检查显示,抗细胞角蛋白AE1 / AE3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IHC)反应为阳性,Ki67具有相对较高的标记指数,但其对人黑色素黑-45(HMB-45)的标记物不具有免疫反应性。组织病理学(HP)诊断为右眼结膜的SCC分化差,伴有角膜、巩膜和眼眶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pT4N0M0)的浸润。
这项研究表明,对对老年患者的侵入性结膜SCC的诊断需要提早进行,以防止眼部和眼眶的侵袭以及转移的出现。这种肿瘤在十年中很少发生,目前文献报道仅有三例。HP的病变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特别是当结合IHC染色时进行诊断。
原文出处:Todireasa, A.I., et al., Conjunctival invasive poorly differentiate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n a 91-year-old female patient. Rom J Morphol Embryol, 2018. 59(1): p. 375-380.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病例报告#
64
学习了.谢谢分享.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