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卒中和TIA溶栓:进退两难?
2013-07-1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杜万良 中国医学论坛报
1例中年女性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史多年,1个月及1周前均出现1次右肢无力,症状较轻,1~2分钟后完全缓解。此次患者在吃午饭时发病,表现为右侧偏瘫、言语不清。急诊CT检查结果未见异常,检查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2分,此时距发病2.5 h。给予静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7天时NIHSS评分0分。本次溶栓是否必要
1例中年女性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史多年,1个月及1周前均出现1次右肢无力,症状较轻,1~2分钟后完全缓解。此次患者在吃午饭时发病,表现为右侧偏瘫、言语不清。急诊CT检查结果未见异常,检查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2分,此时距发病2.5 h。给予静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7天时NIHSS评分0分。本次溶栓是否必要?
1例中年男性患者,长期吸烟,于晚间看电视时发病,表现为右侧偏瘫、言语不能。急诊CT检查结果未见异常,检查后患者症状缓解,NIHSS评分0分,此时距发病2 h。未进行溶栓,留院观察并予以输液治疗。次日晨起时患者右侧偏瘫,CT示左侧半球大片梗死。患者数日后死亡。来诊当时是否应溶栓?
理论回顾
2010年在《卒中》(Stroke)杂志上曾有一次相关话题的讨论。科尔曼(Köhrmann)和舍林格(Schellinger)认为,小卒中或症状快速缓解者梗死恶化的风险远大于溶栓出血风险,要尽早溶栓。而利贝斯金德(Liebeskind)认为,症状波动或缓解主要缘于血流动力学和侧支循环变化,应密切观察,给予补液等支持治疗,不宜立即溶栓。
对于急性小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医生面临两难抉择:患者在发病后很快到达医院,仅凭平扫CT结果和短暂的病程,无法完全确定是TIA还是脑梗死。是为了尽可能增加获益而积极溶栓,还是为了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出血风险而谨慎保守?
2008年新西兰《近期TIA评估和治疗指南》指出,近期有过TIA的患者,易发生梗死的有以下几类:活动性TIA(Active TIA,就诊时仍有症状)者、频发TIA(Crescendo TIA,1周发作≥2次)者、ABCD2评分≥4分者、有心房颤动及已用抗凝剂者。
2013年美国卒中学会《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治疗指南》指出,因“到达医院时卒中症状轻或快速缓解而未接受静脉rt-PA溶栓者,约1/3结局不良”,故不再把“神经系统症状轻微或快速自发缓解”列为禁忌证,而是列为相对禁忌证。指南建议,对此类患者在仔细权衡静脉rt-PA溶栓的风险与获益后,可进行溶栓治疗。
疑问解答
Köhrmann等和Liebeskind的说法本质上并不矛盾,他们分别强调了问题的两个方面。脑血流的代偿是有限度的,即使症状暂时缓解,如血栓或栓子没有去除,短期内加重的风险仍很高。低灌注和血栓形成及栓塞相互促进,不积极改善灌注,溶栓很可能徒劳无功。
溶栓表面上针对的是病——“梗死”,本质上针对的却是发病机制——“栓”,即血栓形成和栓塞。医生不应在TIA和脑梗死的诊断上纠结,而应对发病机制进行推测,预测加重风险,并据此作出溶栓决策。
遇到就诊时症状轻的患者,如没有条件查血管影像,或担心这些检查造成延误,可根据患者起病前后症状的演变来预期病情。
● 起病前曾发生过TIA者,如症状发作频率、持续时间、范围增加,提示总体病情恶化,短时间内发生严重梗死的风险很大,溶栓是值得的。
● 起病后症状逐渐加重者,多为血栓形成,血栓从远心端向近心端延伸,脑血流的代偿能力差,此类患者应当溶栓。
● 起病后症状反复波动者,多为血栓形成,血栓的延伸和脑血流的代偿交错消长,此类患者溶栓效果好。
● 起病后症状轻而迅速缓解者,无需溶栓。
● 起病后症状轻而稳定者,多为穿支病变,此类患者预后好,溶栓与否差别不大。
● 起病后症状重而迅速减轻者,病变多在大脑中动脉或颈内动脉,血栓或栓子破碎,此类患者如症状未完全消失,提示有残余血栓或栓子,应溶栓;如完全缓解,可暂观察,随时准备溶栓。
笔者认为,第1例患者的溶栓是合理的,因为总体病情在加重。第2例患者来诊后症状缓解,没有溶栓是合理的。后来症状恶化,留观过程需要改进。
如对患者病情走向无把握时,理想的方法是在小卒中和TIA患者留观过程中尽可能地纠正或避免血流动力学障碍,同时做好溶栓准备。每1~2 h进行一次神经科查体,连续数次,动态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如症状持续缓解,继续保守治疗。如发现恶化,立即实施溶栓。这有点像足球比赛,一蹴而就固然是好,如射门被挡出,要补射,这样才有更多取胜的机会。
总之,小卒中和TIA的溶栓决策须从临床和影像两方面综合衡量,根据患者早期症状的演变和治疗反应灵活调整。进退两难,可变为进退有度。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还得溶栓最好!
94
这个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查CTA有明显的疾病位置!可以搭桥或放置架!
74
学习了,分享一下!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