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华山医院、霍普金斯医院共同发表:基因突变可预测致命性前列腺癌

2016-12-21 王鑫 肿瘤资讯

背景28%前列腺癌死于癌症本身,仅根据临床病理特征判断前列腺癌生物学行为并不准确。检测异常基因改变,对诊断、治疗和预测预后提供信息,特别是区分致命性和惰性前列腺癌。既往研究发现,胚系突变BRCA1/2和ATM可能与前列腺癌预后有关。方法致命性前列腺癌定义为因转移死于前列腺癌本身。回顾性纳入欧美、美国非裔及中国病例,致命性前列腺癌313例,早期前列腺癌486例。对BRCA1/2 和 ATM三个基因行

背景


28%前列腺癌死于癌症本身,仅根据临床病理特征判断前列腺癌生物学行为并不准确。检测异常基因改变,对诊断、治疗和预测预后提供信息,特别是区分致命性和惰性前列腺癌。既往研究发现,胚系突变BRCA1/2和ATM可能与前列腺癌预后有关。


方法


致命性前列腺癌定义为因转移死于前列腺癌本身。回顾性纳入欧美、美国非裔及中国病例,致命性前列腺癌313例,早期前列腺癌486例。对BRCA1/2 和 ATM三个基因行全外显子测序。


结果


致命性和早期前列腺癌BRCA1/2 和ATM基因突变发生率分别为6.07%和1.44%(P<0.01),见表1。未发现同时携带两种突变患者。欧美、美国非裔及中国致命性前列腺癌的突变发生率均增加,尤其中国人明显,18%对比0%(P = .0095)。


表1:三种基因突变在致命性和早期前列腺癌组的发生率


致命性

早期

P值

BRCA1

0.64%

0.41%

1.00

BRCA2

3.51%

0.82%

0.013

ATM

1.92%

0.41%

0.06


突变组和无突变组中位诊断年龄均为64岁无差别,突变状态与家族史无关。突变组和非突变组PSA水平分别为7.90 ng/ml和6.20 ng/ml(p = 0.048),Gleason≥7分比例分别为71%和31%(P<0.01)。


  ≤60岁、61~65 岁、 66~70 岁、71~75岁和>75岁基因突变发生率分别为10.00%、 9.08%、 8.33%、4.94%和2.97%(P=0.046),49例80岁以上前列腺癌未发现突变。总生存期<5年、6~10年,>10年突变发生率分别为12.26%, 4.76%和 0.98%。突变和无突变患者中位OS分别为5年和16年。


调整年龄、种族、PSAGleason评分后,基因突变是独立预后因素,HR2.1395%CI1.24~3.66)。


结论


BRCA1/2 和ATM突变状态可区分致命性和惰性前列腺腺癌,基因突变与生存期短有关。


启示


BRCA1/2 和ATM这三个DNA修复基因,其中一个发生突变死于前列腺癌风险增加,与未突变比较进展快,可用来预测致命性前列腺癌和死亡时间。该结果证实既往研究,进一步提示在前列腺癌治疗和诊断中基因检测重要性。突变率比我们预计的1~2%要高,达到6%,且在5年内死亡前列腺癌患者中突变发生率达到12%。无家族史患者也要检测基因,否则要丢掉50%突变者。


诊断为前列腺癌需要进行基因检测,帮助制定治疗策略。低危患者如携带这些突变,很可能进展为致命性前列腺癌,需要更积极治疗。基因检测对于高Gleason评分、PSA评分和T3患者不适合,因为是已知高危人群。但是对于惰性患者是有用的,因为根据基因状态可判断生物学生物并不是惰性而是侵袭性。

参考文献:

1. Germline Mutations in ATM and BRCA1/2 Distinguish Risk forLethal and Indolent Prostate Cancer and are Associated with Early Age at Death.Eur Urol. 2016 Dec 9

2.http://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873356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Lancet子刊:光疗法可有效治疗低风险前列腺癌

一种新的非手术治疗低风险前列腺癌的方法能够杀死癌细胞但不对健康组织造成损伤,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Lancet Oncology上报告了他们的III期临床试验结果,该研究共有413名病人。这种叫做VTP(vasclular-targeted photodynamic therapy)的新治疗方法需要将一种光敏药物注射到血液中,然后再用激光将其激活摧毁前列腺的肿瘤组织。该研究发现49%

2016版WHO前列腺癌分类解读

来源:程亮, 徐嘉雯, 黄文斌, 等. 2016版WHO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解读 [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6,37( 8 ) 本文节选自部分内容。第4版《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器官肿瘤WHO分类》已于2016年初出版发行,新版WHO分类参编人员达110人,分别来自全世界21个国家和地区。经过10余年的发展,与2004年出版的第3版相比,新版肾脏上皮性肿瘤中增加了一些新的疾病类型,并对

提高前列腺癌认知,让“沉默的杀手”不再沉默

动旨在提高大众对前列腺癌的认知,引导中国男性进行前列腺癌早期筛查,及早确诊并接受规范治疗,最终帮助患者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 Style Definitions */ span.prnews_span { font-size:8pt; font-family:"Aria

洗白了!吡格列酮的使用与前列腺癌的发病风险增加无关!

来自伦敦的一项新的研究数据显示,2型糖尿病老年男性患者患前列腺癌风险与吡格列酮的使用无关。 为了研究使用吡格列酮和前列腺癌发生风险之间的关联,研究人员评估了来自临床实践研究的数据链中关于4772名2型糖尿病男性住院和癌症登记患者(平均年龄62岁)的数据,随访时间平均5年。其中共有756名前列腺癌确诊病例。结果显示,在未校正模型和已校正潜在混杂因素的模型中均可发现,吡格列酮的使用和前列腺癌

Lancet:回顾性分析: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治疗期间肿瘤消退和生长速率评估

试验对Project Data Sphere LLC(Cary,NC,USA)(一个非营利的通用数据共享仓库)提供的临床试验数据建模,旨在使用8个随机临床试验的比较组来评估癌症生长和消退的速度,其中包括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