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盘点:近期房颤研究汇总

2016-11-13 MedSci MedSci原创

近年来,房颤的全球发病率逐年增高。目前我国已经成为房颤第一大国。房颤所致的脑卒中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复发率的特点。一旦发生房颤,可使脑卒中风险增加 5 倍。本文梅斯医学小编为大家盘点相关研究进展。【1】Heart:手机的新功能——筛查房颤患者近日,在心脏病领域权威杂志Heart上发表了来自中国香港玛格丽特公主医院老年病科Ngai-yinChan博士及其研究团队的文章,旨在评估利用智能手机

近年来,房颤的全球发病率逐年增高。目前我国已经成为房颤第一大国。房颤所致的脑卒中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复发率的特点。一旦发生房颤,可使脑卒中风险增加 5 倍。本文梅斯医学小编为大家盘点相关研究进展。

【1】Heart:手机的新功能——筛查房颤患者

近日,在心脏病领域权威杂志Heart上发表了来自中国香港玛格丽特公主医院老年病科Ngai-yin
Chan博士及其研究团队的文章,旨在评估利用智能手机为基础的无线单导联心电图对社区进行房颤患者筛查的可行性,并收集了香港房颤患者及其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资料。

在2014年5月1日至2015年4月30日期间,共有13,122名香港市民自愿参加全港社区房颤筛查方案。研究人员发现除了有56(0.4%)名参与者智能手机为基础的无线单导联心电图结果是无法解释的外,有101(0.8%)名参与者被首次诊断为房颤患者,其中有66(65.3%)名新诊断患者为无症状房颤。新诊断房颤参与者的CHA2DS2VASC评分[即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年龄> 75(双倍)、糖尿病、脑卒中(双倍)、血管性疾病、年龄在65岁–74岁、性别(女性)评分]为3.1±1.3分。研究者发现智能手机为基础的无线单导联心电图检测到的房颤患病率为1.8%,而通过手机为基础的无线单导联心电图检测到的房颤或参与者自我报告的房颤患病率为8.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者发现能够独立预测房颤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重指数、心衰、瓣膜性心脏病、中风、高脂血症、冠心病、外周动脉疾病和心胸外科手术病史。

由此可见,智能手机为基础的无线单导联心电图对社区进行房颤患者筛查是可行的,它发现了大部分新诊断为房颤的居民,在中国香港人群中房颤的患病率与当代西方相当。除了年龄和性别外,不同的人体测量参数和心血管疾病被确定为房颤的独立预测因子。(文章详见--Heart:手机的新功能——筛查房颤患者

【2】Circulation:房颤消融术后肺静脉狭窄,单纯球囊血管成形术or植入支架?

近日,心血管领域权威杂志Circulation上发表了一篇来自美国梅奥医学中心心内科Erin A.Fender医生及其团队的研究文章,旨在评估严重PVS的发生情况,以及单独利用球囊血管成形术或植入支架治疗后再狭窄的风险。

研究者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评估了在2000年至2014年期间124例严重的PVS患者。研究者在经CT确诊的124例严重PVS患者中发现了219处肺静脉病变,102例(82%)患者在诊断时就伴有临床症状。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呼吸困难(67%)、咳嗽(45%)、疲劳(45%)和运动耐力下降(45%),27%的患者出现咯血。92处肺静脉病变进行球囊血管成形术,86处肺静脉病变进行支架植入术,41处肺静脉病变不进行任何干预。在113例接受侵入性检查的患者中,4例(3.5%)患者发生了严重的术后并发症,15例(13.3%)患者出现了轻微的术后并发症。

总体而言,42%的静脉发生再狭窄,其中包括27%接受植入支架的静脉(n=23)与支架植入术治疗和57%进行球囊血管成形术的静脉(n=52)。3年后肺静脉再狭窄总的发生率为37,其中包括49%进行球囊血管成形术的静脉及25%接受支架植入的静脉(风险比为2.77,95%可信区间为1.72-4.45,P<0.001)。对年龄、CHA2DS2-VASc评分、高血压和研究的时间周期等因素进行调整后,进行单纯的球囊血管成形术或支架植入术后肺静脉发生再狭窄的风险仍然存在显著的差异(风险比为2.46,95%可信区间为1.47-4.12,P<0.001)。

综上所述,由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所以PVS的诊断具有挑战性,需要专门进行肺静脉成像检查。PVS的两种治疗方法短期成功率并没有显著差异,但是,相比于单纯的球囊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可以显著降低肺静脉后续再狭窄的风险。(文章详见--Circulation:房颤消融术后肺静脉狭窄,单纯球囊血管成形术or植入支架?

【3】PLoS One:服用华法林的房颤患者,应密切关注INR值

维生素K拮抗剂(VKAs)需要单独给药。用于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AF),国际指南推荐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目标范围为2-3。研究者在持续的,全球性的,观察性记录试验(GARFIELD-AF),分析新发房颤的患者在治疗VKA治疗范围内(TTR)的时间。将TTR作为衡量患者管理质量得指标,研究者分析与1年结局的相关性,包括卒中/全身性栓塞(SE)、大出血和全因死亡率。

方法和结果:9934例患者在1年随访中,应用136082INR值统计TTR。平均TTR为55%;不同的VKAs值相近。5851(58.9%)患者TTR<65%;4083(41.1%)TTR≥65%。TTR≥65%
患者,亚洲为16.7%,欧洲为49.4%。校正潜在因素后,TTR<65% vs TTR≥65%,卒中/SE风险增加2.6倍,大出血的风险增加1.5倍,死亡率的风险增加2.4倍。人群归因分数,口服VKA的患者中事件发生的比率:卒中/ SE 为47.7%,大出血为16.7%,和全因死亡率为45.4%。TTR<65%的患者,在前4个月时首发卒中/SE的风险是最高,随后下降(趋势P = 0.021,测试)。在这些患者中,随访期间的首发严重出血的风险下降(P = 0.005),而在TTR≥65%的患者,风险随时间增加(P = 0.027)。

结论:较大部分的口服VKA的房颤患者的,INR值控制不良。这些患者卒中/SE发生的风险,严重出血及全因死亡率的风险较高。数据表明,在常规临床实践中,VKA控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以减少不良预后。(文章详见--PLoS One:服用华法林的房颤患者,应密切关注INR值

【4】PLoS One:阵发性房颤预测分数研究

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但经常不易发现。预测阵发性房颤的存在,研究者开发了基于超声和常规心脏评估的临床参数建立模型分数。该分数可以很容易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并可能提高pAF的早期检测。

总的来说,采集1000例窦性心律(SR;n = 728),pAF(n = 161)和cAF(n = 111)47项超声心动图及其它临床参数。研究者者应用Logistic模型分类pAF和SR,减少到最强的预测参数。为了促进临床实施,得出线性分数。研究cAF的病理生理进展,研究者同样为cAF制定预测模型。

为区分pAF和SR,选定12个模型参数,最大的预测变量为心房收缩(TDI,A')组织多普勒速度在、左心房内径、年龄和主动脉根部直径。区分pAF和SR及区分cAF和SR显示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或0.93,这两个模型具有较高的辨别力。

新的风险评分从常规的心脏评估中获得适合预测pAF的存在的变量。建模有助于量化从SR通过pAF转变为cAF的病理生理过程。应用此分数可能提高pAF的早期检测,有助于为减少房颤相关并发症启动预防措施。(文章详见--PLoS One:阵发性房颤预测分数研究

【5】Circulation:导管消融后,孤立性房颤与左心室能量受损有关

孤立性房颤(AF)可能反映了一种亚临床型心肌病,在窦性心律 (SR) 恢复后仍然存在,为房颤复发提供了一种基质。为了测试这个假设,在无明显并发症的AF患者中,研究人员调查了导管消融恢复SR对左心室(LV)功能和能量学的效果。

该研究共纳入了53例症状性阵发性或持续性AF患者,这些患者无明显的瓣膜疾病,未控制的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未控制的甲状腺疾病,全身炎症性疾病,糖尿病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即孤立性AF),这些患者经历了消融,该研究还纳入了25名匹配对照SR参与者。研究人员使用磁共振成像定量LV射血分数(LVEF),收缩期峰值圆周应变(PSCS)和左心房体积和功能,而磷-31磁共振波谱评估了心室能量(磷酸肌酸与ATP的比率)。研究人员通过7天Holter监测确定了消融之前和之后的AF负荷; 间歇性ECG事件监测也在消融后进行,以调查无症状的AF复发。

孤立性房颤患者的心肌能量受损,并且有微小的左室功能不全,消融后没有恢复正常。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房颤可能是一个隐匿性心肌病的后果(而不是原因),尽管消融后房颤负担显著减少,但它仍然存在。(文章详见--Circulation:导管消融后,孤立性房颤与左心室能量受损有关

【6】Circulation:短时间发作房性心动过速/房颤,会不会增加不良事件风险?

RATE(房性心动过速和房颤)注册表是一项前瞻性、结果导向的注册表,旨在记录植入心脏起搏器、心律转复除颤器(ICDs)患者的房性心动过速和/或房颤(AT/AF)的发生情况,以及AT/AF和预定义的临床事件(包括卒中)之间的联系。

长期AT/AF定义为电描记图(EGM)上记录到的发病和消退并不是在一个单一的(EGM)记录上。短期AT/AF则指AT/AF发作和消退情况记录在单次EGM上。

研究纳入了5379例患者,其中植入起搏器的占3141例,植入ICDs的患者占2238例,来自225家美国医疗中心,中位数随访22.9个月,发生了359例死亡。342例患者因为临床事件发生了478次住院。我们对37 531例EGMs进行了分析评估,50%的患者有至少一次AT/AF事件。伴有临床事件的患者更有可能出现长期AT/AF(植入起搏器患者:31.9% vs. 22.1%;植入ICD患者:28.7% vs. 20.2%;P值均<0.05)。只有9%的起搏器患者和16%的ICD患者记录到短期AT/AF。伴有临床事件的患者出现短期AT/AF的可能性更小(植入起搏器患者:5.1% vs. 7.9%;植入ICD患者:11.5% vs. 10.4%;P值分别为P=0.2和0.66)。

RATE注册表中的数据表明,研究者定义的短期AT/AF发作,并不会增加患者的临床事件风险。(文章详见--Circulation:短时间发作房性心动过速/房颤,会不会增加不良事件风险?

【7】JAHA:有一个危险因素的年轻房颤患者可服用OACs预防卒中发生

最近的研究表明,除去性别后有一个危险因素的房颤患者可考虑服用口服抗凝剂(OACs)。由于年龄是缺血性卒中的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卒中预防的策略可能在不同的年龄段是不同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年龄在20到49岁的房颤患者服用OACs是否应考虑患者的性别(CHA2DS2-VASc评分为1(男性)或2(女性))。

方法:使用台湾全民健康保险研究资料库,7374例男性心房颤动患者,CHA2DS2-VASc评分为1;4461的女性房颤患者,CHA2DS2-VASc评分为2,均无抗栓治疗,将所有受试者按年龄分为3组。

结果:脑卒中预防的口服抗凝血剂的起始阈值设定,华法林每年1.7%,OACs为每年0.9%卒中发生率。年龄在20岁到49岁的男性患者(CHA2DS2-VASc评分为1),缺血性卒中的风险为每年1.30%,患有高血压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卒中风险范围从每年0.94%到1.71%。20岁至49岁之间的女性患者(CHA2DS2-VASc评分为2),缺血性卒中的风险为每年1.40%,患有高血压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卒中风险范围从每年1.11%到1.67%的人。

结论:除了性别有1个危险因素的20岁至49岁心房颤动的患者,应该服用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血剂作为脑卒中的预防以减少潜在的致命或致残的风险事件的发生。(文章详见--JAHA:有一个危险因素的年轻房颤患者可服用OACs预防卒中发生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PLoS One:服用华法林的房颤患者,应密切关注INR值

目的:维生素K拮抗剂(VKAs)需要单独给药。用于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AF),国际指南推荐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目标范围为2-3。研究者在持续的,全球性的,观察性记录试验(GARFIELD-AF),分析新发房颤的患者在治疗VKA治疗范围内(TTR)的时间。将TTR作为衡量患者管理质量得指标,研究者分析与1年结局的相关性,包括卒中/全身性栓塞(SE)、大出血和全因死亡率。方法和结果:9934例患

Circulation:房颤基因风险预测研究

背景:心房颤动(AF)有一定的遗传基础。识别AF风险较大的患者可以减少心源性脑卒中的发生。方法:要确定遗传数据是否能将房颤的风险进行分层,研究者在五项包括18919例欧洲血统的前瞻性研究探讨了AF遗传风险评分和房颤事件的发生的相关性。研究者在50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2心源性[ 40% ])和3028例对照者中探讨, AF遗传风险评分和缺血性卒中之间的相关性。评分是基于11到719常见的与AF

PLoS One:左心房体积与性别、BSA、糖尿病、肾功能和NT-proBNP水平相关

重要性:左心房(LA)扩大是卒中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心房颤动(AF)患者心律控制策略成功的关键因素。然而,与房颤患者LA容量相关的因素知之甚少。方法: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的患者参加了这项研究。所有参与者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并以标准化的方式进行离线分析。研究者使用一组广泛的临床参数进行了逐步的向后线性回归分析,以确定与三维LA体积独立的相关的因素。结果:研究者纳入了210例患者(70.9%男

JAHA:有一个危险因素的年轻房颤患者可服用OACs预防卒中发生

背景:最近的研究表明,除外性别有一个危险因素的心房颤动考虑服用口服抗凝剂(OACs)。由于年龄是缺血性卒中的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卒中预防的策略可能在不同的年龄段是不同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年龄在20到49岁的房颤患者服用OACs是否应考虑患者的性别(CHA2DS2-VASc评分为1(男性)或2(女性))。方法:使用台湾全民健康保险研究资料库,7374例男性心房颤动患者,CHA2DS2-VASc评分

Heart:手机的新功能——筛查房颤

智能手机为基础的无线单导联心电图对社区进行房颤患者筛查是可行的,它发现了大部分新诊断为房颤的居民,在中国香港人群中房颤的患病率与当代西方相当。除了年龄和性别外,不同的人体测量参数和心血管疾病被确定为房颤的独立预测因子。

PLoS One:中草药可用于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的预防

背景:在台湾中草药产品(CHPs)广泛用于心房颤动(AF)。研究者探讨CHPs在预防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影响。方法:纳入健康保险数据库中2000-2011年新诊断的台湾房颤患者。诊断为AF后7天内有/无CHPs药物治疗。临床终点为缺血性卒中。采用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和t检验,检验中医药与非中医药组间的差异性。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两组缺血性卒中发生的风险。结果:311例患者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