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预防使用氟康唑不减少早产儿念珠菌病发生或死亡
2014-05-07 佚名 丁香园
侵袭性念珠菌病是早产儿迟发性感染的重要原因,临床体征往往表现细微。尽管采取抗真菌治疗,但其在早产儿中后果严重。伴随着念珠菌感染,近70%出生体重小于1000g的婴儿发生严重的神经发育障碍或死亡。既往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已表明,氟康唑预防性治疗可减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s)侵袭性念珠菌病的发病率,以及念珠菌病的高疾病负担(≥15%)。 目前指南推荐包括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对侵袭性念珠菌发病率较
侵袭性念珠菌病是早产儿迟发性感染的重要原因,临床体征往往表现细微。尽管采取抗真菌治疗,但其在早产儿中后果严重。伴随着念珠菌感染,近70%出生体重小于1000g的婴儿发生严重的神经发育障碍或死亡。既往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已表明,氟康唑预防性治疗可减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s)侵袭性念珠菌病的发病率,以及念珠菌病的高疾病负担(≥15%)。
目前指南推荐包括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对侵袭性念珠菌发病率较高的出生体重小于1000g的婴儿使用氟康唑预防性治疗。但其对早产儿死亡率的影响,以及预防使用氟康唑的安全性尚不清楚。
美国杜克大学临床研究所Benjamin博士等对此进行研究,发现预防性使用氟康唑并未降低早产儿(出生体重<750g的极低出生体重儿)死亡或念珠菌病的发生率。该结果在线发表在2014年5月7日的JAMA上。
该研究为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旨在评价氟康唑对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死亡或侵袭性念珠菌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于2008年11月-2013年2月间进行,研究对象来自美国32个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s),出生时体重<750g(N = 361)的婴儿被随机分配接受氟康唑(6mg/kg体重)或安慰剂预防性治疗,每周两次,疗程42天。
对存活婴儿(校正年龄为18-22个月)的神经发育结局进行评估。主要终点为研究前49天(药物研究完成后1周)的复合终点(死亡或明确/可能的侵袭性念珠菌病)。
次级终点和安全性结局包括侵袭性念珠菌病、肝功能、细菌感染、住院天数、颅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慢性肺病、需要手术治疗的动脉导管未闭、要求手术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自发性肠穿孔、神经发育结局(定义为Bayley-III认知综合得分<70分)、失明、失聪或大脑性麻痹(校正年龄为18-22个月)。
研究结果发现,在接受氟康唑预防性治疗的早产儿中,主要复合终点死亡或侵袭性念珠菌病的发生率为16%,而安慰剂组为21%,比值比为0.73;治疗差异为-5%。氟康唑组侵袭性念珠菌发生较少(3%),安慰剂组(9%),治疗差异为-6%。
两组间其他次要终点的累计发生率差异没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两组间神经发育障碍无差异,氟康唑组(31%)vs安慰剂组(27%),治疗差异为4%。
研究显示,在出生体重<750g的婴儿中,氟康唑预防性治疗42天后,与安慰剂相比,氟康唑预防性治疗并未降低复合终点死亡或侵袭性念珠菌病的发生率。该研究结果表明,不支持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普遍预防性使用氟康唑。
原始出处
Benjamin DK Jr1, Hudak ML2, Duara S3, Randolph DA4, Bidegain M5, Mundakel GT6, Natarajan G7, Burchfield DJ8, White RD9, Shattuck KE10, Neu N11, Bendel CM12, Kim MR13, Finer NN14, Stewart DL15, Arrieta AC16, Wade KC17, Kaufman DA18, Manzoni P19, Prather KO1, Testoni D1, Berezny KY1, Smith PB1; Fluconazole Prophylaxis Study Team. Effect of fluconazole prophylaxis on candidiasis and mortality in premature infants: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AMA. 2014 May 7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念珠菌#
70
#氟康唑#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