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2015-01-10 赵朦 肖梅 张浩利 解放军第九四医院肿瘤科
摘要 目的 探讨行PICC置管术患者常见并发症及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107例PICC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置管后出现的并发症给予相应护理。结果 107例置管患者中出现穿刺部位渗血2例,静脉炎1例,导管堵塞8例,静脉血栓4例,导管移位、脱出3例,导管置入困难15例,穿刺点感染1例。结论 PICC导管留置时间长短与护理人员对其并发症的认识与正确处理有关,护理人员正确掌握PI
摘要 目的 探讨行PICC置管术患者常见并发症及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107例PICC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置管后出现的并发症给予相应护理。结果 107例置管患者中出现穿刺部位渗血2例,静脉炎1例,导管堵塞8例,静脉血栓4例,导管移位、脱出3例,导管置入困难15例,穿刺点感染1例。结论 PICC导管留置时间长短与护理人员对其并发症的认识与正确处理有关,护理人员正确掌握PICC置管技术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延长导管留置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 PICC导管;并发症;预防;护理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从外周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的置管技术。优点是操作简单、导管柔软、留置安全、保留时间长,对于肿瘤化疗、肠外静脉高营养、脑血管意外、新生儿、长期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及危重患者抢救等尤为适用[1- 3],因其能够减少长期针刺的痛苦,给临床治疗提供很多方便,并能提高药物疗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但导管在使用及维护过程中,常出现一些并发症,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11年6月至2013年2月共实施PICC置管术107例,其中男67 例,女50例;年龄35-85岁,平均年龄59岁;乳腺癌10例,胃癌35例,肺癌40例,卵巢癌13例,白血病9例。置入长度40-55cm,留置时间12-300天。
1.2 操作方法 采用德国贝朗医疗有限公司生产的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严格掌握PICC置管的适应证,选用上臂合适的静脉,以贵要静脉为首选,其次为肘正中静脉;再次为头静脉。在无菌操作下,严格按PICC置入规程进行,穿刺成功后经心电监测确定导管末端的位置并详细做好护理记录,包括导管种类、置入长度等,并用专用标识在导管末端标注置管日期及长度。
2 护理
2.1 置管前的护理:置管前操作护士要向患者及家属讲明置管的重要性、可能发生的情况及操作过程中需要配合的要点,并签字同意。请已做过穿刺的患者现身说法,以消除患者及家属的思想顾虑和心理畏惧,以取得病人及家属的配合。穿刺前查患者的凝血功能及血小板计数,测量置管长度。
2.2 置管后的护理
2.2.1 在穿刺处放置一块3×3cm大小的纱布,再加以透明敷贴,起到加压止血的作用,一般情况下24小时更换,如出血多、污染、潮湿应立即更换,更换时注意严格无菌操作。
2.2.2 严密观察导管的刻度,并记录。严密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肿胀,每日测量臂围并记录。
2.2.3 每次输液前先用10ml生理盐水冲管,确认通畅后再输液,输液完毕后用lO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肝素稀释液5ml正压封管,禁止用静脉点滴或普通静脉推注的方式冲管和封管。
3 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体会
3.1 出血 出血大多发生于置管24h内,主要原因有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剧烈频繁咳嗽,穿刺部位过度活动,穿刺后止血不够,化疗后骨髓功能抑制,换药不当等。本组患者出现穿刺部位渗血2例,预防及护理:(1)术前评估患者,了解患者凝血功能;(2)穿刺针眼尽可能选择肘下2横指,进针时先皮下潜行再进血管;(3)置管后穿刺针眼局部按压10min,局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4h,输液时松开绷带,局部沙袋按压,24h内适当限制插管侧臂部活动;(4)咳嗽时可用手指在穿刺点加压,防止静脉压升高而渗血;(5)新鲜的渗血不要急于换药,换药时动作要轻柔,减少导管与穿刺针眼的摩擦,穿刺针眼处刚形成的血痂不要急于去除,有利于止血。必要时使用止血药物,改善凝血机制。
3.2 静脉炎是PICC最常见的并发症,现为穿刺点上方沿静脉走向出现不同程度的红、肿、热、痛,置管1个月内发生率较高。静脉炎的发生原因可能为: (1)由于导管对血管壁的摩擦、撞击作用,造成血管痉挛和血管内膜损伤,静脉壁发生炎性反应;(2)导管型号与血管的管径不适应;(3)输入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容易引起静脉炎;(4)静脉炎还可能与患者的特殊体质及导管材料有关。本组1例患者出现静脉炎,预防及护理:穿刺前用温肥皂水充分擦洗穿刺侧肘上下20cm周围,更好清洁预穿刺部位,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送管动作轻柔、匀速送管,遇有阻力不可强行送入,在不影响治疗情况下尽量用较细导管,置管后24h不要剧烈活动,常规穿刺后24h更换无菌辅料,保持辅料干燥,若潮湿或疑有污染要及时更换,每周更换正压接头、无菌辅料或贴膜; 应用高渗药物后要充分冲管,严格遵守药物的配伍禁忌,以防形成结晶。
3.3 导管堵塞 导管阻塞原因[4]:(1)输入黏稠度较高的药物,管壁上附着大量胶体液、晶体液;(2)长时间输入一些速度较慢的药物导致导管内凝血而堵塞;(3)未按规定封管;(4)肿瘤患者处于高凝状态。本组有8例患者出现导管堵塞。预防及护理:加强PICC宣教及出院指导,监测血凝4项,置管初期缩短护理时间,最长不超过1周,护理时充分进行冲管和封管,确保正压封管,尤其在输入血液制品及脂肪乳、高渗糖、氨基酸等浓度较高的药物后。当发生导管堵塞后用尿激酶10万U,溶于0.9%氯化钠溶液40ml中,管外端接三通,三通一侧接20ml注射器,一侧接2.5ml注射器,关闭2.5ml注射器侧,打开20ml注射器侧先抽吸,保持抽吸位关闭该侧,立即打开2.5ml注射器侧,使尿激酶借负压进入导管,不可强行推入。
3.4 血栓形成 本组有4例患者出现血栓形成,临床表现为穿刺侧肢体肿胀,与静脉炎不同,没有明显的红润界限,一般发生于穿刺部位上方,经B型超声确诊。预防及护理:正确选择血管,根据病情及血管条件,尽可能的选用较细管型,充分冲洗灭菌手套表面的滑石粉,将导管充分浸泡于肝素盐水中,边送导管边用浸有肝素盐水的无菌纱布擦拭,以免形成纤维蛋白鞘,加速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而促使血栓形成,送管过程中确保动作轻柔,以免因机械性刺激破坏血管内皮组织。当确诊血栓形成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5000U,12h/次,3-7d,期间停止用导管输液,抬高患肢并制动,以免栓子脱落,随时观察并记录肢体肿胀情况及患者自觉症状。本组4例患者静脉血栓均好转,2-3周后血栓激化,继续导管用药。
3.5 导管移位或脱出导管 移位即导管外移>1cm。本组2例患者出现导管移位,不影响继续应用;另外1例肺癌脑转移患者,因神志模糊,于夜间自行撤出导管,致使导管脱出而不能继续使用。预防:导管外端“S”形固定,妥善固定辅料及输液针头,以防外力牵拉;更换辅料时,要自下向上撕脱,以防导管外移;对神志欠清患者加强对陪护及家属的宣教及培训,必要时使用约束带;教会患者及家属穿脱衣服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用弹力绷带或弹力袜固定穿刺部位上下约10cm,肘部下方剪一直径约为6cm的洞口便于活动。
3.6 送管困难 本组有15例患者出现送管困难,主要原因[5]:血管狭窄或血管过细;患者臂;导管接注射器,边推注边送管。送管不可过快,以免反折和损伤静脉;或调整穿刺针鞘,将导管拔出一点后再送。
3.7 穿刺点感染 原因分析:未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消毒不彻底;放化疗患者抵抗力低下;局部出汗多,贴膜潮湿污染未及时更换等。本组1例患者出现穿刺点感染,预防及护理: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消毒皮肤;及时更换贴膜;置管后如果发感染征象,应局部涂抹莫匹罗星软膏,每天换药,直至痊愈。PICC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治疗途径,减轻了反复穿刺引起的痛苦,减少了静脉炎及药物外渗的发生,保护了外周静脉。在临床使用中还应加强健康教育,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以便更好的为患者服务。体位不当,精神紧张,血管痉挛,静脉瓣阻挡,分支静脉或其他解剖因素;由于多次穿刺导致静脉条件过差。预防及护理:选择合适的导管型号及穿刺静脉;协助摆好体位,转移患者注意力,使其放松、感觉舒适,旋转并外展手
4 小结
PICC具有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可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血管的优点。随着PICC技术的普遍推广,PICC技术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接受。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在留置过程中精心护理,延长PICC置管留置时间,避免并发症的发生。PICC导管留置时间长短与护理人员对其并发症的认识与正确处理有关,护理人员正确掌握PICC置管技术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延长导管留置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王莹,朱娜娜,肿瘤患者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发生原因与分析[J].上海护理,2010,10(3):58-61.
2 冯莉丽,40例化疗患者PICC置管的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1):181-182.
3 禹玉珊,黄珊,43例PICC 管留置术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0,31(15):2300-2307.
4 陈传英,PICC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4):647-648.
5 肖惠萍,PICC置管常见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处理[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5):738-739.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并发#
57
赞
140
#PICC#
0
#肿瘤患者#
59
#ICC#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