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patology:含SMV三联疗法治疗慢性1型丙肝安全有效
2014-02-14 步步非烟 dxy
蛋白酶抑制剂boceprevir或telaprevir+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利巴韦林(RBV)的三联疗法治疗慢性1型丙型肝炎效果良好,但该疗法也存在不可忽视的缺陷,即需一天三次服药、与食物同服加强药物吸收、贫血及皮疹等副反应大。因此,临床需要寻找一种有效、安全、服药简便且副作用小的药物。 Simeprevir(SMV)是可用于治疗丙肝的蛋白酶抑制剂类新药。IIa期临床试验应用SMV
蛋白酶抑制剂boceprevir或telaprevir+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利巴韦林(RBV)的三联疗法治疗慢性1型丙型肝炎效果良好,但该疗法也存在不可忽视的缺陷,即需一天三次服药、与食物同服加强药物吸收、贫血及皮疹等副反应大。因此,临床需要寻找一种有效、安全、服药简便且副作用小的药物。
Simeprevir(SMV)是可用于治疗丙肝的蛋白酶抑制剂类新药。IIa期临床试验应用SMV(25-200mg,QD) +Peg-IFN+RBV治疗丙肝患者28天,结果显示大多数初治患者HCV RNA水平降低(<25 IU/mL),即含SMV的三联疗法治疗丙肝患者有效。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Fried博士等对SMV+Peg-IFN+RBV三联疗法进行了IIb期临床试验(PILLAR study),结果显示,SMV+Peg-IFN+RBV用于治疗HCV-1型初治患者安全有效,文章发表于2013年7月的Hepatology杂志上。
本研究自2009年5月开始,于2011年4月结束,是一项IIb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旨在评估每日一次服用两种不同剂量的SMV联合Peg-IFN和RBV疗法对HCV-1型初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共招募了北美、欧洲、亚太区域13个国家386名患者。
患者均为HCV-1型成年患者,血浆HCV RNA>100000 IU/mL,且未接受过IFN、RBV或其它慢性丙肝实验新药的治疗;排除招募24个月以来肝脏活检提示肝硬化、合并HIV或HBV感染、血小板计数<90000/mm3、女性血红蛋白<12 g/dL/和男性血红蛋白<13 g/dL者。
受试者随机分到5个治疗组,即SMV两种剂量75mg和150mg、两个疗程12周和24周以及一组安慰剂对照组,每组都联合应用Peg-IFN和RBV。检测血浆HCV RNV水平,行HCV NS3/4A测序,受试者于实验0、4、12、24、36、48、60、72周完成调查问卷,记录不良反应和实验数据。
PILLAR研究方案设计
研究发现,SMV治疗24周SVR率为74.7%-86.1%,而安慰剂对照组为64.9%(所有比较组P﹤0.05,除了SMV 75mg 24周疗程组)。SMV治疗组与安慰剂组快速病毒学反应(第4周HCV RNA <25 IU/mL检测不到)比例分别达68.0%-75.6%和5.2%。
根据RGT标准,SMV组患者中79.2%-86.1%在第24周完成治疗,其中85.2%-95.6%达到24周SVR。SMV组与安慰剂组相比所发生的不良反应整体类似,但SMV组患者出现SMV高剂量相关性、非血清转氨酶异常的、轻度可逆性高胆红素血症。
该研究结果表明,每日一次SMV联合Peg-IFN和RBV疗法相比单独使用Peg-IFN和RBV更可显著改善SVR率,同时多数患者疗程可缩短至24周。
该研究为SMV III期临床实验确定了最佳剂量和疗程,从目前的结果看,III期实验对HCV-1型初治患者及接受过治疗患者的推荐用药方案为SMV 150mg qd×12周联合Peg-IFN和RBV,随后继续用药IFN和RBV 12周时间,该方案从疗效、安全性等方面效果均为最佳。
原始出处:
Fried MW, Buti M, Dore GJ, Flisiak R, Ferenci P, Jacobson I, Marcellin P, Manns M, Nikitin I, Poordad F, Sherman M, Zeuzem S, Scott J, Gilles L, Lenz O, Peeters M, Sekar V, De Smedt G, Beumont-Mauviel M.Once-daily simeprevir (TMC435) with pegylated interferon and ribavirin in treatment-naïve genotype 1 hepatitis C: the randomized PILLAR study.Hepatology. 2013 Dec;58(6):1918-29. doi: 10.1002/hep.26641. Epub 2013 Oct 11.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EPA#
56
#三联疗法#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