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国家要求,精障者达到出院条件后,要在社区接受更好的康复治疗,以便更快地回归社会,享受作为人的权利。但是记者走访过程发现,基层真正能起到的作用甚微。
广东省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陈主任向记者透露,他们社区目前纳入管理的严重精障者有276例,这还没包括处于康复期的轻度精障者,虽然中心有1名专线精防医师与1名二线精防医师,不过他们也只能做管理,社区并没有精神科专科执业医师。
精神科医生欠缺是全国普遍的现象,这到底会有哪些影响?社区到底需不需要精神科专科执业医生?
精神科医生普遍缺乏,让管理工作开展不顺
据国家严重精神障碍管理信息系统统计,截止2014年底,全国现有精神卫生专业机构1650家,精神科床位22.8万张、平均1.71张/万人口。全国登记在册的患者429.7万人。全国精神科医师2万多名,平均1.49名/10万人口,这一数据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的数据里是偏少的,即便在发展中国家里也是偏少的。
截止2015年9月,广东省登记管理的重度精神疾病患者有490,902人,广州市约有4.9万人,平均下来,每个街镇登记在册的患者有数百甚至上***。广东超过九成精神病患者在社区,但广东省只有2000多名精神科医师,相当于每位基层医生平均管理近300名精障者,且还是兼职,致使基层随访管理十分薄弱。
为此,今年4月,浙江省温州市组织社区医生进行精神科培训,考核合格后将拥有精神卫生专业的执业资格。通过2年时间的培训,全市26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都将拥有至少1名具有精神卫生服务资质的社区医生。
即便是随访,也要有专业技能做支撑
根据《精神卫生法》的规定,精障者的诊断、治疗、处方权都必须由精神病专科医生来执行。换句话来说,社区医生所做的工作只是对精障者的管理服务工作。比如,建档、根据专科医生所开具的处方,按时按量给精障者发放药品、进行随访以及体检等。一旦遇到病情严重的患者,只能转诊。
陈主任也说:“我们的人手不足,随访工作目前能做到的,是对重型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每次随访都会对患者进行危险性评估;病情稳定的患者每3个月随访1次,病情基本稳定者每个月随访1次,病情不稳定者每14天随访1次。”
但湖南省常德神经精神病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魏凯辉却告诉记者:“这样的随访其实很不够。疾病发展阶段的不同,随访频率也不相同。比如,对于刚刚结束专科治疗并回归到基层做康复治疗的患者,社区医务人员就必须做到每个月至少随访1次;处于平稳期的患者,也要做到每2个月至少随访1次。病情不稳定的患者要加大随访频率,但如何掌握这个随访的度,须靠基层医生运用专业知识判断患者处于疾病的什么阶段。可这样的专业知识,也是目前基层医生所缺乏的。”
社区是否需要精神科专科医生?
陈主任说:“即便有具备执业资格的精神病医师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存在很多的困难。比如,中心作为公益事业单位,要按照国家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的内容提供服务,但有部分患者及家属拒绝中心提供的这种随访、体检、精防管理服务,他们需要的托管服务中心又提供不了。而且精防专线工作量大、要求越来越细化,目前运行的公共卫生系统和医疗管理系统不能对接,以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并进行管理的时间不够等。不过,最大的困境还是精神科专业知识不足,虽然我们的精防医生都曾多次去专科医院接受培训,但这种集中式开培训班的方式效果并不理想,我们确实需要专业的精神科专科执业医师。”
利好消息陆续传来。7月,北京市朝阳区卫计委开始分级诊疗试点,拟在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精神科(心身医学科),由区内专科和综合医疗机构的专科医生下沉到社区医疗机构,带动基层精神卫生工作的专业化,将严重精障者的医疗康复服务进一步下沉到社区。这意味着,精神卫生服务将从百姓传统认知中的“精神病院”,走进社区,打包进人人可享受的“家庭医生”团队签约健康服务中。
对此,我国著名精神科专家、中南大学附属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教授谭立文也表示支持,他对记者说:“精神科专科医生下沉基层非常有必要,北京市朝阳区的做法值得推广。专科医生的到来不仅可以对社区全科医生、护士进行精神卫生培训,让其掌握初步的心理健康管理技能和精神疾病风险评估、筛选、转诊(或短程治疗)能力,也可以增强社区的诊疗能力。”
同时谭立文还指出,精障者面临的困境是,在专科医院接受治疗后社区如何让他们康复,这里的康复不仅指身体上的康复,还包括是否能回归社会、功能性康复,也就是精神卫生是否真的能分级诊疗。但目前的社区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比如:社区是否有手工作业场所帮助精障者回归社会?是否有与精障者家庭联动进行健康教育?精障者如果能控制好病情,并不可怕,但目前的现状是社区并未做好接纳精障者回归的准备。
社区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40多年前,美国就推行了精神科非住院化运动,使全美精神病床总数由当时的56万张减至21世纪初的14万张,院外社区服务比例不断提升。意大利从1978年起关闭了所有精神病院,所有精神病患者都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在社区治疗康复。从2011年起,由北京市海淀区精神卫生防治院组织协调,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专家对社区精神卫生中心、开放式居住机构、就业组织和患者家属自助组织,以社区形式实施的精神卫生服务——北京市海淀区精神卫生防治院设置的家庭式病房开始试点启动。该院在北京多个社区内租下民宅,设置成“院中院”。
北京市海淀区精神卫生防治院于2010年开始建立社区精神康复站,具体服务内容包括:生活技能训练、兴趣爱好训练、体能游戏训练、社交技能训练、职业技能训练,目标就是保证社区内的所有精障者都能享受到免费的精神康复训练。
谭立文告诉记者:“社区应该按标准进行投入和建设,比如在我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他们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都是有‘规矩’可循,什么级别的医院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设施和人才都是按标准进行配备。而我国内地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这也是让精障者无法在社区康进行复治疗的主要原因。”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好文章,受益
50
学习起来
60
继续学习
62
继续关注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