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跌落凡间的华大基因:创业板IPO募资仅17.32亿
2015-12-21 储旻华 E药经理人
文│储旻华 华大基因在招股说明书披露,此次华大基因IPO的主承销商为中信证券,财务顾问为瑞银。本次发行的股票数量不低于4000万股,发行数量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10%。华大基因本次发行新增募集资金17.32亿元,占华大基因截止到2015年6月30日净资产比例的58.20%。按此推断,发行价应该是每股43元左右。整体来看,规模不大。 华大基因称,此次募集资金将主要投资于云服务生态系统建
文│储旻华
华大基因在招股说明书披露,此次华大基因IPO的主承销商为中信证券,财务顾问为瑞银。本次发行的股票数量不低于4000万股,发行数量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10%。华大基因本次发行新增募集资金17.32亿元,占华大基因截止到2015年6月30日净资产比例的58.20%。按此推断,发行价应该是每股43元左右。整体来看,规模不大。
华大基因称,此次募集资金将主要投资于云服务生态系统建设项目、医学检验解决方案平台升级项目、精准医学平台升级项目、基因组学研究中心建设项目、信息系统升级建设项目。
这次华大基因最终选择在创业板上市出乎大家的预料,而且4000万股,17.32亿元的规模,也远远低于之前大家的预期和对华大基因的估值。
1去年融资曾被上百机构追捧
这次上市的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是2015年6月为上市注册成立的,其前身是2010年成立的华大医学,其主营业务是基因测序,主要包括科研院所的基础服务和针对医院和体检中心、独立试验室的医学检测,后者主要业务是2012年开始开展的无创产前诊断,而正是这块业务被认为是该公司真正的收入来源和盈利点。
其实早在两年前,市场就有华大将要上市的传闻,并在去年上半年的对外融资中,收到上百机构的疯狂追捧。投资者的热情来自于一个参照物:Illumina。这家美国的基因测序设备公司于2000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占有全球基因测序仪70%的市场份额,目前市值高达266亿美元,因此很多机构也对华大满怀信心,认为与Illumina相对照,未来公司至少是1000亿元以上的规模。
2014年2月,CFDA和卫计委发出通知,叫停了基因测序在临床上的应用。一个月后正式发布了首批基因测序技术临床试点单位的名单,华大基因在全部四项应用:遗传病诊断、产前筛查与诊断、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和肿瘤诊断与治疗中均赫然在列。这进一步点燃了投资者的热情。据《理财周报》,当时有100多家PE/VC去了深圳华大的总部要求融资,甚至还有部分机构火速启动融资,就为了投资华大。
2上市前夕的宫斗大戏:CEO离职
今年年中,外界疯传华大基因CEO王俊因与董事长汪建不和而被离职。7月,华大官网发布《关于华大基因组建前瞻性业务机构的公告》,对此做了回应。公告在称呼王俊时,在其名字前用了“原华大基因CEO”的字眼,证实王俊已经离职。而在此之前,王俊已经以深圳碳元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的身份亮相,该公司的创始人还包括前华大科技CEO李英睿、前华大基因首席运营官吴淳、原华大基因首席信息官黎浩。
至于离职原因,有一种说法是,王俊和汪建经营理念不合,导致华大基因内部围绕这两人形成了两股势力,而这不和正与上市有关。据媒体报道,王俊之前曾想将华大基因和华大科技两个实体合并后去香港上市,但并未成功。今年6月,《每日经济新闻》称,华大基因将放弃海外上市计划,回归A股。
而业内人士称,汪建并不同意王俊的做法,“但那时已经完全放权给王俊,所以也没法阻止他”。当然大家已经看到最终结果,就是王俊携另外三位高管离开华大基因,汪建重新获得控制权。
还有一种说法是,2014年,由于人员频繁调动,与Illumina的关系不佳等原因导致业绩不理想,没有达到和投资者对赌协议中承诺的业绩标准,因此王俊被迫离职。
这两种说法共同的一点就是,1999年加入华大的王俊在决策上出现了重大失误是导致他被迫出走单干的主要原因。
3根正苗红却屡遭质疑
华大的出生带有浓厚的国字号基因,发展历程也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1999年,为完成当时被炒得沸沸扬扬的人类基因组测序任务,汪建等人在北京一栋旧厂房里成立了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中科院提供了这栋楼和400万元资金。
但这个基因组测序任务并非国家决策,而是汪建等人的个人行为,所以曾被称为“绑架政府”。有意思的是,这种做法最后获得了成功,也成为此后华大基因的一贯风格:寻求各级政府的支持。这种经营模式也是华大遭到业内人士诟病的根源。
2007年,汪建等人认为基因测序市场即将爆发,但中科院的看法与之相左,因此汪建等人离开北京,南下深圳,成立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而当时深圳市政府给予了华大非常大的支持。2010年,深圳市促成国开行给予华大基因15亿美元的贷款额度,华大基因正是利用这笔资金购买了128台Illumina的Hiseq200测序仪,成为全球最大的基因测序机构。
2010年,华大医学成立,专门开展基因测序服务。而深圳市为了支持华大,还于2013年全国首个为无创产前基因筛查提供补贴。同一年,华大基因宣布以1.17亿美元收购了美国上市公司Complete Genomics,但这项收购并不成功。
事实上,至华大诞生之日起,对它的质疑就从来没有停止过。2012年在北大举行的第二届生物交叉学科学术论坛上,北大生科院院长饶毅教授直接指责华大基因的创始人杨焕明教授是“流氓企业家”,华大则是拿国家的钱替少数富裕国家做事。
4根正苗红却屡遭质疑
一些业内人士质疑华大基因长期以来一直靠政府皇粮度日,内部亏空非常大,没有资金了所以才启动外部融资和上市计划。真实情况到底如何呢?这次招股书的发布,华大基因终于第一次对外公布了它的财务状况。
华大基因首度批露主营业务收入(单位:千元人民币)
从上图可以看到,华大基因的年销售额大概是11-12亿人民币,其中主要收入来源是产前诊断和基础科研测序服务,占总收入的70%左右。最近几年,产前诊断的收入和占比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另外,合并利润表显示,公司最近3年来净利润均为正数,并未如外界所说的那样有巨额亏损。不过利润率非常低,除了今年上半年有12%外,2012-2014年基本上就2%左右,2013年甚至低于0.6%,这么低的利润率只能说勉强收支平衡。
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单位:千元人民币)
*:利润率按照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一项计算
此外,作为一家宣称高科技的公司,研发人员仅占8.52%,甚至低于管理人员(15.02%)。研发投入比例也很低,今年上半年只有7.67%,与高科技企业明显不符。
华大基因人员构成
研发费用占比(单位:千元人民币)
另一方面,华大基因的主要业务,基因测序特别是该技术在产前诊断上的应用在国内正成为投资热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据不完全统计,从事第二代高通量测序的公司至少有100多家。虽然它们中没有一家有华大基因130多台Hiseq的规模,但不乏有实力、有野心的公司,如药明康德、贝瑞和康、安诺优达、康圣环球和达安基因等,还有更多的公司正蓄势以待,准备杀入这个市场。所以,面对众多虎视眈眈的竞争者,轻研发、低利润率的华大基因仅仅凭借130多台测序仪的优势,到底能走多远,还是个问号。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解析#
57
不了解费用问题,但是研究还是蛮不错的,
133
不了解费用问题,但是研究还是蛮不错的,
175
感谢分享~~
164
感谢分享~~
129
嗯,了解,
117
不要好高
111
值得收藏,学习,谢谢分享
131
#华大基因#
74
#IPO#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