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中国国家卒中登记正式启动
2015-07-06 孙云 整理 中国医学论坛报
来自全国180余家医院的相关人员参加CNSR-3启动会,共同学习CNSR-3研究方案、操作流程、项目组织、数据管理等内容。 6月26日下午,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王伊龙教授、谭颖博士等人分享了中国国家卒中登记(CNSR)数据并启动了第三次中国国家卒中登记(CNSR-3)。 建立卒中登记队列探索中国卒中规律 王拥军教授介绍,脑血管病是中国第一死因,占全部死因的22%,中国卒中死亡率是北美的5倍。
来自全国180余家医院的相关人员参加CNSR-3启动会,共同学习CNSR-3研究方案、操作流程、项目组织、数据管理等内容。
6月26日下午,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王伊龙教授、谭颖博士等人分享了中国国家卒中登记(CNSR)数据并启动了第三次中国国家卒中登记(CNSR-3)。
建立卒中登记队列探索中国卒中规律
王拥军教授介绍,脑血管病是中国第一死因,占全部死因的22%,中国卒中死亡率是北美的5倍。1985-2005年,中国脑血管病死亡率以8%的速度持续上升。然而在美国,1979-2010年脑血管病死亡率逐年下降,可归功于对研究的投入和对血压的控制。
基于疾病登记的队列研究是探索疾病规律的一种重要研究手段。2007年,第一次中国国家卒中登记(CNSR-1)启动。CNSR-1是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覆盖全国137家二级和三级医院的急性脑血管病事件医疗服务质量的监测和评价登记平台,连续登记了22490例样本,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卒中队列之一。CNSR-1为阐明中国脑血管疾病规律做出很大贡献,截至目前总共产出七十余篇SCI论文,连续4年共有26篇文章发表在《卒中》(Stroke)杂志。
2011年启动的CNSR-2对25018例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随访1年。
CNSR-3
通过CNSR-1和CNSR-2,研究者找到了我国卒中的一些临床规律和问题,例如轻型卒中和TIA病因与预后、缺血性卒中患者肾功能与预后、心率变异与卒中结局、输液行为与卒中预后等。基于此,CNSR-3将做出进一步探索:建立基于标准诊断流程进行病因分型的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病研究队列;明确不同病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预后差异;建立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的预警模型;评价缺血性脑血管病医疗服务现状及社会经济学效益。
王伊龙教授介绍,“病因”在卒中转归中发挥重要作用。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包括大动脉粥样硬化(占25%)、心源性栓塞(20%)、小血管闭塞(25%)、隐匿性(25%)、其他明确病因(5%)。通过标准检查(脑影像学信息、心脏结构和功能检查、血管评价),评价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建立基于影像学及生物标志物的卒中登记队列,明确患者的发病机制,使他们得到相应治疗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CNSR-3即是基于上述考虑,这一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计划纳入1000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预计2017年12月结束。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看看
171
越来越完善
168